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東渡大隋、狐假虎威?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A+A-


    洛陽位於中原王朝的中心,自古以來就是連接東南西北的的樞紐城市,四方客商往來於此,客流量川流不息,繁華的商貿令洛陽城繁華無比,平時車水馬龍、全國各地的物資通過便利的水陸交通、源源不斷的雲集於此。當溝通南北的運河開通、大隋王朝遷都至此,其樞紐作用進一步得到體現。
    遠眺青磚包砌的洛陽城牆,它猶如連綿不絕的巨大長龍,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點綴其上的一座座城樓、箭樓、閘樓,同樣是巍峨淩空、雄渾壯美。等走近了,能體會洛陽城的宏偉和壯觀,人在城下,真如螻蟻一般渺小。
    申酉之交,太陽西斜,氣溫漸寒。但是通往京城的各條筆直寬敞的官道之上,卻是車水馬龍,往來行人絡繹不絕。一支寒酸落魄、奇形怪狀卻始終保持儀仗的隊伍出現在東上門上春門外。
    “旅帥,這是什麽人呐?看他們的裝束,既不是我們大隋的百姓,也不像是東北異族,這幫人究竟是何來路?”一名守城士兵指了指緩緩靠近隊伍,連忙向旁邊的旅帥說道。
    帝都人流量大,衣著各異的人群都會向這裏湧來,守城軍士兵久而久之,就能通過他們的著裝、發式判斷出對方的來路,然而這支聲勢浩大的隊伍,每個人長得都長得十分瘦小,雖然他們都身穿漢服,但明顯不太合身,籠在身上,顯得很是寬鬆。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這幫人把腦門、兩鬢的頭手都剃光了,然後再在頭頂之上挽了一個發髻;此外,他們偏偏滿臉都是胡子,看上去極為怪異。
    守城士兵、過往客商首次看到這種怪異的人,全都好奇的議論起來。
    “不知道,不過看他們的服飾、發式,絕非我大隋人士,讓兄弟們都小心一些。”旅帥見這支稀奇古怪的隊伍足有三四百人,說雖這裏是帝都,不會有什麽敵人靠近,但還是小心一點的好。交待了一聲,他便拿起掛在脖子上的骨笛,狠狠地吹了幾聲,通過城門上的守軍戒備。
    城上士兵也注意到這支怪模怪樣的隊伍,聽到城下同僚的示警,一名弓箭兵張弓上弦,將一支鳴鏑扣在弓箭之上,待對方一箭之地,迅速朝著對方前方射出。
    鳴鏑發出尖利的聲音,精準的釘在這支隊伍正前方,箭杆沒入地下,隻留下箭羽在地麵上嗡鳴震顫,這支怪異的隊伍立馬停住了前進的步伐。人群立刻跑出一人,他當眾把佩刀丟下,雙手舉過頭頂,一步步向城門口走來,用腔調古怪的漢語道:“尊敬的大隋勇士,我們不是敵人。”
    已經準備就緒的旅帥,帶著麾下五十名鎧甲俱全的將士上前,他手按刀柄、目光漠然的注視著對方,冷冷的問道:“你們是何人?是何來曆?來自何處?”
