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仙俠水滸傳 第六章:甲子前魔君走脫

字數:6091   加入書籤

A+A-




                      公孫勝最後的這一句話,讓晁蓋的心湖掀起一陣波瀾,久久難以平複下來。

    什麽殺劫?

    晁蓋自忖雖然喜歡結交豪傑,但是對於每個來到自家的莊子上,拜訪自己的江湖好漢們,也全都經過了嚴格的刷選。

    一些犯賤作惡,罪大惡極的江洋大盜,奸詐歹徒們,自己都會婉言相拒,既沒有讓那些名聲不好的惡徒敗壞自己的名聲,同時亦沒有和他們徹底撕破臉皮。

    總的來說,不管是黑道,還是白道,任何一個方麵的關係,晁蓋都做的足夠麵麵俱到。

    所以對於公孫勝這個說辭,他覺得對方是故意在言語中誇大危害,分明是想要攪亂自己

    心智。

    然後為他接下來,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做鋪墊,好取得一鳴驚人的效果。

    晁蓋心思一動,裝作渾不在意的模樣反問道,“卻不知道,一清道長此話怎解?”

    公孫勝神念平靜如湖,清晰無比地反映出晁蓋心頭的種種疑惑,然而他卻絲毫不以為然。

    而是娓娓動聽的說出一樁,在道門中流傳了許久的公案。

    故事要從宋仁宗時期開始說起。

    卻說這位天子乃是天界赤腳大仙下凡,同時一並還有有文曲星,武曲星降世,輔助統治。

    真宗皇帝駕崩之後,仁宗天子登基為帝,因為其賢明至聖,所以就有天下太平的景象。

    仁宗皇帝自天聖元年癸亥登基,到天聖九年,這九年期間各地五穀豐登,萬民樂業,路不拾遺,戶不夜閉——是謂之一登。

    明道元年至皇佑三年,這九年亦是豐富,所謂之二登。

    再自皇佑四年到嘉佑二年,這九年,田禾大熟,稱之謂三登。

    一連三九二十七年,所有百姓都安居樂業,號為三登之世;誰曾想剛剛受了些歡樂,眨眼卻樂極生悲?

    嘉佑三年上春間,天下瘟疫盛行,從江南直至兩京,無一處人民不染此症。

    一時間天下各州各府紛紛向京師告急,就連東京城內外,都因為這一場瘟疫,導致了民心惶惶,損失巨大。

    感染瘟疫的軍民無數,雖然開封府包拯親將惠民和濟局方,自出生平俸資,合藥救治萬民。

    然而這場瘟疫來勢洶洶,那裏醫治得住?

    隨著瘟疫的規模越來越龐大,勢頭難以遏製,終於有人向仁宗皇帝提議,要求天子能夠虔心祈禱,同時舉辦一場羅天大醮,奏聞天帝,以期能夠禳保民間瘟疫。

    天子準奏後,派遣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

    這太尉洪信自恃身份,到了江西龍虎山後,見龍虎山的道人們雖然都下山迎接詔書,唯獨隻有張天師避而不見。

    心裏已經是老大不痛快,但念及曆代的張天師各有神跡,不得不按捺情緒,向眾道人宣讀詔書後,要求道人們請出天師,隨同他一道返回東京城救濟天下萬民。

    然而龍虎山的主持真人卻告訴洪太尉,張天師道行非常法力高深,能駕霧興雲,所以連龍虎山的道人都不知道天師的蹤跡。

    但是張天師性情淡薄,喜歡清淨,因此在山頂處搭建了一處小小的庵堂,孤身一人獨住。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的話,那麽就需要洪太尉親自上山,誠心邀請張天師下山才行。

    洪信雖然愚鈍,但也知道行百裏者半於九十,功虧一簣的故事,隻得答應了主持真人的要求。

    他知道天子和朝廷百官們,對於這場席卷天下的瘟疫的焦急,如果自己無法請張天師到東京城,支持祈禳羅天大醮的話,說不定眾人都會把怒火發泄到自己身上。

    為了自身的前程和身價性命著想,洪太尉老老實實地脫下了官袍,換上一身新鮮布衣,腳下則穿上麻鞋草履。

    身後背著黃羅包袱中的詔書,手裏提著銀手爐,銀手爐中降降地燒著禦香,口誦天尊寶號,上山邀請張天師赴京。

    一路上山,結果半路上被隻吊睛白額錦毛大蟲猛虎驚出身身冷汗,被條雪花大蟒蛇嚇破了膽。

    沒有見到什麽德高望重的張天師,反而被一個小牧童直接打發,說什麽天師已經知道他的來意,乘鶴駕雲去了東京城汴梁,主持那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

    洪太尉沒辦法,隻得罵罵咧咧奔下山,呆了一個晚上後,在龍虎山道眾的陪同之下,觀看龍虎山上各處的景致。

    三清殿,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太乙殿,三官殿,驅邪殿等諸多宮殿一一全部悉數看遍,無論主賓,皆都歡欣喜悅,並沒有出現什麽紕漏。

