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還請兩位保我性命!

字數:7062   加入書籤

A+A-




    皇朝簽到,打造氣運神朝!!
    諸葛亮唇槍舌戰,口綻蓮花;卻句句話語,都猶如鋒利匕首,一刀又一刀的紮在了李牧的心頭之上。
    直紮的李牧滿腹怒火,瞬間偃旗息鼓,啞口無言!
    是啊!
    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乃是趙氏宗親。
    而關內侯趙駟,雖然年邁,卻也是宗親之首,大王之伯,先王之兄。其不僅地位極高,而且身份敏感,還享有一定的免死大權。
    一般罪行,想要將其斬殺,幾乎不可能!
    當然,趙旭若真的想要殺他,也僅僅隻是一句話的事。畢竟,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那樣一來,趙旭勢必會被有心之人扣上無情無義、不忠不孝的帽子了!
    “李將軍,我知道你一心為國。但,單憑一腔忠心,救不了趙國江山,更保不住趙國的黎民!”
    諸葛亮放緩了聲音,柔和了起來,繼續說道“而我們身為臣子的,更不能為了所謂的護國愛民,就將大王陷入不仁不義的髒名之中!”
    “可”
    聽到此話,李牧欲言又止;可話到嘴邊,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歎息一聲,說道“那可是數十萬條生命啊,都是我趙國的子民啊;就為了保住大王的名譽,就要這麽白白送死嗎?”
    “這一點,其實李將軍錯怪大王了;此乃孔明之過,非大王之錯也!”
    諸葛亮也歎息一聲,解釋道“是我疏忽了趙元,沒想到此人竟如此的喪心病狂,絲毫沒有人性的那般虐殺雷鳴將軍!”
    “孔明若早知如此,絕對會讓雨總督提前將其除掉;那樣,也就不會害的雷鳴將軍慘死了。”
    “孔明,對不起雷鳴將軍一家啊!”
    話到此處,諸葛亮竟流起淚來,神情悲痛萬分。
    看到這一幕,李牧也是心頭一酸,竟跟著難受起來;他想要安慰諸葛亮,可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諸葛亮痛哭片刻,才緩緩停下。
    “但,叛軍這次做的,的確是過分了;喪盡天良不說,還嚴重威懾到了趙將之心,也震懾了趙軍將士的戰意、士氣;更是,動搖了大王的王威!”
    諸葛亮一邊擦眼淚,一邊解釋道“若是大王依舊寬宏大量,選擇寬恕;勢必會令無數忠將傷心,讓他們對叛軍膽寒,心生忌憚。”
    “這樣不僅會令那些懷有異心之人,更加猖獗,更加肆無忌憚;更會令大王的威嚴掃地,寒了一眾將士的心。”
    “屆時,君無威嚴,將不敢忠;趙國,又豈能長存?!”
    “所以,為了趙國的將士,日後免遭折磨;也為了趙國子民,日後免遭塗炭;更為了,趙國的百年基業。這個威,這個凶,這場殺戮,大王是必須要立的!”
    “也隻有如此,才能安撫忠將之心,才能鼓舞將士士氣;才能,真正的震懾住那些懷有異心之輩!”
    “殺一儆百,令任何懷有異心之人,以後想要叛變作亂的時候,都不得不想到趙駟,及其叛軍的下場,進而忌憚三分!”
    此話一出,李牧頓時一滯,抬頭凝視孔明;眼中,充滿了濃濃的震撼。
    原來
    原來這之中,還涉及如此之廣,涉及如此嚴重啊!
    我真的,誤會大王了?
    不知道為什麽,李牧心中莫名一痛。
    “你的顧慮,我能理解;相信大王,也能理解!”
    諸葛亮頓了頓,繼續說道“但長痛不如短痛!一時的寬恕,固然能暫保趙國安穩;但,卻絕不會令那些懷有異心的人畏懼、退縮、收斂,反而會助長他們的野心。”
    “然,一時之狠心,卻能換取趙國崛起,萬年穩定。”
    “若是換做李將軍,又該如何抉擇?”
    “這”
    李牧瞬間語塞,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而且,心中鬱怒,蕩然無存;有的,隻是深深的愧疚,與懊悔。
    “其實,你以為大王想要如此做嗎?不,他也舍不得,可他不得不這麽做啊。”
    諸葛亮徐徐說道“大王,為了整個趙國,背負了太多太多的東西了啊!”
    噗通!
    話音未落,李牧再也堅持不住,突然起身朝著窗外跪下,嚎啕痛哭。
    “大王,李牧愧對王恩啊!”
    “李牧目光短淺,險些誤國啊!”
    雙目通紅,老淚縱橫,李霸可謂的哭的傷心至極。
    而後,他又轉身朝諸葛亮深深一拜,道“多謝國師點悟!”
    “哎呀,李將軍,你這是幹什麽?這都是孔明分內之事罷了!”
    諸葛亮眸中閃過一抹狡黠,神情卻是一副驚慌的樣子,連忙攙起李牧,又旋即一頓,詢問說道“既然李將軍心結已解,那可還願效忠大王?”
    “隻要大王不棄,李牧甘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牧此刻目光堅毅,抱拳喝道,信誓旦旦。
    “好!”
