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行走的百科全書

字數:6020   加入書籤

A+A-


    “師父,王老師來了!”

    唐雲風一進休息室,直接就是這一句。

    郭德剛聽聞,當即站起來往外走,順手還整理了一下衣領。

    唐雲風和於慊緊跟其後。

    轉眼,三人從前門出來。

    同時,看到遠處路邊的麵包車後,還停著一輛黑色轎車,顯然是一起來的。

    而在車前,則站著六七個人,男女老少都有。

    他們正一邊觀察著德芸社門口的情況,還不時相互討論著。

    為首之人,是一位五十歲左右,戴著眼鏡,滿臉書卷氣的男人。

    唐雲風一瞅,便知道他就是王路湘。

    真人比起網上查到的照片,看起來更有氣質。

    這可是位傳奇人物。

    中文係本科畢業後,又進入燕京大學學美術,並拿了哲學碩士學位,最後當了華清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博導。

    博學多才,著名的文化人。

    可第一次讓他聞名全國的,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他拍了某部關於人性探討的電視片。

    一發布,便引起了全社會的激烈探討,因為他的觀點太偏激,太見人心。

    最後,連帶他自己也因此被關押了九個月。

    而且直到十幾年後,在網絡發達如斯的環境下,他拍的這部電視片,在全網搜索條數隻有五條。

    連這五條,都隻是片名被提及了一下,看不到任何具體的內容。

    當然,這些都屬於他自己的信息。

    今天,王路湘之所以被郭德剛和唐雲風重視,是因為他身上的另一重身份。

    鳳鳳衛視的高級策劃人、節目主持人。

    這家電視台的檔次算是非常高的。

    它麵向的觀眾,是全球的炎黃子孫,不論國內,還是海外。

    而且以它目前的影響力,應該得算作這類電視台中的佼佼者。

    如果說燕京電視台,幫助郭德剛在四九城成名,讓德芸社的觀眾從少到多,撐起了劇場不死,一幫子人有飯吃。

    那鳳鳳電視台,則可以幫助他聞名全國,甚至是揚名海內外,實現真正的騰飛!

    一向以宣傳華夏傳統文化著稱的王路湘,正是為此而來。

    他在策劃一檔全新的電視節目文化大觀園。

    同時定的第一期采訪對象,便是郭德剛和他的傳統相聲。

    相聲藝人,得吆喝,郭德剛太清楚其中的分量。

    這位是真正的貴客。

    他人還未到跟前,便早早地伸出了自己的雙手。

    緊走幾步,熱情的握住王路湘的手:“王老師,您好,您一路辛苦了!”

    王路湘好似一位儒雅的長者,並沒有擺半點架子。

    滿臉溫和的笑道:“以我的了解,現在是你們最賺錢的時候,我們來肯定會耽誤生意吧?”

    郭德剛趕緊搖頭:“您說得哪裏話,您能來,便是在捧我,我謝謝您還來不及呢!”

    “哈哈,工作需要,我也得先謝謝你!”

    跟王路湘打完招呼,郭德剛連其他工作人員也沒有落下。

    對每個人都半躬身握手,稱一句“老師”,道一聲“辛苦”。

    在接人待物的禮節上,郭德剛還沒被人挑過刺!

    這番言行舉止,也讓旁邊的王路湘看得眼睛發亮。

    他從不用電腦,所有的知識全裝在自己的腦子裏,被人戲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

    各行各業均有涉獵,同時行行色色地人,也都打過交道。

    郭德剛給他的第一印象,很老道,而且很老派。

    這是他喜歡的,也是他的節目所需要的。

    采訪還沒有開始,他的心裏便直接有了大概判斷:這一趟會大有所獲。

    轉眼。

    郭德剛和於慊帶著王路湘,開始參觀整個劇場。

    而唐雲風則上了麵包車,引路停車,同時讓一幫師弟們來幫忙搬運拍攝器材。

    人家果然是專業團隊,人不多,但各有各的本事。

    唐雲風介紹完劇場的運作流程,他們便開始各自做著準備。

    攝像師找機位架攝像機,錄音師在舞台和劇場裏安裝錄音器,拍照的已經開始在場子裏取景,采訪記者則在調整采訪稿。

    等唐雲風招呼完這些人,又蹬蹬蹬地跑上了二樓。

    二樓的一間大包廂裏,欒芸平正在歸置桌椅。

    同時旁邊的攝影和錄音,也在安裝設備。

    “芸平,弄好了嗎?”

    “可以了,師哥,您放心。”

    其實也簡單,把其他東西撤掉,隻留下一張四方木桌和四把圈椅。

    劇場本來的風格就很傳統國風,作為背景板正好適合。

    這邊茶水一準備好,郭德剛和於慊便引著王路湘上來了。

    “師父,都弄好了!”

    郭德剛點點頭,請王路湘入座。

    隔著四方桌,兩人相對而坐。

    旁邊的攝像和錄音也已經準備就緒,一個手勢。

    節目錄製正式開始。

    唐雲風站在旁邊,隨時照應。

    而於慊則帶著欒芸平悄悄地下了樓。

    班主沒空,他們得去照應好下午的演出。

    這個同樣很重要!

    誰知道哪個鏡頭會被播出去?

    這不光是郭德剛長臉的機會,更是整個班子的機會,可不能出了岔子。

    現在還是上午,觀眾還沒進場,連樓下的自己人,都控製著手腳的動靜。

    整個包廂裏,聽不到別的雜音,隻有兩位主角在侃侃而談。

    王路湘不愧是被人稱作“華夏文化的唯一喉舌”,也應該做足了功課來的。

    每個問題,都提得非常精準,有見地。

    而且郭德剛說的話,他基本都能第一時間理解。

    乍一聽,聽不出來他是外行人。

    郭德剛人聰明,對傳統相聲的感情也真的很深。

    有空沒空,成天都在琢磨這門手藝,一琢磨就是幾十年。

    心裏這想法、看法,日積月累下來,你讓他說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可前麵那麽多年,有誰願意聽他聊這些?

    被壓抑的太狠,爆發起來也就越激烈。

    自從11月,他有機會接觸到媒體時,便總是忍不住見縫插針的帶私貨。

    話到嘴邊,不吐不快。

    可今天,他舒服了。

    根本不需要見縫插針,王路湘就是奔著他心裏的這份獨特的見解來的。

    幾句話一勾搭,郭德剛直接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

    整個場麵,根本不像在做采訪,反而像是兩個老朋友,正在路邊攤上喝著啤酒,擼串侃大山。

    越聊越來勁。

    說到興起處,郭德剛連人都開始歪了,背靠在椅子上。

    有時瞅向王路湘的眼神,都俏皮的低頭抬眼。

    唐雲風知道,師父心裏此刻是真的很開心,像個得到了糖果的小孩兒。

    但這不行呀!

    這是全球華人都能看到的節目,總得有點大師的範兒吧?

    唐雲風不敢出聲,隻在一旁打手勢提醒。

    郭德剛很醒水,看到提示,轉眼不動聲色的又坐直了身子。

    采訪在繼續,話題也越聊越深入。

    鏡頭前的王路湘,表麵始終保持著職業性的微笑。

    但沒人知道,他心裏對郭德剛的震驚程度,卻在直線上升。

    郭德剛很老嗎?

    並沒有,今年也就30歲。

    可他的談吐、見識,竟然完全不比很多老藝術家低。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這是節目策劃人最願意做的事情。

    所以,他心裏除了震驚之外,還有滿意。

    很滿意。

    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