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請任銘和手語老師做客訪談節目?
字數:4755 加入書籤
晚上九點。
某高檔小區內。
郭群坐在客廳沙發上,對正在看電視的妻子道“聲音小點,我打個電話。”
“打電話你不能去別的地方打嗎?”妻子嘟囔了一句,但還是拿起遙控器,減小了電視的音量。
嘟兩聲過後,電話被接通。
“……”
郭群笑道“是我啊,小張。”
“……”
“我找你沒啥大事,就是想問問,今天《聚焦》的收視率是多少?”
妻子的注意力本來是放在電視上的,但餘光突然注意到,郭群臉上那忐忑又期待的表情。
她瞬間轉移了注意力,豎起耳朵,想要偷聽一下電視的內容。
這麽多年了,她很少見到丈夫這樣的表情。
“還是這麽高嗎?嗯,嗯。”郭群臉上露出一個苦笑,道“好,我知道了,謝謝你。”
“嘟。”
電話被掛斷。
“老郭,怎麽了你這是?”妻子關心的問道。
郭群把手機往茶幾上一丟,道“還能怎麽,被台裏的小孩子打擊到了。”
不等她繼續追問,他便主動解釋道“兩個多月前,我們播音部進了個新人,今天,是他第二次上《聚焦》,收視率2157,同期碾壓式第一。”
妻子“?”
她滿臉驚訝道“你開玩笑吧?”
雖然郭群平時在家不喜歡談論工作,但她身為家屬,也多多少少知道點。
《聚焦》是他主持的節目,收視率一般保持在零點八到一點零之間。
一個才來兩個月的新人,而且能讓丈夫說出“小孩子”,也證明對方年紀不會很大。
就是這樣一個人,能讓節目收視率直接翻番?
可看他表情,又不像是在逗自己玩。
突然,她想起一個人來,“你說的那個小孩子,是不是任銘?”
“你也知道他?”這回換郭群驚訝了。
妻子道“我老是在手機上看到他,也知道他是你的同事,就猜了一下,還真是他啊?”
郭群點頭,“就是他。這孩子是以《主持人大賽》新聞類冠軍身份進來的,本身人氣很高。”
“第一次主持《聚焦》的時候,收視率就破了2,我本以為是曇花一現,誰知道人家是常青藤,唉,我是真的老咯。”
郭群的想法,也是很多業內人的想法。
通常情況下,僅憑人氣收割來的收視率,都是空中樓閣,內容質量不行,後續往往是收視率暴跌的結果。
在通過問詢後,大家都知道了,今天的《聚焦》收視率2157,隻比他第一次低了零點零幾個百分點,屬於正常波動。
不,這比一般節目的波動小得多,屬於穩如老狗那種的。
這麽穩定的高收視率,是讓大家都沒想到的。
……
任銘家中。
他很開心的接到了黎晗打來的電話。
任銘“喂,黎姐姐。”
黎晗“恭喜你啊小銘,這次又破2了。”
任銘“這還用恭喜?對我來說,收視率破2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黎晗“切。”
任銘“你說話聲音怎麽那麽怪?”
黎晗“敷麵膜呢。”
任銘道“黎姐姐,我覺得吧,要不咱還是別敷了,給咱製作組的女同事們留點麵子,好歹當初她們也都那麽照顧我,還給我小零食。你再這麽好看下去,她們該傷心的要鬧辭職啦。”
黎晗“好啊,你心疼她們!哼,就敷就敷,就讓她們傷心,哼!”
她重重的哼了一聲,以顯示自己在生氣。
然而,她心裏卻恨不得立刻飛到他身邊,讓他親親自己,抱抱自己。
和他分別十幾天了,她的任銘能量早已經不足,迫切的需要他的親親抱抱,來補充任銘能量。
聽到她的撒嬌聲,任銘心都化了,臉上的笑都止不住了,“對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什麽。”她語氣冷硬的蹦出兩個字,讓他知道,自己還在生氣。
哄不好的那種。
任銘“我們楊主任跟我說,如果下次直播,還能保持2,就批我三天假。”
“真噠?”
客廳裏,黎晗眼睛猛地睜大,也顧不得再裝生氣了,“那你來南江,我……想你了。”
說到後來,她的聲音幾乎微不可聞。
剛剛還在人家的生氣,現在又說想人家,這份轉變讓她自己都不好意思。
要是接下來他敢取笑自己的話,那就……扣他很多個一百塊!
任銘臉上帶著甜蜜的笑,“你覺得下期我能破2啊?”
見他沒有取笑自己,黎晗暗暗鬆了口氣,道“這不是你自己說的嗎?2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任銘“就衝你這句話,黎姐姐,我們四天後的晚上見。”
……
央視辦公大樓。
一間燈火通明的會議室內,一個禿頭中年男人看著底下人不高興的臉,歎口氣道“我也不想這個時候把大家叫來,但是,我們這次會議真的已經到了不得不開的地步了。”
他指著投影儀上的曲線,道“你們也看到了,我們的節目收視率已經跌的沒眼看了,我知道,訪談節目不好做,但新聞好做嗎?”
“為什麽人家《聚焦》收視率都破2了,我們還是0打頭的,你們就不感到羞愧嗎?……”
一通訓斥後,他坐下道“行了,我也不多說什麽了,你們都想想辦法,怎麽拯救我們的收視率。”
有人嘀咕道“《聚焦》還不是有了個任銘。”
“你說什麽?”光頭的年齡雖然不算小了,但耳朵依然很尖。
他指著剛才出聲的人,道“既然你有想法,那站起來說說,讓大家都聽聽。”
被點名了,那人不得不站起來,道“我覺得,我們作為一檔訪談節目,那嘉賓就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嘉賓,是肯定能讓收視率往上漲的。”
“《聚焦》火了,是因為主持人是任銘,那我們直接把他請來做客,我相信收視率一定會漲的。”
他這一說,好像打開了眾人的思路。
“對啊,他就是我們的同事,永遠一線的名氣,卻不會像那些大牌明星一樣難請,是個絕佳的選擇。”
“順便可以把《聚焦》的手語老師也請來,讓她們和他直接在台上對話,節目效果一定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