    諸葛亮微微點頭,卻突然後退數步;而後,驟然提高聲音“聖諭,李牧接旨!”
    “啊?”
    李牧一愣,旋即反應過來,連忙跪下。
    “今,宗親亂政,趙駟篡位;趙國遭難,百姓塗炭。孤欲禦駕出征,親赴邯鄲;特,詔令李牧,即可前往佗城南門,隨駕出征;誅殺奸臣,平定叛軍!”
    “臣李牧,謹遵聖諭!”
    熱淚再一次從李牧眼中奪眶而出,他此刻已經激動的不能自已,連連叩頭。
    聖諭內,隻字未提李牧之過,但單單是詔令他,隨駕出征;便已經說明,大王已經寬恕了他。
    這讓剛剛醒悟過來的李牧,如何不激動?
    如何不驚喜?
    如何不感動?
    此生得遇明主,縱死無悔啊!
    “李將軍,走吧!”
    看到李牧老淚縱橫,諸葛亮淡淡一笑,伸手攙起李牧,笑道“大王已經在南門等咱們了,我們做臣子的可不能擺架子啊!”
    京西郡東,十裏亭驛站。
    此地,位於邯鄲與佗城中間;也是邯鄲與佗城之間,唯一的一個驛站。
    而今,卻早已被趙駟的叛軍占據;由關內侯趙駟之子,趙全統領的三萬叛軍,駐紮於此。
    此時,烈日下,三萬叛軍正在抓緊操練。
    突然,一匹戰馬奔而來。
    負責警示的幾名守衛,頓時蹙眉,連忙眺望,準備攔截。
    噗通
    可就在此時,那疾馳的戰馬兀地嘶鳴一聲,直接累倒在地。
    馬背上的斥候,更是直接被摔了下來,連滾數圈,蓬頭垢麵。
    可其卻置若惘然,一言不發,便又迅速從地上爬了起來,快步朝軍營奔去。
    “報!”
    斥候大喊,直衝軍營。
    “急報!”
    “前方急報!”
    聽到此話,一眾守衛,紛紛大驚,確認對方是自己人後,便迅速閃到一旁。
    “前方急報!”
    “前方急報!”
    斥候繼續狂奔,口中還在大喊,一路暢通無阻,徑直闖入大帳。
    “稟報全公子,佗城守軍出動,朝我們十裏亭直襲而來了!”
    全公子,就是趙駟之子,趙全。也是叛軍中,公認的新太子!
    此刻,他正端坐在大帳之中,與一眾將領交談。
    突見斥候闖入,眉頭一皺,剛要發怒;但一聽到斥候後麵的話,臉色驟然大變。
    “可查探清楚,一共有多少人馬?”
    趙全目光閃爍,連忙詢問。
    “回公子,約兩萬人馬左右!”
    斥候連忙回答。
    “才兩萬兵馬?”
    趙全剛提起的心,驟然放下,嘴角更是露出一抹不屑。
    他這裏,可是足足駐紮了三萬大軍呢;而且,個個都是經過戰場洗禮的精銳!
    又豈會被區區兩萬守城的兵馬,給嚇到?
    “大呼小叫的,成何體統?不過是區區”
    “全公子,這次是由趙旭親自統兵,朝我們殺過的!”
    不待趙全把話說完,斥候便連忙補了一句。
    “什麽?”
    此話一出,趙全瞬間一滯,到了嘴邊的輕蔑話,直接被硬生生咽了下去;臉色也是陡然陰晴不定,噌地站了起來。
    他距離佗城頗近,對於佗城中發生的事情十分清楚;自然也就知道,連凝靈強者都能一劍斬殺的趙旭,根本不是他能對抗的。
    更何況,如今在他的身邊,也就隻有兩位凝靈強者,連一尊金丹都沒有。
    而趙旭身邊,則是有著一尊金丹大能在啊;若是真打來了,他如何能擋住?
    “立即派人前往邯鄲,通知父王!”
    趙全眉頭緊蹙,連忙吩咐“同時,集合軍隊,準備撤退!”
    既然打不過,就隻能撤了!
    反正現在趙國的形勢,他們占據上風;如今暫避趙旭的鋒芒,也沒什麽損失。
    “喏!”
    大帳內的一眾將領,當即點頭,迅速退去。
    霎時,原本熱鬧的大帳,驟然陷入沉寂。
    “兩位,趙旭身邊有金丹大能坐鎮,絕非是我等所能抵擋的;如果到時候被趙旭追上,還請兩位救我一命!”
    趙全此刻卻是轉身進入內帳,朝正喝茶的兩名大奉修士,恭敬一拜。
    這兩位,便是大奉派來幫助趙全的凝靈強者!
    雖然不敵趙旭,但保護自己一個人的安全,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這是自然!公子放心,有我二人在,保你安穩回到邯鄲!而隻要咱們退回邯鄲,便可高枕無憂了!”
    一名大奉修士開口寬慰。
    “至於那個趙旭,他不過是仗著不知道從哪請來的一尊金丹大能罷了,蹦躂不了多長時間了!”
    “我大哥說的不錯!公子恐怕還不知道,我王已傳書趙國各宗門,組建誅趙聯盟;最多隻需十日,便可將趙旭斬殺!”
    另一名大奉修士當即補充道“待誅趙聯盟形成,我就親自斬下他的腦袋,給公子當球踢!”
    “若果真如此,那這趙國就徹底歸於我父之手了啊!”
    聽到此話,趙全頓時心中坦然,一掃陰霾,高興了起來。
    “兩位放心,待我父舉行登基大典,正式登基之後;大奉便是我趙國的永遠盟友,兩位也將是我趙國的鎮國大功臣,必會奉為國師!”
    國師?
    此話一出,那兩位大奉修士頓時對視一眼,皆目露狂熱。
    一星運朝的國師,雖然算不上強大,可在也要比大奉這等無星王國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