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林洛雪告白
字數:3447 加入書籤
“下午七點了!我們去哪裏吃飯”鍾白問三人,但是看她摟著路橋川的手臂也知道她問的隻是路橋川的意見,路橋川剛準備說話茶藝社的門前來了一個女生林洛雪,林洛雪笑著對希辰說到“看來你的社團經營的不錯呀,希辰社長!”
希辰收拾著剩餘的桌椅茶具“還行吧!你們結束了。”
林洛雪撩了撩耳旁的碎發“是呀!這不是七點了嗎?叫你去吃飯!”
希辰看了看其他三個人“走吧!我們一起去吃飯,我發現了一家特別好吃的川菜要不要去體驗一下。”
任逸帆一聽立馬跳了起來“果然是我的好兄弟,我忙了一下午正好餓了。”
鍾白和路橋川對視了一眼也跟著希辰往停車場走去,林洛雪看著親密的路橋川和鍾白小聲的問希辰“我今天早上就想問,他們突然變得這麽親密是不是在一起了?”
希辰點了點頭,而任逸帆跟在幾人後麵還是很開心的,昨天晚上自己還擔心希辰路橋川他們走了對象就不和他玩了,但是看現在這個情況除了自己沒有對象以外一切還是很美好的除了一件事希辰的路虎攬勝隻能坐四個人一個人的任逸帆隻能打車往飯店趕去。
等幾人在包廂裏入座希辰拿起菜刀剁椒魚頭,紅燒肉,糖醋排骨,宮爆蝦球,清炒時蔬,血鴨豆腐湯。
這頓飯幾人吃的很愉快,除了任逸帆他看著麵前的兩對互相給彼此夾菜秀恩愛,他心裏暗自想著等自己找到那個真愛一定也要在他們麵前秀一波恩愛。
為了慶祝路橋川和鍾白在一起幾人還開了幾箱啤酒,大家都喝的有點暈而兩個女生喝多了趴在桌子上,任希辰結賬的時候好像還看到了躲在桌子下的肖海洋和餘浩。
希辰有點苦惱一起同過窗前期的關係網太複雜,除了餘浩好像都奉行一個選擇兔子就吃窩邊草,愛情就在身邊找,不過也是全班二十四個人隻有四個女生而且長的都有各自的有點,狼多肉少這也是逼不得已。
希辰走過去“你們也來這吃飯啦!”
餘浩和肖海洋有點尷尬“是呀!好巧呀!”
希辰拿出車鑰匙“肖海洋幫個忙,我們喝了點酒車開不回去了,麻煩你和餘浩吃完飯幫我把車開回去。”
肖海洋接過鑰匙點了點頭“好!”希辰轉身“那我們先走了。”
回到學校把喝醉的任逸帆送回宿舍,然後路橋川和希辰一人背著一個女生往女生宿舍走去,林洛雪爬在希辰的背上小聲說到“我有些話想和你單獨說!”
任希辰停下腳步“路先生,你先去送鍾白,林洛雪有點不舒服我先讓她在這裏緩一緩。”
等路橋川走了之後林洛雪讓希辰把自己放下“任希辰,你是這個學校最理解我的人,你知道的我喜歡畢十三喜歡了這麽久,而其他人覺得我就是一個交際花,可是你為什麽還是願意陪在我的身邊。”
希辰被林洛雪突然的問題問住了“你這麽一問,我突然不知道怎麽回答,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麽。”
林洛雪有點失望但是還是鑽著拳頭“這幾天我才發現,我心中畢十三的影子已經越來越模糊了,但是心裏又多出了一個新的人,這個人就是你,你願意當我男朋友嗎?以後結婚的那種。”
希辰愣了愣然後抱住了麵前的林洛雪“告白這種事情怎麽能有女生來呢,應該是男生的工作。”
希辰懷裏的林洛雪“我不管,我已經膽小過一次了,我不想再膽小第二次,怎麽樣答不答應!”
希辰看著林洛雪“我答應!”說完兩人的雙唇就碰到了一起,過了一會希辰牽著林洛雪兩個人看著對方都笑了,就在兩人馬上就到女生宿舍樓下的時候,希辰看見他們的前麵路橋川和鍾白也親在了一起。
希辰對著旁邊的林洛雪“我還以為我們就夠久的了,他們比我們還要久。”
林洛雪用手指捏住了希辰腰間的肉“你能不能好好說話,我感覺你在開車!”
希辰假裝咳嗽,然後依依不舍的把兩個女生送走,希辰無奈的說到“這兩個女生真的是最好的演員。”
路橋川有點沒聽懂希辰的話,希辰笑著解釋到“她們兩個回來的路上一個看起來比一個醉,現在回宿舍倒是酒醒了。”
路橋川看著希辰“看你們剛才的樣子,在一起了?”
希辰點了點頭“現在就我哥那個家夥沒有女朋友了,真不讓人省心。”
路橋川“對呀!這個家夥真的不讓人省心,他要是認真的找一個女朋友也挺好的,但是這家夥就是玩。”
希辰的腦海中閃過了一個女生的身影微微一笑“我相信我哥會的,當那個人真的出現的時候我一定會幫助我哥抓住他的真愛。”
第二天葉吉平今天專門拿出了以前攝影班拍的照片,希辰看著這幾張情侶照眼裏都是小星星,這可能就是戀愛的人的專屬視角世界的一切都是那麽美好都是粉紅色的。
葉吉平看著所有人“全班現在隻有鍾白路橋川畢十三鍾白任希辰幾人在外麵拍照,而其他人都是在學校的犄角旮旯裏拍,我命令你們下周的作業不能是在學校周圍三公裏以內拍攝,都給我走出校園。”
餘浩“老師他們是有人陪,我們又沒人陪我們去拍。”
葉吉平聽到這裏也八卦了起來“怎麽了!他們中有班對呀!”
餘浩“那是鍾白和路橋川,任希辰和林洛雪。”這一說全班頓時起哄了起來。
鍾白和林洛雪都羞澀的靠著身邊人的肩膀,眾人都投來羨慕的目光,鍾白一個做事風風火火的女生誰能想到她有這麽一麵,還有林洛雪平時雖然能看到她身邊有男生但是這麽親密的動作還是第一次出現。
葉吉平點了點頭“倒是看起來俊男靚女,可以你們四個就組織大家找個地方拍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