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血虧10億美元與打著燈籠也難找

字數:3887   加入書籤

A+A-




    對於李曉凡的這個來電,孫正義自然最開心不過了。

    因為如果李曉凡的風險基金願意參與孫正義主導的投資項目,這是一個“領投”與“跟投”的關係。

    如果把時間往後推10到20年以後,人們留心各個被投項目宣布的融資新聞,就會發現每次參與投資的風險投資基金vc都不止一家。為什麽vc不獨自投資然後獨占所有回報?

    答案很簡單:分散風險!

    拉上其他基金一起投資,雖然會在將來分享回報,但首先分擔了風險。當資本市場的風險投資機製成熟以後,一個好的獨角獸項目融資需要的資金往往由多家vc分擔,很少出現出現一家vc獨自投資某項目的案例。

    當下,雅虎成功上市以後,孫正義正躊躇滿誌地擴張他的收購與投資版圖。

    雖然找上門來的銀行們都願意給他提供融資幫助,但是銀行們往往都會被老孫頭的獅子大開口嚇一跳。

    因為他的胃口是在太大了!

    例如業內一般股權質押率一般是50%,而孫正義一開口就要求雅虎股權的質押率70%,銀行肯定不能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所以孫正義的巨額融資之路也沒那麽簡單與容易。

    前世,在1996年孫正義的軟銀集團總共先後注資31億美元才完全收購擁有ziff-davis齊夫-戴維斯集團的出版部門業務。

    巨額投資雅虎成功上市之後,最近雄心勃勃的孫正義要打算軟硬通吃,並向硬件公司進軍。

    前陣子,他又盯上了一家火速騰飛的新興科技企業kingston金士頓。

    金士頓由華人企業家杜紀川、孫大衛創辦,他們當時研發出了具有開創性的全新單列直插式內存模組simm,不但大獲成功,而且催生了一個新的內存產品行業標準,公司也迅速崛起。

    1995年,金士頓成功躋身“十億美金俱樂部”,銷售收入超過13億美元。

    金士頓的飛速發展讓孫正義垂涎欲滴。

    上周他與杜紀川、孫大衛倆創始人洽談收購kingston金士頓,初步達成一個收購意向:以15億美元天價收購kingston金士頓公司80%的股份。

    這老孫頭每一次出手都是驚天動地的!

    但是每一次的那麽巨額的融資也沒有那麽簡單,孫正義都是施展了三頭六臂,費盡口舌才完成的。

    現在李曉凡有意向來與他合作,作為“跟投”,“領投”的孫正義當然是最歡迎不過了。

    <101nove.com,有比較大話語權。利益當前,“排排坐、吃果果”在資本世界可行不通。<101nove.com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意見不統一,被投資的公司該聽從哪家呢?“領投”vc承擔了絕對多數的投資額,就享有絕對優先的話語權。

    比如公司的董事會席位一定首先給“領投”vc。公司重要事務不僅需要董事會通過,還必須獲得“領投”vc同意。而在出售公司股權、上市這樣涉及投資回報的事項上,其他各方一般不能反對“領投”vc的決定。簡單來說,“領投”vc不同意的事,公司做不了,“領投”vc想做的事,也沒誰能反對。

    但是作為跟投方,也有不少好處。

    例如前世,像紅杉資本、idg等這些優秀的投資機構對被投項目的盡調功課做得非常充足,很少出現失誤。所以作為小的跟投基金,就不用太動腦筋,隻要閉著眼睛跟著紅杉資本、idg等跟投就行。到最後的是人家願不願意讓你跟投“坐轎子”的問題?

    而孫正義就不一樣了,他老人家基本上是憑著感覺拍腦子狂賭!

    所以難免有失敗的時候。

    像kingston金士頓項目,前世在1996年軟銀集團以15億美元收購公司80%的股份。接過金士頓之後,孫正義展開了他的硬件發展計劃。

    他推動金士頓與東芝合作,為東芝個人電腦進行內存升級,這也是個人電腦oem廠商首次和內存製造商合作製造聯名產品模塊。

    雖然金士頓一路向前發展,但是孫正義卻接連遇到麻煩。

    前世,金士頓堪稱是一家“非常奇葩的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內存公司,這家公司一反常態,不融資、不上市、無貸款。據說公司員工更不用打卡,不講績效,根本不說什麽kpi……

    公司的日常管理還是交由杜紀川與孫大衛負責,他們不想kingston金士頓上市,搞得老孫頭也很無奈。

    這個時候,最核心的問題是軟銀的資金鏈出現了問題。老孫頭拍腦子的大手筆的投資,讓八個壇子七個蓋的他怎麽蓋也蓋不過來,以至於無力按時支付給杜紀川和孫正義兩位創始人餘下的3.3億美元收購款。

    當時,軟銀已因雅虎贏得互聯網投資霸主榮譽,所投項目也大多是互聯網公司。但金士頓的存在卻讓資本市場困惑,投資人擔憂他們的戰略不清晰。每當軟銀的股價上漲波動時候,這個問題就被競爭對手提出來拷打,對其互聯網霸主形象形成幹擾。

    到1999年,孫正義開始更徹底地反思軟銀的發展定位,結論是:當初收購金士頓是個錯誤的決定。看清軟銀的棋已經下得有點亂,而且得出收購金士頓是個錯誤決定之後,孫正義立馬下定決心:賣掉金士頓,把火力重新聚焦到互聯網。

    於是,孫正義又做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以4.5億美元價格把金士頓80%的股份賣回給杜紀川、孫大衛倆創始人。

    這筆買賣血虧10億美元!

    所以,當下老孫頭雖然與杜紀川、孫大衛倆創始人達成了初步的15億美元收購kingston金士頓股權意向,但是這筆巨款如何融資,如何兌現,孫正義並沒有考慮得那麽仔細。

    他就是一個“跟著感覺走”的資本江湖梟雄!

    現在,李曉凡來電說要與他合作一起跟投,可把孫正義給笑壞了。

    這種好事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李董,太好了,我等下就把我手頭的幾個備投項目資料發您郵箱。這裏麵,我最推薦的是kingston金士頓項目,全球最大的存儲產品製造商!”

    “好的,太感謝孫董了!那等您郵件發來後,我先拜讀研究一下,再聯係您!”

    李曉凡的內心:對於kingston金士頓項目我肯定是不會去碰的!

    但是帶領那些潛在的lp合夥人去考察一下kingston金士頓項目,讓他們去開開眼界,確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而且,若幹年之後,這些lp合夥人會感謝李曉凡沒有盲目跟著軟銀集團去投資kingston金士頓。

    1999年,他們會個個豎起大拇指說:李董,您太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