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大唐之氣運,全要靠這本經書!

字數:5691   加入書籤

A+A-


                      段綸對煉鐵之術不說是爐火純青,起碼也可以算行家裏手了。

    畢竟工部可不就是幹這些事的麽。

    就算把段綸的工部尚書一職給革去,讓他到民間自行謀生,段綸也能自己開個鐵匠鋪,多半還過的不錯的那種。

    因此他沒有太大障礙的就看出了,這本冊子,講述的同樣是煉鐵之法。

    唯一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

    即便以自己精通煉鐵的知識,依然……感覺閱讀起來極為困難。

    其中大量的論述,內容天馬行空,段綸隻覺得腦袋不夠用。

    偏偏這些論述,還極為精密,前後之間統統具備著重大邏輯聯係。

    也就是說,自己還不得不硬著頭皮把這些論述弄懂。

    否則……最後那個不可思議的結論,自己怎麽能弄通?

    “……因此,鐵水的的含碳量即可進入預定區間,達到標準鋼材水平……”

    不過……

    段綸很努力的閱讀,但是看到後麵,依然像是看天書一般。

    太難了!

    太難了……如此深奧的煉鐵之術,段綸簡直大開眼界。

    若是在以往,打死他也不信,煉鐵這件事,竟然還能做的如此精細深奧!

    這完全是一門學問!

    一門嶄新的學問!

    而最後的結果才是最震撼的。

    用此法煉製出的鋼鐵,其硬度——削鐵如泥!

    而此法煉鋼,產量是……

    每天,至少五百斤,多則數千斤!

    如果工廠規模足夠大,那麽每天的產量,甚至可以達到數萬斤……

    太震撼了!

    ……

    起初,段綸還想著這本煉鐵之術,或許是出自某位宗師之手。

    畢竟,能創立一門新的學問,這不叫宗師,叫什麽?

    但看到後來,

    此法所產之鐵,那不可思議的硬度。

    每日產能,那不可思議的數字……

    段綸就徹底傻眼了,因為這根本不是凡間的什麽宗師能想出來的學問。

    這分明是神靈所賜之物!

    這一瞬間,段綸甚至想起了傳說中,軒轅黃帝與蚩尤大戰,玄鳥賜書的典故……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陛下,這……這經書,是從何處找到的……”

    通常來說,隻有一代聖賢所著述的書籍,才有資格配得上“經”這個字,隻是後來佛教濫用而已。但現在還沒有。

    而此刻,段綸下意識的,就將這本書當成了某種經書。

    李二哈哈一笑。

    “子明,你也是挺搞笑的,朕像是遇到難處就放棄之人嗎?”

    “陛下,臣……臣惶恐!”

    段綸懵逼了,此刻……他大腦之中,隻剩下了一片空白。

    這經書太震撼了!

    李二接著道,“不過也不怪你誤會朕。這次若是沒有這本經書,那朕真的不知要到什麽時候才能製裁這突厥之氣焰了。”

    “至於這本書本身,你是兵部尚書,朕問你,你以為如何?”

    段綸一愣。

    臥槽。

    陛下,就這經書,你還問我如何?

    “陛下,此書,當以大唐舉國之兵共保衛之!”

    “臣敢擔保。”

    “未來五百年,我大唐之氣運,全要靠這本經書!”

    ……

    “好!”

    嘭!

    李二大吼一聲,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

    “朕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既然子明,你能看懂這本書。那麽這件事,朕也就交給你去辦!”

    “給朕按書上十倍的規模去造這高爐!”

    “限你十日之內,務必調集人手,按書中所述之法,建造高爐開始煉鋼!”

    “一月之內,若是沒有五萬斤純鋼……”

    “陛下……”

    李二正在下命令呢,忽然段綸直接打斷了李二的話。

    李二也不由的一怔,“怎麽了?難道你還要推脫不成?”

    剛才讓朕千萬不可放棄煉鐵之事的,可不就是你小子嗎?

    段綸尷尬一笑,

    “陛下,微臣愚鈍……這個,這本經書,微臣隻能看出其中道理深刻玄奧,至於看懂,這怕是要些時間,找上百八十名老鐵匠共同參閱才行……”

    李二……

    “不過陛下且放心。一月之內,若是沒有五……不,八萬斤純鋼,陛下隻管拿微臣是問!”

    目睹了這一場任命的杜如晦一直沒有說話,心中卻是暗暗驚恐。

    大皇子殿下,這才智也太可怕了。

    就一本煉鐵之術,居然需要工部尚書,找到上百名成名的老鐵匠共同參閱,方能看懂……

    如此玄奧,如此深厚的學識,簡直不似人類。

    而杜如晦十分清楚,這煉鐵之術……特麽的……

    ……隻是大皇子殿下,無數絕學之中,微不足道的其中一種而已……

    這大皇子殿下,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恐怕天上真仙親臨,也不過如此了!

    段綸領命離開甘露殿,步履匆匆,一看便能明白,他這是今夜就打算開工了。

    李二淡淡一笑,

    “子明忠心體國,不辭辛勞,真好啊。”

    “陛下……”

    杜如晦連忙一躬身。

    李二接著歎了口氣。

    “克明,你對盛兒,怎麽看待?”

    杜如晦聞言一愣。

    不過立刻就明白,這個場合,四下無人,自己又是幫李二策劃過玄武門之事的,屬於心腹中的心腹。

    這麽沒頭沒尾的一問,很顯然就是在說一些平時根本不能提的問題了。

    “陛下……可是說改儲之事?”

    “哼,你說呢?要不是這件事,這個點了咱倆不都睡大覺去了。”

    “怎樣,你覺得盛兒,有沒有……那個資質?”

    杜如晦聞言苦笑一聲。

    “陛下,現在……根本不用討論這個問題啊。咱們直接討論承乾殿下,有沒有資質就行了……”

    李二頓時一愣,不過轉念就明白了。

    現在這個情況,可不就是如此麽。

    盛兒這才智,這品行,太硬了。

    就這煉鐵之術,盛兒若是自己藏私而用,分分鍾就是富可敵國的節奏。

    然而,盛兒卻選擇信任“老李”,將其獻給“李二”,以求大唐能早日解決突厥問題。

    這等心胸,不是聖人是什麽?

    才智能力……這個方麵,簡直沒有討論的必要……

    還真就是,咱們不用聊大皇子,直接聊李承乾就行了……

    不過杜如晦接著又道。

    “可是陛下須知……當年,陛下年輕時,遭受的是什麽待遇?”

    “瓦崗起兵,一路走來。陛下親自陷陣,帶領大軍連勝無數,可以說大半個大唐都是陛下本人打下來的。”

    “可是後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