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瓏意茶風波

字數:4826   加入書籤

A+A-


    “一沸水嫩,得茶葉鮮,二沸水熟,得茶葉味,三沸水老,得茶葉韻。”在一間典雅的茶室裏,幾個人正在討論瓏意茶經。

    瓏意茶經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適合種植的水土,第二部分是留種分株選苗種植法,第三部分是製茶技術,第四部分才是泡茶手藝,以及附帶的茶葉評級附錄,是一套完整的茶藝傳承,沒有一點技術缺失,不管是在茶藝方麵,還是曆史研究上,都有極大的價值。

    如今黃曉山一群人討論的正是第四部分泡茶手藝,一般茶藝不用初沸水和三沸水泡茶,前者稍嫩,後者太老,嫩水無味,老水澀口,隻選二沸水。

    但是瓏意茶經別出機杼,用初沸水保存茶葉的鮮,用二沸水泡出茶葉的味,用三沸水調理茶葉的韻,這樣的手法能夠將茶葉鮮、味、韻三方麵全麵提升,卻需要茶藝師不僅對茶葉,還要對水質,茶候有更加精深的理解,從技術層麵上,就已經遠超尋常茶藝。

    黃曉山當麵看過林間施展手法,再經過一段時間與廣法大師研究,也算小有所得,能夠將瓏意茶經裏的手法施展示範出來,隻可惜他對茶道的理解不夠,最終成品不盡人意。

    品嚐著黃曉山泡好的茶水,如今瓏意茶尚未種植,用的是相近的紅茶品種。

    “莫非這茶葉還需要特定的?”茶圈裏的老大哥咂舌幾遍,感覺味道沒有茶經上說得玄乎,眼裏有些疑惑。

    黃曉山賠笑著說道“是我學藝不精,獻醜了,此前林間小友在我師兄家中,用自來水泡的都比我這還好。”

    “林間?寫下《瓏意茶經》的林間?”老人摸著胡子,拿起桌上的瓏意茶經,臉上有些怒色,“他一個黃口小兒,怎麽能夠寫出這種水平的茶經?”

    “據說是有高人相傳。”黃曉山不是沒有去鵲仙村裏找過,但找來找去就是看不到一戶人家懂得茶藝的,五百多戶不是小數目,要他一個人仔細查找,找到猴年馬月?

    還不如直接當是林間寫的,如果背後的高人有意見,自然會跳出來反對,免了他辛苦尋找。

    “胡鬧!既然是他人相傳,他怎麽敢冠自己的名!”席間還有人不服氣,幾乎要拍桌子。

    “連這點事情都不能靜心商談,諸位也不用說自己是茶圈的人了,容人雅量,容不下他一個小孩子冒名著書?”老人放下書本,“當前最重要的,是驗證茶經裏的內容,據茶經描述的水質土壤,似乎隻有雲山鎮那片地方合適,要想驗證是否屬實,就必須要有人一兩年內長期停留鵲仙村,待茶經內容驗證屬實了,再來討論林間是否有資格當茶經的作者,這兩年之中,留守鵲仙村的人還要考核林間行為,對他做出評價,如果他的確是實至名歸,這個圈子裏多一個十五六歲的天才少年,也是美事一樁,莫非你們還想著靠咱們這些老家夥撐下去?都要看後來人,林間也有可能是後來人之一,何必為了他動怒?”

    “梅老說得是。”

    老人在茶圈裏的威望很大,在場的人出於身份年齡,都應該保持應有的尊重,而且他說得也在理,有一兩年的時間,林間到底是欺世盜名,還是延續茶道的天才,都能試探出來。

    “咱們應該安排誰去?”既然敲定了方向,執行人選就有講究了。

    太重要的人去不行,他們的動靜能夠影響到圈子裏的風向,會打草驚蛇,太過邊緣的人去也有問題,邊緣表示技藝還沒到家,去了說不定連林間的水平都不如,怎麽看得出他的高低?

    黃曉山自告奮勇“我去,正好有一組新農村的題材繪畫工作,鵲仙村是個好對象,隻不過這開銷方麵…”他去過幾次鵲仙村,本來是想挖出林間背後的大師,幾次都沒有進展,反而在其他方麵有很大的發現,比如一些傳統習俗,他都不了解,在鵲仙村卻依然保存。

    這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部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被年輕人遺忘,趁著還在的時候畫下來,也不至於失傳。

    “你這目的都不單純,畫起畫來忘了正事,采風就該幹采風的事,別一心二用了。”梅老輕輕揮手示意黃曉山歇著,在場諸位輕輕笑起來,就黃曉山的水平,去試探能寫出瓏意茶經的少年底細?

