第九十九章 走西口續

字數:589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西隋帝國 !

    回到家之後,二狗子就和婆姨說了合赤惕部的事情,並且希望能夠到合赤惕部看看,或許真的試一次機遇。

    “當家的!你真要到那個什麽哈吃易部?你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讓我們娘幾個怎麽活啊!”二狗子的婆姨對此很是擔心說著說著不由得哭泣起來。

    二狗子躲在拐角不停的抽煙,唄、唄唄抽個不停。大概是被婆姨哭泣聲煩著了,他用煙鍋敲著炕沿說道“能有什麽事?不要哭了,老子沒被韃靼人殺了,也被你給咒死了。”二狗子這麽一說婆姨當下就不敢再哭了。

    二狗子此時也冷靜下來溫柔的說道“你們留在家裏,俺先去那裏探探路,如果沒事的話俺再回來接你們,你看咋樣?”

    “當家的,一定要去嗎?”

    “不去怎麽辦?咱家還欠鄭老爺家兩年的租子,這幾年你又不是不知道,租子漲了三成可是莊稼的收成卻是連租子都付不起的,我們沒餓死已經不錯了。”

    二狗子說得不錯,所以當祁貴準備去合赤惕部的時候,二狗子第一個報名。等大家抵達殺虎口的時候,祁貴一看才發現這次與他一同北上的百姓一共隻有五人而已,看來他們都是探路的。雖然有點少,但是祁貴已經很難滿足,盡管他沒有完成任務,但是他相信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定能說服左相大人。

    出了殺虎口一路向西,過了土默特部就自然會有人接應。紮都羅原以為套部之戰跟著大哥就能有仗打,沒想到布爾罕將他看得就像是籠中鳥一般,根本就沒有機會上戰場,這次又向大哥要來了接人的這麽一個差事。

    等到了接頭地之後祁貴一眼就認出領頭之人正是在狼騎軍中掛職的三公子紮都羅。馬上上前恭敬的說道“卑職祁貴參見三公子。”

    紮都羅有些意外,幾個漢民罷了居然還有人認得他。“噢?你是什麽人,居然認識本公子?”

    “回三公子話,卑職是內衛府外圍成員,曾在臨河有幸見過三公子一麵,沒想到這次的接頭之人就是三公子啊,真是三生有幸。”

    祁貴說完就將一個能證明他身份的腰牌遞上,一個內衛前來查驗後朝紮都羅點點頭。紮都羅才說道“你既然是內衛府的人,想來是出去執行任務的,怎麽這次就帶這麽幾個人來?”

    二狗子以及其他幾人早已經被前來接應的合赤惕部軍隊嚇壞了,蜷縮在一起瑟瑟發抖。但一聽祁貴等人的交談才明白原來他們早就認識,而且貌似祁貴還是這些韃靼人的手下。二狗子心想:我說麽這家夥就是個窮秀才,變賣家私學人家做生意剛出關就遭遇馬賊被劫掠一空。照著馬匪的習慣又怎麽會留他活口?

    “好啊!好你個祁秀才,原來早已經投靠了韃靼人,你這個漢奸。俺...俺真是悔不當初不聽李老爺子的話,上當受騙。哎!好在就俺一人,如果拖家帶口的,那俺就是見了閻王爺心裏都會不安啊。既然都這樣要殺要剮隨你們便。”

    幾個人中隻有二狗子一人敢站出來抗議反對,紮都羅還是挺欣賞他的。

    祁貴被人這樣罵道,漸漸感覺對不住自己的同鄉,他極力辯解道“你們聽我說,我不是騙你們的。我是投靠了合赤惕部,可我不是漢奸,合赤惕部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那裏有很多像你我一樣的漢人,他們過得好好的。真的,我所說的都是真的,我們合赤惕部真的會給你們每個人都分十畝土地,還能提供耕牛,我說的都是真的啊,你們要相信我。”

    祁貴都跪下了,隻為求這僅有的五個百姓能夠留住,他相信隻要日後這五人回鄉宣傳,那一同跟進的百姓會越拉越多。

    可惜幾人已經決定不能再走了,他們說什麽都要離開這裏。紮都羅看不下去了,他說道“來都來了,何不到合赤惕部去走一遭,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紮都羅哪裏是商量分明是帶著威脅的意味。幾人沒辦法隻能被紮都羅押著回到臨河,等待他們的不知道什麽遭遇。

