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帝位隻有一個,男人卻有的是!

字數:13672   加入書籤

A+A-


                      八月初,明王薑藥坐鎮萱城,頒布《南域歸明詔》,昭告南域曰

    “寡人哀生民,吊民伐罪,奉天道征暴清,三五月間,十八州平…”

    “願南域修士,各歸本州,各歸本郡…登記黃冊,以為明人…”

    “變法一開,則我南域修士,與西域何異…寡人之心,唯王道也…”

    《南域歸民詔》提到了保境安民,變法維新,廢藩閥而置州郡,以及沒收武家資源,周濟寒門,恢複四大名教等大政。

    可謂雷厲風行,大刀闊斧,而且非常高調,毫無遮掩之意。

    這對苦難深重的南域寒門而言,不啻是久旱逢甘霖。

    南域寒門修士看見薑公大詔,都是興高采烈,沸反盈天。

    “西域修士都說,明王是聖人出世,此言誠不我欺!”

    “若是沒有薑公,我等將為清奴矣!”

    “好好好!萬幸萬幸!我南域如今歸明,我等皆為明人了!”

    “薑公不出,奈天下蒼生何!”

    “明王殿下已經下詔招募武宗新兵,條件合格的道友趕緊去應募啊!”

    千盼萬盼,終於盼來了明王殿下。

    很多地方的修士,自發地修建薑公廟,祝願明王殿下大道可期,平安長壽。

    西域明國修士,得知南征大勝的消息,無不歡呼雀躍。

    大王贏了!大明贏了!

    從今以後,我大明就擁有西域和南域,占神洲疆土,超過兩成了。

    人口疆域增加一倍都不止!

    國力暴漲啊!

    很多狂熱的明人,甚至發出“東征滅周”、“乘勝統一神洲”、“南下滅清”的口號。

    不可一世的國民越來越多,對戰爭的狂熱遠超武家貴族。

    變法帶來的國力暴漲,文教複興,以及多年來明軍百戰百勝帶來的自信,讓很多明人鬥誌昂揚,壯懷激烈。

    大明王廷和明王薑藥的威望,也再次攀升到一個新高度。

    薑藥的願力,每日都在暴漲,短短幾日時間,就暴漲了千萬!

    而且,仍然沒有停止的意思。願力神通的威力更加強大。

    不光是薑藥個人的願力,就是明國的王道氣運,都在暴漲。

    更重要的是,九鼎中的王道氣運,已經有了顏色!

    王道氣運有青、綠、紅、紫、黃五種顏色,每種顏色又分為深淺兩色。

    從低到高,共為淺青、深青…淺紅…深黃十種顏色。

    顏色越深,等級越高,王道氣運就越濃厚,越鼎盛。

    如今的九鼎,已經有了淺青色的王道氣運!

    雖然是最低級的王道氣運,卻實現了從無到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對於明國,甚至對於整個真界來說,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不過,這件大事是明國最高機密,隻有寥寥數人知道而已。

    ……

    明軍占領南域,受到刺激最大的,除了大敗虧輸、損失慘重的清國,就是同在神洲的周國。

    明軍連續大勝的消息傳來,周廷一片大嘩。

    滅明的呼聲,再次甚囂塵上。

    “薑龍城竟然占領了整個南域!”

    “了不得了!可惡!”

    “偽明不滅,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矣!”

    “上書滅明!”

    不光是周國群臣急了,就是倒虞的反周聯軍和萬仙軍代表的兵道貴族集團,也急了。

    為了對付越來越強大的明國,絞殺越來越可怕的變法勢力,他們都不敢再繼續內戰!

    反周聯軍和萬仙軍主動致書虞嫃,願意退回部分假虞嫃封授的土地,願意奉大周皇帝為主。

    對周主虞嫃的要求隻有一個希望不再內戰,團結一致,滅明!

    之前反周倒虞的北方兵道貴族集團,如今卻不失恭謹的表示

    “若教陛下滅明,護佑武家社稷,則陛下之功德,不啻天高地厚,萬古流芳…”

    “…則陛下必為神洲之聖主,我大周必能一統天下…”

    除了這些‘好話’,兵道貴族集團還隱隱語出威脅

    “設若陛下仍舊庇護薑氏,則神洲寒心,上下離心,將士痛心,忠良傷心…”

    “陛下乃武家之共主,非寒門之草王,孰輕孰重,陛下慎思之…”

    甚至更加露骨的威脅周主

    “若陛下無征明定難之心,無撥亂反正之意,則萬仙軍隻能越俎代庖,南下滅明…”

    “如此,太陰山防線必破,北域必陷於魅貘。而我等隻能棄北域,收西域,北失西補也…”

    虞嫃看到來自北方的“上書”,不禁勃然色變。

    “豈有此理。”

    “嗬,鼠輩安敢欺我。”

    周宮星空閣內,虞嫃一臉寒霜的對中書令南宮令儀說道。

    “南宮你看看。”虞嫃將“奏疏”遞給南宮令儀,“他們是在威脅朕。”

    “嗬嗬,竟然說什麽寧願放棄北方防線,也要南下剿明的話。朕對他們很失望。”

    “在他們眼中,薑藥竟然比魅貘蠻族更可怕。真是可笑。難道他們以為,當寒門比當豬羊還不如?”

