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張蘭的指導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通知是《主持人大賽》節目組的飛信群發的。
因為在今天,《主持人大賽》第二階段的最後一期錄完了,晉級第三階段的選手名單也已確立了下來。
經過三期的比拚,文藝類和新聞類各剩下了九名選手。
而第三階段的比賽,規則再次發生改變。
從全國六十強脫穎而出的這十八位選手,將根據類型的不同分成兩期,每期九個同類型的選手將再次同台競技,決出晉級的六個名額。
比賽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是抽簽,然後由評審出題,而是選手自主選題。
但是可別以為自主選題就簡單了。
對於選手們來說,難度反而再次上升!
因為這一階段的比賽,所有選手都必須“走”出演播廳,深入基層,做實地探訪,積累素材。
探訪結束後,選手們再根據素材來寫稿,然後在舞台上,將自己的探訪的素材與心得現場講述出來。
看上去,這完全是記者的活。而實際上,這確實是記者的活。
看到比賽規則後,一臉懵的選手不在少數,因為他們大都是根正苗紅的主持人,不知該從何下手。
不少人也在群裏哀嚎,“這次完了”,“要被淘汰啦”,“心裏沒底”之類的話。
南江衛視。
任銘看到消息後,卻是微微一笑,這活自己熟啊!
和這些沒做過記者的選手相比,這次可是自己的強項啊,這不是穩了嘛!
他的笑容更濃了。
但慢慢的,他笑不出來了。
雖然自己有過記者的經曆,但那隻是剛入職那會,自從當上《午間新聞》的主持人後,自己已經好久沒去采訪過了,都有些生疏了。
他的眉頭慢慢皺了起來,除此之外,隨之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選題。
在這之前,自己的每次采訪,選題都是從“派工啦”上麵直接分配的,從來沒有自主選過題。
而對接下來的比賽來說,選題無疑是重中之重。
因為選題決定了自己采訪的方向,以及在台上講述的內容。
自己作為新聞類選手,選題一定不能像之前的“炸屎boy”那樣無厘頭;也不能像為大學生討薪那樣,沒有值得往下深挖的新聞價值。
自己的探訪素材,要在保證嚴肅的情況下,還要兼顧新聞價值,這有點難啊。
一時間,他這個“老記者”,同其他“萌新”一樣,也在第一步就被難到了。
沒有思路怎麽辦?
那就尋找思路唄!
他打開電腦,開始瀏覽起各種社會新聞,紀錄片,以及各種英雄事跡來。
兩個小時後。
任銘丟掉鼠標,按揉了一下酸脹的眼睛,同時心裏也有些煩躁。
翻了這麽久的電腦,他還是沒確定自己的選題。
剛開始,他看到一條新聞後,還會思考它之後蘊含的新聞價值。可到了後麵,他隻是在機械性的翻看網頁,腦內也停止了思考。
因為他覺得可報道的太多了,看到那些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跡,他想報道;看到那些平常人所散發的人性光輝,他也想報道。但這些想法,又都不是那麽強烈。
他有些迷茫了。
頹廢了一會,他強打起精神。
不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再頹廢下去,人家都采訪完了,自己還沒開始呢。
他突然想起一位大佬來,如果是她的話,一定能幫到自己吧。
說幹就幹,他拿起手機,開始給那位大佬發飛信。
任銘“蘭姐,江湖救急!第三輪的選題,希望您指點我一下。”
是的,他選擇求助的人,正是張蘭。
和他這個萌新記者不同,這位大佬可是專業的央視駐外記者,連《主持人大賽》評審席坐的都是她同事,向她求助,絕對是個非常棒的選擇。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兩人也混熟了,這個忙她一定會幫的。
然而,消息發出去後,卻直接石沉大海。
張蘭並沒有回複他,左上角也沒有出現“對方正在輸入”,不過他卻並不著急,大家都挺忙的,不能及時回消息再正常不過了。
果然,等了快一個小時後,張蘭回了。
張蘭“抱歉,剛剛在忙,沒看到消息。你發的什麽意思?什麽第三輪選題?”
任銘“不用說抱歉,在上班時間打擾您也是我的不對。蘭姐沒看選手群嗎?群裏發通知了。”
張蘭“還沒來得及看,我先去看一下。”
任銘“好的。”
又過了兩三分鍾,張蘭再次回道“對於選題,指點你談不上,跟你分享一下我這些年做記者的心得吧。”
任銘“感謝蘭姐,洗耳恭聽。”
看到她毫不猶豫的答應幫忙,任銘心裏暗道蘭姐仗義!
在《主持人大賽》的舞台上,兩人還是競爭關係,她能這麽爽快的同意幫自己這個對手的忙,這份氣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不愧是央視駐外記者,蘭姐大氣!
張蘭“個人淺見,對於一名新聞工作者來說,什麽是值得報道的新聞?無非就是平凡中的偉大,以及偉大中的平凡。”
任銘“哦?蘭姐您詳細說說。”
他好像抓住了什麽,但又什麽都沒抓住。
張蘭“對於如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來說,做出一件偉大的事情,例如舍己為人、舍生取義,或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等等,這些就是值得報道的,我們要抓住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而對於那些偉大的人來說,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們,不能被他們身上的光環蒙蔽,要發覺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麵,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出發。換言之,不能把他們當神,而是要認識到,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活生生,有喜怒哀樂,會生老病死的人。”
“這樣報道出來的新聞,才不會太過空泛,浮於表麵。”
看完張蘭的回答,任銘受益良多。
他知道自己該怎麽選題了。
任銘“感謝蘭姐的無私分享,對於選題,我有眉目了。”
張蘭“不客氣。接下來的比賽加油!”
任銘“我會的!”
結束了和張蘭的聊天,他剛剛看到的一條紀錄片浮現在他腦海。
那是個一年至少有六個月,被雪覆蓋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