    幾人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臨河,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裏什麽時候出現一座如此宏偉的堅城?簡直要比大同城都要宏偉啊,而且裏麵商賈往來絡繹不絕,看似絕對沒有塞外蠻荒的跡象,倒有些顯得一派富貴繁華的中原景象。

    此時祁貴見五人看得眼花繚亂心中頗為得意“眼花了吧?我給你說啊,這臨河城絲毫不比省城差,繁華還可能在省城之上,你們好好看看吧。”

    到了臨河城的內衛府大衙劉鼎臣見到了祁貴頗為驚訝“祁貴是你啊!”

    “大人!卑職前來複命,但是卑職沒能完成任務,請大人恕罪。”

    劉鼎臣扶起祁貴,這些新招募的內衛府外圍成員很少有能像祁貴一樣的人。內衛府不是隻招募的祁貴一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回到明廷之後就杳無音訊了,不知道是潛逃還是被廠衛抓去了,隻有祁貴一人平安歸來,並且還帶回了五個百姓。劉鼎臣知道他們是探路的,祁貴的方法絕對可行,隻要他們在合赤惕部討得好,那他們就會將合赤惕部美好景象描述給他們的親朋好友,這樣就不愁沒有百姓前來投奔。

    劉鼎臣走到幾人麵前說道“歡迎你們來到合赤惕部,你們大概知道我們的政策了吧?每人十畝土地,一頭耕牛。當然土地需要你們自己去開墾,我們還會給你們提供足夠的糧食支撐你們到夏糧收獲。不管怎麽說,頭三年你們的收入所得將有六成歸我們合赤惕部所有,自己隻能留四成。三年之後一律十稅一,到了收獲的季節裏,我們的軍隊會同你們一同收割,所以不用擔心勞力不夠。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你們...你們真的給我們土地?”

    “是的,每人十畝。”

    二狗子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雖然條件還有些苛刻,但是相比給地主家當佃戶要強太多了,即使比在明廷種地也好,因為無盡的苛捐雜稅已經讓他們忍無可忍了,而這裏貌似沒有那麽多稅,三年之後隻有僅僅的十稅一而已,這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天,劉鼎臣就帶人給他們劃定好了地片。“你們看,那裏就是你們的土地,現在正在丈量,旁邊就是水渠方便灌溉。說實話,河套這個地方旱澇保豐收,真是個好地方。”

    幾人看著這裏平坦而肥沃的土地,雖然還是冬季,枯黃的野草覆蓋著整片土地,不過從草的生長情況和土壤的顏色還是能辨別出來,這裏的肥沃程度。他們最驚喜的還是這裏的土地幾乎都是水田,相比從前靠天吃飯的情況不同,如今算是真正的旱澇保豐收了,這樣一家人的生活就有著落了,或許以後還能給狗蛋討一房漂亮媳婦,為他們家傳宗接代呢,如今總是一脈單傳確實是有些危險。

    一連數天他們過得十分舒心,簡直就像是大老爺一般被人伺候著,雖然也要在冬季搬運木頭給自己造房子,不過這種生活才是人過的生活。而他們此時的想法就是回去接家人過來享福。有這樣的想法很好,這正是劉鼎臣他們希望看到的。

    一天二狗子找到祁貴跟他說到“我說祁秀才,俺找你有事。”

    “什麽事?二狗子?”雖然人們叫他二狗子,可是他一點都不感覺有什麽不妥,這就是他的名字。

    “祁秀才,俺想回家接婆姨和兒孫過來這邊,你看...?”

    果然如此,正如祁貴想得那樣。“當然了,這裏多好啊,正好把家人都接過來享福。”

    “是啊!是啊!俺們就是這麽想得。”

    幾天之後,由合赤惕部士兵護送下的二狗子等五人安然回到了家中。一到家中二狗子一把抱住婆姨連哭帶笑說道“燕兒啊!媳婦!我回來了。”

    二狗子婆姨嚇壞了,突然一個黑影子一進門抱著她就哭,這聲音怎麽像極了俺家二狗子的聲音呢?定神一看果然是二狗子,夫妻倆埋頭痛哭“他爹!你逃回來了?我們娘幾個可想死你了。嗚嗚!...”

