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轉世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A+A-


    

    這片空無之地竟然會有一座大殿?

    東王公訝然,冥冥中,大殿似乎正在朝著他發出無聲的邀請,他的那道心神再次身不由己地朝大殿中飄了過去,穿過一片濃鬱的紫霧,徑直飄進了敞開著的殿門,進入了殿中。

    此殿從外間看起來,已經是極具雄偉,可進去之後才發現,裏麵的空間遠要比他想象中的要大,凝神看去竟是無邊無際,隻能看到一座高高的法台矗立在殿中。

    他朝著法台上望去,朦朦朧朧看到了幾具雄偉的身影,不過他們全都裹在無量光中,看不清具體的身形相貌。

    他正要靠近一點仔細相看。

    忽然其中一個身影仿佛轉過了頭,瞥了他一眼,接著他的心神中響起了一個蒼老的聲音。

    “你現在來此還是太早了,速速退去吧。”

    下一秒,他的心神仿佛被人用力推了一把,登時身不由己地飄飛出了大殿中,接著一直飛出了紫氣。

    然後一路向下墜去,墜出了那片空無之地後,他忽然猛地睜開了雙眼,這才發現那道心神已經重新回歸了識海。

    他有些疑惑的皺起了眉頭,剛剛經曆的一切好似一場夢幻泡影,可他心中卻十分明了,方才的經曆絕對是真實的。

    而冥冥中,他似乎也猜到了那幾位的真實身份,不過那片空無之地又是一個什麽所在?

    而他們又聚集在那裏做什麽?

    他越想越是困惑,忍不住開始默默的推演玄機,半晌,發覺得到的信息均是一片模糊後,他隻得放棄了,暗笑自己這是犯傻了,若真是那幾位,以他的實力,如何能夠算得到他們的信息……

    既然算不到什麽有用的東西,他也索性不在繼續糾纏於此,畢竟隻要無關他的安危,也不必太過計較太多……

    接下來,他又開始繼續煉化寶蓮中的先天鴻蒙神禁。

    畢竟隻留下一道元靈烙印也隻是暫時將寶蓮認主而已,想要發揮出它的玄妙威能,還需要將蓮中的先天禁製煉化了才成。

    不過,他忽然想到了什麽,停下了祭煉,接著搖響了身旁的金鍾。

    少頃,青衣童子聞聲而來,東王公命童子去把元道人叫來。

    童子應命而去,不一會,他就領著元道人來到了殿中。

    “教主,不知喚弟子過來有什麽吩咐?”元道人行禮問好之後好奇的問道。

    “確實有件事需要你親自下山一趟。”東王公忽然揚了揚衣袖,從中飛出來一團靈光,正是之前元吉道人自戳後所剩的真靈,之前被他一直收在了袖裏乾坤中。

    此時,劫數已過,是時候送他轉世輪回去了。

    不過,他現在需要祭煉大道寶蓮難以分神,隻能交給元道人去辦了。

    他朝著真靈一指,真靈輕飄飄的朝元吉道人落去。

    元吉道人忙小心翼翼地將真靈接過,捧在了手中,疑惑的道“這是?”

    “此乃元吉道兄的真靈,你去安排送他轉世吧。”東王公淡淡地道。

    元道人大驚,這才知道這團真靈來曆竟然如此不凡,更是不敢怠慢了,取出了一隻蘊養萬物的寶瓶,把真靈送入了瓶中,這才朝東王公行禮,答應下來。

    “記住!之後一定要將他轉世之身帶回來。”末了,東王公感慨了一句“元吉道兄已經流落在外太久了,是時候回歸我教了。”

    “喏。”

    便是東王公不這麽吩咐,他也得將元道人帶回來,轉世流程更需要他親自安排,不然鬼知道,輪回轉世之後,元吉道人又會轉生到宇宙中的哪個犄角旮旯裏。

    昆彌界也有陰司存在,負責陰間的冥府之主,也是出自先天教,安排一個真靈轉世,簡直是不要太容易了,也就是因為元吉道人太過特殊,為了以免發生意外,需要他親自盯著不能假手於人。

    不然換了旁人,他隻需交代一聲,下麵的弟子門人隨手就給辦了,哪用得著他這位教主之下第一大弟子親自出馬……

    待元道人下山忙活之後,東王公開始心無旁騖地煉化禁製。

    此寶品級太高,論起祭煉難度比之宙光鏡也絲毫是不遑多讓,每一道鴻蒙神禁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水磨工夫……

    轉眼間,數十年過去了,東王公的煉化也不過剛剛起了一個開頭,元道人便已經回山了,開始在殿外求見。

    東王公一邊祭煉寶蓮,一邊開口命元道人進來見他。

    少頃,元道人走了進來,手中還牽著一個七八歲的男童,東王公隻是掃了一眼,無需掐算便知此子乃是元吉道人的轉世之身。

    “來,隨我一起見過教主。”

    元道人小聲吩咐了童子幾句,領著他朝東王公叩拜行禮。

    東王公命二人起身,細細端詳了童子一會,發覺此子氣運雖然不錯,修道根骨卻有些差了。

    若是換作旁人,以此根骨入道還可,想要憑此成仙了得,卻還差得太遠了。

    不過,根骨之優劣放在東王公與元道人眼中其實並不怎麽重要,畢竟憑著先天教的底蘊,想要替此子改換根骨簡直是太簡單不過了。

    東王公手中便是讓他一步登天,成就金仙,乃至太乙的金丹與靈果仙草也有不少,別說是易筋改脈,洗滌根骨這等小事了。

    一些修道者之所以很少服用此類的丹藥仙草用來成仙,不過是因為這修為來的太過容易與虛浮。

    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等於是在拔苗助長,沒有一步步對天地規則的參悟,更是不利於日後的修行,突破境界時也會變得十分地艱難。

    修道者每前進一步都會迎來一些劫難,可隨著劫難而來的除了考驗之外,還有那無上的造化。

    隻要渡過了劫難,造化便會隨之而來。

    可若是一步登天,省去了一路上的磨礪,好像是沒了劫數加身,可實際上,這些劫數乃是大道賜予,如何能完全躲得過去。

    它們不過是在冥冥中積攢了下來,有朝一日或許會在同一個時間爆發出來。

    這些個劫數若是分開來一道道的度過,過程固然危險,也不是沒有機會平安度過。

    可一旦積蓄到頂點後,一起爆發出來,劫數層層疊加下來,到時候恐怕很少有人能夠平安渡過去,完全是十死無生的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