    虞嫃身穿雲紋白裙,頭戴藍色金步搖冠,一雙極有特色的鳳眸清冷如冰。

    這是一個有著傾城之貌,又有著至尊氣度的少女。

    任誰見了她的神采風姿,都會永生難忘。

    虞嫃雖然話中透著殺意,可語氣卻很平淡。

    “陛下。”南宮令儀放下北方奏疏道

    “逼迫陛下的何止是他們。就是朝廷和地方官員,大多不也都要求停止內戰,剿滅明國?”

    “在他們看來,交還一半被假帝封出去的州郡,換來停止內戰,已經很有誠意了。”

    一邊的鄴王虞玄說道“本來就隻有三十六個直屬州郡,被那假帝全部送出去了。他們就算交還一半,那也隻有十八州,朝廷不能吃這個虧。”

    虞嫃點頭,“三十六州本就是朝廷直屬,一州都不能少。”

    “想要我西征,可以。先把三十六直屬州全部還回來再說。”

    “他們敢放棄北方防線,那就放棄好了。北域多少萬年都是他們的老窩,他們自己都不要老窩了,我會心疼?笑話。”

    “他們要南下滅明,那就自己去滅,關我何事?”

    虞嫃肯定,萬仙軍絕對不敢放棄北方防線,南下征討薑藥。

    她也不怕萬仙軍。

    為何?

    萬仙軍雖然強大,可其實並不是鐵板一塊,內部分歧很大,山頭也有好幾個。

    首先,所謂的萬仙軍,其實沒有萬人,隻有八千,萬仙是虛數。

    這八千人,還分屬十大將主統帥,每人統帥八百武仙,號稱千仙軍,其實最多八百人。

    十大將主中的宣宙,穆無極,是代表中域和周廷的。

    兩人固然不能主導萬仙軍,卻可以主導自己統帥的千仙軍。兩人是周臣,當然不會輕易反周。

    其他的八大將主,還有一個虞滄浪是虞嫃伯父,大周景王。

    他一直是在站在虞嫃這邊的。他統帥的千仙軍,當然不會和虞嫃作對。

    燕閥閥主燕冀也是十大將主之一。

    可他是北域超級強藩的閥主,燕閥領地全部在太陰山之南,他怎麽會放棄老家?

    所以燕翼是不會放棄北方防線,南下征明的。

    還有一位將主,是東域齊閥的太上閥主齊妗。齊妗早就被虞嫃暗中拉攏。

    沒錯,如今的齊妗,就是虞嫃的人。

    隻不過別人不知道罷了。

    這已經是五個了。

    第六個將主,是神洲五大頂級兵道世家之一的離氏之主離皋。

    幾年前,離皋的妻女在戰場上被魅貘兵擄走,毫無尊嚴的慘死在魅貘可汗的大帳內。

    離皋曾當著三軍陣前發誓,一日不報仇,他的兵馬就一日不離開太陰山防線。

    所以,離皋的千仙軍也不會放棄北方防線。

    那麽真正有可能放棄北方防線,南下滅明的,隻有其他四支千仙軍。

    這四支千仙軍完全受到兵道貴族集團控製,也是萬仙軍中最大的一個山頭。

    離皋其實也屬於這個集團,平時和他們步調一致,但離皋在南下這個問題上,肯定會和他們唱反調。

    給虞嫃的“奏疏”,就是這個山頭搞出來的。

    但是,虞嫃完全可以借助穆無極等人的力量,讓他們無法放棄北方防線。

    “哼,就是死,你們也要給朕死在太陰山,死在抗貘戰場上。想南下剿明,做夢。”

    虞嫃冷笑。

    南宮令儀也笑了,“可笑他們以為軍力強大,想要挾陛下,卻想不到陛下早就在分化瓦解他們。”

    “最多三五年,兵道集團就會被分裂,被架空。他們和陛下鬥,真是不自量力。”

    “到時候,他們就是光杆大帥,調不動多少兵馬了。”

    虞嫃冷笑“先讓他們囂張幾年。朕還指望他們在太陰山和魅貘拚命。”

    “陛下。”花影進來稟報,“群臣已經集聚神華宮,等待陛下臨朝。”

    虞嫃聞言,和南宮令儀,鄴王虞玄一起離開星空閣,直接往前殿神華宮而去。

    數百朝臣,已經濟濟一堂,都是武仙以上修為。

    周主走上禦座,施施然坐下,鳳眸環視一群,語氣清冷的說道

    “諸卿,你們很多人的奏疏,朕已經看到了。大家的意思,無非就是停止內戰,共同剿明。”

    “看到你們的奏疏,朕忽然想到,為何你們變得不自信了?你們害怕明國了是麽?”