    二狗子拍著妻子的後背安慰她說道“哪裏是逃回來的,俺是來接你們過去享福的。他們真的是每個人給分十畝土地,俺看了雖然需要自己開墾可是周圍水渠密布,土地也很肥沃又是水田,咱們這下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了。”

    就在此時,地主鄭員外帶人過來。“砰!”的一聲,二狗子破敗的大門轟然敞開,鄭員外帶著兩個家丁走了進來。二狗子婆姨趕快笑臉相迎卻被鄭員外一把扯開罵道“滾開你個婆姨。二狗子,老爺我聽說你到關外謀活去了,怎麽樣?不會是像祁貴那個窮小子一樣被馬賊打劫了吧?老爺我的地你們還種不種了?”

    二狗子婆姨正準備說繼續包卻被二狗子拉住,二狗子卑躬的說道“鄭老爺,我們實在是包不起了,我和婆姨準備到河南投靠親戚去,順便給人做長工也勉強能養活家人。”

    鄭員外聽後極為鄙視“哼哼!我怎麽不知道你二狗子什麽時候有了這樣的親戚?既然你不想包了,那你們將以前欠下的租子都交了吧。”

    鄭員外想來,有這一招就能讓二狗子就能就範,離開他的土地,他們什麽都幹不了,就隻能像一個奴隸一般終身為他們鄭家服務,他的兒子孫子婆姨兒媳都將成為鄭家肆意玩弄的對象。

    沒想到的是二狗子從內袖中小心翼翼取出十兩銀子遞給鄭員外,鄭員外很驚訝,不過隨即又露出醜惡的嘴臉。“你打發要飯的呢?你們一共欠我鄭家兩年租子,合紋銀三十五兩,就這點就完了?”

    “哪有那麽多!”二狗子兒子站出來辯解道,二狗子拉住兒子又從內袖中取出一封銀子,大概有三十幾兩交給鄭員外,員外將銀子入手顛了顛說道“呦嗬!你二狗子這次出關該不是把土匪給劫了吧?還真發財了,難怪不包老爺我的田了,原來是要享福了。我們走!”

    鄭員外一行走後,兒子以及婆姨趕忙問道“當家的,你會是真的做了土匪了吧?”二狗子罵道“屁話!俺會當土匪,你看俺是那塊料嗎?給你們說吧,這就那個哈吃易部的老爺給我的安家費,我這次回來就是把你們帶過去享福呢。”

    “真的?”小孫子瞪著溜圓的眼睛說道“爺爺,那有肉吃嗎?”

    二狗子親切的摸著小孫子的頭說道“當然有了,你們知道嗎?哈吃易部到處是牛羊,百姓幾乎天天吃肉。”

    “哦!哦!吃肉嘍!我要吃肉,爺爺我們快走。”狗蛋兒饞的不行了,想著就流口水。為了滿足孫子願望,二狗子一家臨走之時特意燉了一大鍋肉,連親戚鄰居都叫上美美的吃了一頓。很快,二狗子在哈吃易部發了大財的消息風靡鄰裏四村,又很快傳遍了周邊縣府,這可給那些瀕臨破產的農民指了一條活路,人們紛紛拖家帶口趕著往關外走。

    一開始隻是一個村子三三兩兩的離開,後來走得人越來越多就引人注意了。

    pc:關於軍製問題,如果是連續閱讀的書友應該知道,合赤惕部現在的軍製隻應運於正規軍,即:四大騎軍、赤那思、那兀魯思大營。

    作者采用了蒙漢結合的辦法對草原及農耕區進行掌控。草原設郡縣有些不合實際,所以草原還是繼承成吉思汗時代的千戶那顏製度。但這種製度有個弊端,那就是軍政合一,隨著後期的發展,容易產生軍閥氏族割據,不利於中央統治。所以,這裏作者將千戶和那顏分屬,千戶統軍,相當於草原上的預備役,那顏則主管政治、經濟。

    後期一定要入主中原的,所以當下的軍製也有利於漢軍營的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