    再說黃曉山本人跟林間有交情,說不定到時候會綁著說話,是在場最不合適的人選之一。

    “我讓我那個做茶葉生意的兒子去了,紅葉莊現在雖說辦了起來,但在茶葉方麵並不專業,生意人的眼光,相信大家信得過,瓏意茶如果名副其實,也是咱們茶圈裏的幸事,具體的方法嘛…我那不成器的小家夥,會在紅葉莊附近開茶莊,與瓏意茶對接,如果能拿下來跟瓏意茶的合作,對咱們的調查也有好處,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是,關於曦光中學開設的茶藝課,據說從今年開始,傳授的就是瓏意茶經,以各位身份,想要混一個名額進去,恐怕不太容易,我家那孫女年紀相當,跟著她爸去一趟,還能以學生身份報名參加茶藝課,雙管齊下,到時候瓏意茶經是否有研究價值,一目了然。”

    在場都是茶圈裏的人,但是做茶葉生意的,還是梅老做起來的雪梅香獨一份,長海市地理位置局限,注定沒有多少地方合適種茶,茶道發展很受限製。

    拿下跟瓏意茶的合作,在場的都有想法,但是現在瓏意茶還沒有麵世,根本就看不出潛力,能夠像梅老這樣直接派兒子去談合作,還要在那邊打下基業的舉動…沒有多少人能有這種決斷。

    這般堅決的背後意思,已經十分明顯,梅老個人絕對已經相信了瓏意茶的來曆,並且極為看好。

    “你讓晴雪去曦光中學?”黃曉山不做茶葉生意,對前半部分消息不太關注,卻注意到梅老讓孫女去茶藝課探聽虛實。

    其他人或者沒有印象,但是黃曉山知道,當初那場辯論賽,梅老的孫女在市一中主力隊伍裏,本來極有可能帶領市一中拿下冠軍,結果遇上曦光中學隊伍,在晉級賽第一場就被刷了下來!

    可以說兩人之間有仇,少年人嘛,哪個不心高氣傲,林間那算是特例,按照黃曉山對梅晴雪的印象,這女娃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去找林間麻煩。

    找麻煩不要緊,要緊的是誰也不知道這種麻煩會變成什麽樣。

    如果梅晴雪繼續待在市一中,高中時候林間的目標是明湖中學,兩者來往不會很多,隨著時間流逝,糾葛自然慢慢變淡,說不定以後還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問題是梅老居然將自己孫女送去曦光!

    這不是讓一對冤家見了麵嘛?

    梅晴雪找林間麻煩還有挽回餘地,林間不是記仇的人,據廣法大師的評價,林間心胸屬於比較寬的那種,廣法大師私底下還和他說過林間有佛緣,沒入佛門,卻已經生出佛性,如果以後看到林間擺脫俗事,他可以將這小家夥度入佛門。

    雖然黃曉山當時用林間叫廣法為和尚的事情來取笑,但既然大師都這麽說了,也能證明林間的心境不一般。

    怕就怕梅晴雪不是找麻煩,而是對林間起好奇心啊!

    萬一兩人關係變成了另一層含義上的“冤家”,梅老想打瓏意茶經主意,連孫女都賠了出去,豈不是虧本買賣?

    梅老沒料到自己此舉有“送孫女”的危險,反而一臉笑嗬嗬地說道“曉山不要小看晴雪,她的水平已經處於業餘和專業的門檻上,正好當標尺衡量林間的水平。”

    這不是標不標尺的問題,而是這把標尺有可能落在他們希望測試的人手中,到時候沒量出林間深淺,連尺子都賠了!

    當著眾人的麵,黃曉山不好說得太露骨,隻能不提出任何意見,讓這場座談會趕緊結束。

    奈何在場諸位都挺能磨時間,紛紛照著瓏意茶經的手法試驗,直到日落西山才散。

    黃曉山顧不得其他事,急忙幾步趕上梅老。

    “梅老留步。”老人走得慢,這間茶室又是他的私產,因此留在最後。

    黃曉山等到其他人都離開才開口。

    “你知道晴雪跟林間之間…有些瓜葛嗎?”他用試探的語氣詢問老人。

    老人嗬嗬一笑“怎能不知?當初辯論賽下來以後,天天在我耳邊念叨,我看正好!一個女孩,去學什麽辯論?那不是長舌婦嗎?就該給個教訓,讓她收心乖乖傳承茶藝,我孫子輩就她一個,她不學,誰學?”

    聽到梅晴雪還念叨過林間一段時間,黃曉山心裏直呼“糟糕”,少女心裏要是記著一個少年,多半要淪陷,有印象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要看得起,何況還記得這麽深刻的人?

    說不定什麽時候,這份怨恨就完全被欣賞給轉化成愛戀了!

    得提醒一下梅老才是,免得以後孫女胳膊往外拐,他還不知道什麽回事。

    《大夢仙覺》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

    喜歡大夢仙覺請大家收藏()大夢仙覺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