    “你們曾經不把明國放在眼裏。可是如今,你們怕了!”

    虞嫃已經稱帝十幾年了,加上修為又突破到大乘強者,氣勢日甚,在朝堂上已經很有威嚴。

    很多人都有點怕她,包括那些大聖修為的重臣。

    “哼,今日朕把話放在這裏,我大周肯定會對明國用兵,現在就可以。”

    “可是這個前提必須是,朝廷收回了直屬三十六州!”

    “隻歸還一半,就想要大周停止內戰,一致剿明?不可能。”

    虞嫃一上來就主動表態。

    想讓朕停止內戰打薑藥,可以,先把三十六州全部還給我!

    少一州都不行。

    “陛下。”一位武聖強者站起來。“三十六直屬州,本就是朝廷的,應該收回。”

    “可是,這三十六州畢竟之前被那冒牌貨矯詔封了出去。吃下去的東西,哪怕是吃錯了,也很難再吐出來。”

    “陛下是聖主,何不高抬貴手,就當是給他們的賞賜。如此,既顯得陛下恢宏大度,也能結束內戰,重新一統。”

    此人話一落音,又站出來幾個武聖強者,都是中域大人物,大周重臣。

    意思都是差不多,先拿回十八個州,其他十八州就算是皇帝封的。

    然後,停止內戰,團結滅明。

    甚至還有一個大臣說道“陛下,西域十四州,南域十八州,共有三十二州啊!”

    “隻要滅明,這三十二州各家都不要,全部獻給陛下和朝廷。那些反對陛下的人,就沒話說了。”

    “如此一來,既能消弭內戰,又能剿滅暴明,還能大大增加朝廷直屬州郡,又能一統神洲,豈不是一舉四得?”

    “不錯不錯!就是一舉四得!”很多大臣都站起來,慷慨陳詞。

    “如此上上之策,還請陛下允準,停止內戰,共同伐明!”

    很多周國大臣,受夠了這些年來虞嫃對薑藥和明國的縱容。

    皇帝推三阻四的屢次駁回征明之議,養虎為患,眼睜睜的看著明國越來越強,終於成了氣候。

    這是因私廢公,是昏君所為!

    難道,武家的利益,大周的社稷,還沒兒女私情重要麽?

    帝位隻有一個,男人卻有的是!

    她為何如此執著?

    真是既狠辣又昏聵啊。

    虞嫃冷笑著環顧群臣,一時沒有說話。

    所謂法不責眾,這麽多大臣都一致要求,就是虞嫃也不好立刻發作。

    眼下情景,有點逼宮強諫的意思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站起來,支持皇帝。主張必須收回三十六州,朝廷才能停止內戰。

    不然,朝廷威嚴何在?

    這些人都是虞嫃安插的心腹之臣。

    可惜的是,這些人隻占了三成。

    剩下的七成,全部是武家貴族的代表。

    這就是周國的悲哀了。

    雖然有武家貴族的支持,一誕生就是大國,卻決定了周國的性質是武家政權。

    無論是朝廷大臣,軍中將主,地方官員,絕對多數都是武家貴族。

    畢竟,虞嫃是在他們的支持下才獲得帝位。

    就是虞嫃最大的靠山虛空海勢力,也屬於武家貴族。

    沒錯,虛空海世界,同樣是武家貴族的世界。

    虞嫃怎麽玩?

    她能硬生生的搞到三十六個直屬州,將貴族聯盟變成半律令製,已經很厲害了。

    虞嫃能代表武家,她就很有權威。如果不能,那她的權威就大打折扣。

    事實上,就算群臣不反對,虞嫃也很難重用寒門。

    為何?

    因為寒門的人才太少。

    人才需要各種資源培養。

    廣大寒門連日常修煉的資源都沒有,武真級別的高手就極其稀少,撐不起大周。

    高級強者,各種高級人才,寒門之中幾乎沒有。

    光從人才的角度,虞嫃就離不開武家的支持。

    薑藥可是變法三十多年,在寒門身上花費了海量的資源,才開始出高級人才!

