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要信仰科學
字數:5848 加入書籤
冥府擺渡人!
聽道人說,他能醫好自己老母親的瞎眼,莽夫範玉峰居然給道人下了跪,磕了頭,還磕的“砰砰”作響。
範玉峰的兒子寶兒見爹爹跪下磕頭,也有樣學樣的跟著跪下磕頭。
道人趕緊一個揮手,隔著好幾步的距離,範玉峰和兒子寶兒就感覺到一股力量將自己架了起來。
道人再次展示出了自己的實力。
此時,看著身邊的寶兒,範玉峰就產生了一個想要兒子拜道人為師的想法。
隻是此時治療老母親的眼睛是首要的事情,所以雖然有這麽個想法,但是他還是暫時給壓了下去。
接下來,道人就像是郎中開藥方一樣,開出了一張紙的藥材。
說是藥材,其實有的根本不用花錢就能弄到,隻是可能有點費事而已。
比如藥單上其中的一種材料為百草霜。
其實就是鍋底灰。
這種材料需要取燒柴火的鍋底灰。
這個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一樣東西,無論是在古代的城市還是在鄉村,想要找到這個東西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在現代社會,這種東西可能隻有在稍微落後一點點的農村才能弄得到,在城市裏更不用說了,很難能弄到。
燒煤氣的鍋底灰是不管用的。
但是,現代社會有一法子,可以達到和正宗的鍋底灰一樣的效果,就是可以用七章舊郵票燒成灰來代替鍋底灰,有同樣的功效。
道人給範玉峰開出的方子,花錢不多,但是種類很繁雜。
他花了將近三天的時間終於將所有的材料都湊齊了。
這天,範玉峰將所有的材料都一股腦的交給了道人,道人認認真真的檢查了一遍,確認所有材料都沒有問題之後,便開始著手給範玉峰的老母親治瞎眼了。
他將說有的材料用小石磨磨成細細的粉,然後將這些粉倒入水中用棉網過濾,過濾出來的大顆粒再次上石磨研磨。
這樣一次次的重複研磨之後,所有的材料便成為了細細的粉末,最後,道人將所有的粉末壓製成了一張紙。
自東漢時期造紙術改良之後,造紙的技術就在民間多有流傳,很多人都會簡單的造紙技術。
而道人正是用範玉峰找來的這些材料製成了一張略微粗糙的紙張。
範玉峰還是第一次見識到造紙技術,道人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
“道長,你費這麽大的力氣,就是為了造一張紙啊?”範玉峰不解的問道,“這跟治療我母親的眼疾有關係嗎?”
“自然是有關係的。”道人淡淡的說道,至於他造一張紙和治療眼疾有什麽關係,他也沒有講太多。
紙張做好之後,正好趕上一個好天氣,一天的時間就曬幹了。
曬幹後的紙張僅僅隻有巴掌大小。
道人將紙張細細的裁成相同的兩半,然後拿出自己的金筆在上麵畫上了非常精致的兩道符咒。
原來,道人是將範玉峰找來的所有材料製成了兩張紙,然後在紙上畫上了符咒。
範玉峰很是納悶,道人到底是要用什麽方法治療自己母親的眼疾的?
一般古代醫生治病,講究個望聞問切。
這個老道不號脈不說,還將自己開出的藥方製成了符,範玉峰本以為那是用來熬藥的。
他嚴重懷疑道人是在坑自己,就是想讓他幫自己找製符的原材料。
可是礙於道人的本事,範玉峰也不敢造次。
他提醒自己要耐心等待,到最後看情況再說。
即便自己打不過這道人,但是罵他兩句“臭鼻子老道”解解氣也是極好的不是?
再說了,興許這就是他治病的方法也說不定呢。
其實,很多人都以為道教就是抓抓鬼,招招魂,念念咒之類的,其實,縱觀整個華夏曆史你會發現,其實道教除了研究靈異之術之外,對科學的探究也有很多。
可以說,天下的宗教無不是強調對神的信仰,而科學則是對真理的探索,二者之間不能共存,更不能相通。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華夏的道教卻做到了信仰與科學的完美結合,並且在科學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可以說,在別的宗教教派看來,華夏道教就是一個“奇葩”,別人都信仰神,它卻信仰科學。
你說道教法術不科學,可能這種不科學才更為科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認為世界是由神創造的,不同的教派中有不同的神,唯有道教認為世界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常清靜經》中說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常清靜經》是道教的經典,開篇就點名了天地是因為“道”而生,道沒有名字,沒有主管感情,日月因為它的存在而運行。
通過對《道藏》的研讀,我們也可以知道道教的認知中,宇宙的最初是混沌的,無邊無際,無內無外,無矛盾,無混雜,無生滅,無是非,無清濁高低,是“一炁”產生某種變化,從而導致宇宙產生物質,形成了世界。
這與現在的宇宙大爆炸形成理論不謀而合,一毛一樣。
有人可能會說你瞎說,道教不是認為是盤古開天的嗎?