    “回將軍,小人名叫小野妹子,是倭國使節團的正使,奉聖德太子,嗯,奉敝國推古大王之命特來晉見大隋天子,交獻上國書,願與大隋締結盟約,成為友好國家。”自稱小野妹子的毛人謙恭的匍匐在地,以額頭觸碰地麵,顯得異常卑微。【注1】
    “哦?”旅帥一臉懵然的看著這個什麽妹子,他真不知這東西到底是什麽東西?不過通過對方的自我介紹,他總算聽出對方是來自一個名叫倭國的國家,此人正是帶著隊伍前來朝見聖人的使臣。然而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大事,實在不是他一個小小旅帥所能決定。
    他想了想,朝著小野妹子說道:“你且起來,不過你們要在這兒老實等著,容我去通報。”
    “好、好、好!”小野妹子爬將起來,點頭哈腰的向旅帥說道:“將軍慢走,不必著急。”
    旅帥點了點頭,轉身就向城內走去,他在達官貴人、國公郡公滿天飛的洛陽城裏,僅僅隻是不入流的小角色,然而堂堂一國使臣竟然向他下跪磕頭,一種天朝上國優越之感頓時油然而生,身板也不禁挺直了,走路都帶著風。
    “旅帥,對方是何來路?”旅帥回到城下,幾名嚴防戒備的士兵連忙問道。
    “對方自稱是倭國的使者,特意前來朝拜聖人,還企圖與我大隋締結關係!”旅帥本來是打算向主司稟報的,但想著對方好歹是一國使臣,不能大意和怠慢;他想了想,便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馬韁繩,一邊翻身上馬、一邊說道:“我去禮部稟報。”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喏!”士兵們應了一聲。
    “你們將看好他們,絕不能讓他們亂來。”旅帥複又交待一聲,立刻快馬加鞭,朝正前方、尚書省六部所在的東城奔去。
    。
    。
    。
    與此同時,楊廣正在仁壽殿偏殿接見剛剛到來的長孫成和史祥。
    看完啟民可汗充滿謙卑口吻的書信,楊廣隨手丟在了桉幾之上,眼見長孫成、史祥放下茶盞,已經緩過勁來,楊廣問道:“啟民可汗是怎麽說的?又有什麽要求?”
    長孫成看了史祥一眼,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心知對方尊敬自己,於是拱手道:“聖人,啟民可汗說先帝可憐他、同情他,於是將安義公主下嫁給他,使他什麽東西都不貴乏。而且還說他的族人嫉妒他、都要殺他。當他走投無路,瀕臨死亡的絕境之時,還是先帝和大隋王朝讓他活了下來,並且讓他做了東突厥的大可汗。而且還說聖人仍和先帝一樣細心嗬護,使他們什麽也不缺乏,所以他一直感激萬分,感恩的話怎麽說都說不盡。”
    楊廣聞言,隻是冷笑。
    啟民可汗這種冠冕堂皇的客套話,他是聽夠了,也受夠了。要是啟民可汗真有這麽老實、真有這麽謙卑,也不至於在步迦可汗南下涼州之時,保存實力;也不至於在楊集二征大湖區的時候,令其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設強勢西征了。
    事後,啟民可汗非但把一切責任都甩到阿史那俟利弗設頭上,而且還親自押解阿史那俟利弗設入京謝罪,但楊廣又不是傻子,豈能不知阿史那俟利弗設隻是一個替死鬼?豈能不知幕後主謀,實則是東突厥大可汗啟民?
    長孫成繼續說道:“他還表態稱自己不是什麽大可汗,而是聖人萬千臣民中的一員,願意率領突厥上下摒棄野蠻的陋習,改穿漢服、說漢話、寫漢字、執漢禮,和漢人一樣定居於城闕之中,懇請聖人派出名師,指點他們進入文明。”
    “他白日做夢!”聽到“穿漢服、說漢話、寫漢字、執漢禮”的時候,楊廣還覺得這是同化突厥人的大好機會,然後長孫成後麵那句“指點他們進入文明”,卻是令他大為警惕,並且向長孫成說道:“隻要他們存心恭順朝廷,沒必要變易服裝。”
    楊廣向來都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所以對異族十分警惕,而中原王朝先進於異族的地方,正是源遠流長的文明、文化、百家技藝……他要是派出名師悉心指點突厥、幫助對方步入文明,那他楊廣完全就是養虎為患的千古罪人,所以他才斷然拒絕了隱藏在“穿漢服、說漢話、寫漢字、執漢禮”之下的險惡用心。【注2】
    “喏!”長孫成應了一聲。
    “他還有什麽表示?”楊廣又問。
    “聖人!”長孫成笑了起來,拱手道:“臣向他說中原皇帝巡幸之處,地方官員都要親自灑掃、修整禦道,以示至誠崇敬之心。既然他以大隋臣民自居,就應當遵照大隋的方式恭迎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