    如今明國的高級人才,大多數都是天平神教的。

    若是沒有神級,明國的勢力不會發展這麽快。因為高級人才太少,撐不起來。

    這個法子,虞嫃無法複製,周國如今也沒有變法的條件,也沒有變法的時間。

    虞嫃眼看自己的心腹臣子落入下風,正要說話殺一儆百,忽然宮外禮官唱喝道

    “太師晉見!”

    太師回來了?

    群臣頓時一起望向殿外。

    隻見一個須發斑白,腰懸藥壺的青衣老者,拄著一根鳩杖,在藥道神宮長老丹溪子的陪同下,進入大殿。

    太師李時珍!

    大周當年建國時,皇帝就封李時珍為太師,封易歸藏為國師。

    這就是所謂的“大周兩師”,位在國公、宰相之上。

    十幾年來,李時珍很少回朝,常年不見人影。偶然回朝也很快消失。

    雖然地位極高,可存在感卻極低。

    可是,此時看見相貌高古的李時珍入殿,群臣還是心中凜然,不由自主的安靜下來。

    很奇怪。

    李時珍的確很低調,可是他每次出現,都能讓人群忍不住安靜下來。

    哪怕是大聖強者,麵對李時珍也感到一絲難以言喻的壓力。

    可明明李時珍的修為也是大聖。

    “老臣李時珍,見過陛下。”

    “臣丹溪子,見過陛下。”

    李時珍和丹溪子一起向虞嫃行禮。

    虞嫃麵帶喜色,心中卻暗自警惕。

    按照藥兒的話,李時珍和易歸藏都有問題。她不得不小心。

    她越小心,臉色就越是看不出來。

    “太師今日怎麽有暇回朝?”虞嫃笑吟吟的站起來,“來人,給太師賜座,賜高座!”

    直到此時,群臣還是噤若寒蟬。

    就好像有某種無形的力量,讓他們感到莫名的忌憚。

    李時珍毫無張揚之氣,相反,他很是低調平和。

    可是他坐在朝堂上,卻給人一種坐在山林下的感覺。

    “陛下。”李時珍的聲音低沉緩慢,眼神古井不波,“老臣聽說明國占了南域,我朝有征明之議?”

    就連虞嫃,聞言也緊張起來。

    她很擔心,李時珍主張伐明!

    虞嫃很少怕過誰,如今卻有點怵李時珍。

    “確有此事,不意太師也為此回朝。”虞嫃暗自擔心的說道。

    她當然會伐明,但現在不行。

    現在伐明不公平。有違給藥兒的承諾,也對神洲大局不利。

    現在伐明,隻是給武家做嫁衣,對神洲前途,對人族前途,真界前途,有害無益。

    群臣認為她是因公廢私,實乃大謬。

    正在虞嫃擔憂間,李時珍說話了

    “老臣以為,眼下伐明不可。”

    “因為,不祥。”

    什麽?眼下伐明不可?不祥?

    虞嫃固然鬆了口氣,群臣聽到後,主張伐明的人都心生惱怒。

    可是奇怪的是,也不知道為何,偏偏沒人出言反對。

    有人想出言反對。可張了張嘴,卻還是咽了回去。

    非常古怪的感覺。

    沒有什麽威壓,也沒有被威脅,也能說話,可就是很詭異的沒有出言反對。

    虞嫃點頭微笑“太師果然老成謀國,朕也以為,眼下伐明不祥。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李時珍站起來,撫須微笑道“陛下沉穩持重,明見億裏。如此老臣就放心了。”

    又環顧群臣道“朝中之事,諸位費心了。這征明之事,不能急在一時。”

    “治大國如烹小鮮。若要開疆拓土,還需大修內政,先治國,而後平天下矣。”

    還是無人開口反對。

    李時珍說完對虞嫃再次一揖,“陛下安座,老臣告退。”

    虞嫃站起來,“太師請便。”

    李時珍和丹溪子轉身就走,灑然而去。

    來的突然,去的也突然。

    每次出現都是這樣。

    “太師之言,大有道理。”虞嫃說道,“方才諸卿也沒有出言反對,此事就這樣吧。”

    “若要征明,必須要拿回直屬州郡,討平叛軍,整修內政。不然就算出兵,也可能像清軍那樣慘敗。”

    “好了,退朝。”

    群臣麵麵相覷,隻能苦笑搖頭。

    來勢洶洶,聲勢浩大的征明之議,再次不了了之!

    p蟹蟹大家的支持!晚安!

    另外,今天看到新聞,想說那些嫁到非洲的女人,不要父母了?不要審美了?一點顏值不看的麽?口味真重,膽子真大,腦子真殘。還沾沾自喜,別給中國女人丟臉,你們隻能代表你們自己!還有,別回國了。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