    哪知到了最後一處“伏魔殿”的時候,這洪太尉卻發起臆來,非要見識一番,被龍虎山曆代祖師封鎖在“伏魔殿”中,那些凶惡魔王們的稀奇古怪模樣。

    隨同的道眾們攔了幾下,被洪太尉以上奏天子的名義恐嚇,便不敢再繼續阻攔。

    隻得召集人手,解開了封皮,砸開了大鎖,然後一擁而入全部進了“伏魔殿”中。

    到了“伏魔殿”裏頭後,又看到一個高約五六尺的石碑,下麵石龜趺坐,大半陷在泥裏。

    再仔細看那碑碣上,前麵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在場的眾人誰也不識。

    等眾人轉過那石碑後麵,卻隻有四個真字大書,明晃晃地鑿著“遇洪而開”。

    洪太尉心中大喜,暗忖此寶物和本官有緣,難怪這些牛鼻子老道們想要處處阻撓本官。

    一聲令下,聚集眾人,先把石碑放倒,然後齊力挖掘石龜,再向下挖了三四尺深厚,看到一塊方圓丈許的大青石板。

    到了這裏的時候,龍虎山的真人知道不妥,苦苦相勸,沒奈何洪太尉一心挖寶,指揮眾人將大青石板抬起。

    “伏魔殿”中刹那間冒出滾滾黑氣衝天,五指難見,就連火把都被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吹滅。

    伴隨滾滾黑氣而來,還有一聲聲驚心動魄的雷霆聲響,雷聲過後,黑氣直衝天際,化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麵八方而去。

    見到這副末日般的異象後,洪太尉暗自心驚,終於知道自己闖了彌天大禍。

    隨後胡亂聽龍虎山的主持真人提了一嘴,什麽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共一百零八魔君的故事,嚇得連龍虎山都不敢繼續多呆,急急忙忙返回了東京汴梁。

    回到京城,才知道張天師在東京禁院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災病。

    如今已是瘟疫盡消,軍民安泰。

    張天師主持羅天大醮,彌消瘟疫後,便向天子辭朝,乘鶴駕雲,自回龍虎山去了。

    不說洪太尉向天子和所有人,蓄意隱瞞下了因自己的胡鬧,而導致一百零八魔君走脫的事情。

    張天師回到龍虎山之後,聽主持真人說起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逃脫的消息。

    他道行高深,雖然有些不以為然,還是向天下各處道教門派,傳送了詳情,讓諸門派對此事多加注意。

    然而將近一個甲子時間過去,天下間亦沒有聽說過,有什麽魔君鬧事的事情。

    就連公孫勝這樣的道門真傳弟子,也隻是在被師父趕下山之前,才聽說了此事。

    一甲子時間過去,當年經曆過洪太尉放走魔君事件的當事人,早就已經全部離世。

    再加上洪太尉擔心,因為此事而招致天子的懲罰,所以蓄意隱瞞了此事,事情的真相便漸漸被淹沒。

    隨著時間的推移,道門中老一輩前輩的退隱,新一代的道門真傳都沒有幾個人知曉。

    當年曾經發生有過如此驚險的事件。

    和普通道門弟子不同,公孫勝因為師尊羅真人的吩咐,知道這件事和他有莫大的關係,所以才會緊緊放在心裏。

    聽完公孫勝的講述,晁蓋久久無法言語。

    他怔怔的望著公孫勝,露出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手指自己的鼻子反問道,“一清道長,你自己心裏覺得,晁某是否會相信,你這個荒誕不經的故事?”

    晁蓋的質疑,並沒有讓引起公孫勝的絲毫動怒,反而淡淡道,“信與不信,全在天王哥哥自己一念之間。”

    見公孫勝的神色如此平淡,晁蓋暗自思量,終饒有興致道,“如果一清道長的故事是真的?”

    “那麽能否請道長告訴晁某,晁某是這一百零八魔君中,哪一位魔君的轉世?”

    公孫勝一愣。

    他也是聽師尊羅真人說起過一嘴,然後四處打聽後,才總結出來,當年洪太尉放走“一百零八魔君”的真相。

    但是更多的具體內容,比如說,這一百零八魔君,具體的名號究竟有那些,也和其他人同樣一頭霧水。

    更不要說什麽,某一位魔君的真實轉世身份?

    否則這大半年的時間裏,也就無需在山東境內轉來轉去,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直到聽人說起晁蓋的事情,這才靈機一動,循著冥冥中的指引,前來晁蓋的莊子。

    然後發現了最關鍵的一處線索。

    晁蓋望著苦苦思索的公孫勝,忍不住暗自鬆了一口氣。

    總算還好,這一清道人,並沒有開口就讓自己起兵造反,推翻趙家的統治。

    雖然他所說的,發生在一甲子前,洪太尉放走魔君的故事,既驚險刺激,同樣十分生動具體。

    但那和我晁蓋有什麽關係?

    我好好地做我的東溪村保正,晁家莊莊主便可……

    和尚道士們的神神叨叨,怪力亂神的事情,我一介凡人,肯定是惹不起的。

    但是我躲還躲不起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