盤古不就是道教中的神嗎?
其實,盤古開天的傳說最早是出現在古籍《曆記》當中的,這本書記載的多是民間傳聞,並不被道教所認可。
國外有個人叫做哥白尼,因為提出了日心說與神學相違背而被判火刑處死。
但是在道教當中混,你要是沒有電科學上的成就,你都不好意思出去混社會。
道教的終極目標就是長生不老、白日飛升。
華夏晉代天師葛洪為了能飛,研究了“飛車”這個課題,並在他的著作《抱樸子》當中留下了“或用棗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的記錄。
這段的意思翻譯一下就是說
用棗木為主體,用牛皮繩捆綁,用劍來作為牽引,能讓物體飛起來!
經過研究之後,葛洪所敘述的其實就是現在社會的竹蜻蜓,其原理與直升機相同。
煉丹,是道人們的另外一個課題。
華夏大唐時期的孫思邈在其著作《諸家神品丹法》的第五卷當中,記錄了自己煉製火藥的全部過程。
直到現在很多行業依然需要這樣煉製火藥。
占星與術數也是道人的必備技能。
在華夏古代很多道士都能通過術數推算出日月星辰的變化,能很準確呃預測出日食、月食,而這種推算需要極其高深的數學素養。
華夏古代數學能領先於世界於此有很大的關係。
而到了近代社會,華夏在術數方麵落後,於道教的沒落和被打壓也有很大的關聯性。
而在華夏古代,每個道士其實都是有副業的,大部分的道士的副業其實就是大夫,也就是郎中。
想華夏古代的張仲景、孫思邈、葛洪,可以說就是這些人奠定了華夏中醫理論基礎的醫學家,無一不是道門中人。
一九二八年,一個外國人因為發現了“恙蟲病”而獲得了諾獎,但是恙蟲病的發病原因和其預防治療,早在幾千年前就被道教天師葛洪記載了下來。
現在社會的狂犬病疫苗是由生病的狗腦子當中提取出來的,但道教古籍《肘後備急方》早就說明了
殺所咬之犬,取腦敷之,後不複發。
在仔細研讀華夏曆史,你會發現,豆腐、指南針的發明也都與道教有關。
華夏古代的數學、化學、醫學著、自然學、天文學也全都起源於道教
所以有人說,與其叫道教為道教,不如叫它為科學院來的更為合適。
古代的華夏能如此的輝煌與道教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每當天下有變的時候,他們總是奔走在最前線。
每當天下太平的時候,他們又能靜下心來研究自己的課題。
所以很多人說道教是個奇葩的宗教,別的宗教在追捧神明,而道教卻在追隨科學。
··
言歸正傳,自道人將那所有的藥材支撐符咒之後,也就意味著基本上已經將全部的前期準備工作做好了。
這天,道人掐算了時間之後,便讓範玉峰將老母親請到床上,平躺好。
然後道人將那兩個小符咒敷在了範玉峰老母親的眼上。
“老人家,一會兒可能有點疼,你要堅持一下、忍耐一下。”道人提前給老人家打預防針,別一會兒忍不住起來跑掉了,那前期做的這所有的努力就都瞎子點燈白費蠟了。
老人很是堅定說“我都活這麽大歲數了,什麽苦沒有吃過,什麽罪沒有遭過,你來吧,我能撐得住。”
老人很是激昂的說道,但是道人還是不太放心,示意範玉峰扶住他母親的肩膀。
範玉峰會意,將手輕輕的搭在老人家的肩膀上,說道
“娘,不用怕,兒陪著你,一會兒你就能看到我了。”
“嗯,有兒在身邊,娘什麽都不怕!”老人質樸的語言,惹得道人心頭一熱。
看時間已經差不多了,道人口中念咒,雙手快速的打出數不清的手印,突然,道人雙手掐成指劍,朝著老人家眼上的兩道紙符暴喝一聲道
“燃!!!”
就在這時,敷在範玉峰母親眼睛上的兩道紙符同時“噗”的一聲雙雙燃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