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都是女人惹的禍1
字數:683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重生之嫡女複仇 !
卓謹一開口說到自己的未婚妻時,太子臉上的笑容有瞬的僵硬,可是隨即便恢複了正常。
“卓謹,男子漢大丈夫,何患無妻,你放收,隻要你好好幫著本宮辦事,本宮必能幫你把你的未婚妻找到。別說是你的未婚妻了,便是你以後想要再多的女人,本宮都可以滿足你。”
太子的異樣也隻有一瞬間,很快鎮定了下來,這個過程的時間極短極短,短到一般人根本就發現不了。
可是卓謹不同,卓謹今天可是有意提起這個問題的,在看太子回答的時候,卓謹特意觀注了太子的表情。
正因如此,便是太子有再細微的變化,這個變化的時間再短,都能被卓謹捕捉到。
如果說,之前卓謹對自己未婚妻的事情,隻是抱有懷疑,將信將疑跟在太子身邊的話,那麽這一次,卓謹可以肯定七皇子告訴他的一定是真的!
好一個太子,他一心幫助太子,甚至是麵對七皇子的賞識而置之不理,想著如何幫太子。
可是太子是怎麽對他的,太子竟然將他的未婚妻占為己有,還一直這般騙著他!
卓謹會卷入眾皇子的風雲之中,正是為了他的那位未婚妻。
這也算是一對青梅竹馬被奸人所害,而不能在一起的悲慘故事吧。
卓謹有個指腹為婚的未婚妻,雖然說卓謹是個有才之士,可惜有些恃才傲物,並不喜歡功名利祿,卓謹不喜歡,不代表其他人就不喜歡,就好比是卓謹的那個未婚妻,十分想要當官夫人。
為了滿足未婚妻的這點小小願望,卓謹才決定參加科考,誰知道,偏生在他卓謹之前發生了意外。
卓謹的未婚妻叫記如,長有一副花容月貌,無意竟被權貴所看中,在卓謹參加縣考的時候,權貴逼著記如做自己的十五姨娘。
記如不肯,那權貴便逼得記如家破人亡,待到卓謹科考歸來的時候,記家早已不複存在,便連卓家在記家的帶累之後,也沒了。
可以說,短短三天時間內,卓謹家破人亡,隻剩下他孤零零的一個。
經打聽之後,卓謹才知道,卓家與記家三老雖然已亡,可是記如逃出去了,至於逃到哪裏,鄰居並不知道。
還有一點,就是那個權貴知道記如有個參加科考很有可能有功名在身的未婚夫之後,那個權貴便想連卓謹都一塊收拾了,鄰居讓卓謹趕快跑。
正是在如此情況之下,卓謹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繁華不已的京都城,隻為提升自己的地位找到記如,然後向那個權貴報仇。
卓謹想要有自己的勢力,在遍地是官兒的京都城談何容易,正巧在這個時候,卓謹被太子給看中,聘為謀士。
後來,太子便讓卓謹假裝賢士,投靠七皇子,暗助於自己。
卓謹如此幫助於太子,提的第一個要求便是希望太子能夠幫他找到那個未婚妻,叫記如的女子。
那個時候,太子也十分痛快地答應了。
從那一天起,已經過了三年時間了,卓謹一直未從太子那兒得到記如的消息,可是卓謹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從七皇子這兒聽到了記如的下落。
那一日,卓謹幫著七皇子對付黎序之,其實並不是明智之舉,看著卓謹不畏生死,挺護主的,可是在那個時候,卓謹應該想更圓滑的辦法。
畢竟事情已經鬧出來了,若是鬧大的話,對於七皇子來說並不合適,更別提,卓謹還非給七皇子做偽證,說黎序之刺殺七皇子。
就是因為這件事情,七皇子對卓謹產生懷疑,然後派人再次調查卓謹的身份。
這個時候,沒了太子的幹擾,七皇子自然知道了卓謹的真實情況,更加曉得,其實一開始看上卓謹的人,乃是太子。
七皇子這才曉得,原來卓謹竟然是太子派來潛伏在自己身邊的一個奸細。
不過,七皇子從來不是一個好惹的,當七皇子完全發現卓謹與太子之間的關係的時候,七皇子已經大概知道,皇上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既不是他,也不是太子。
可就算是如此,讓十五皇子在眾人的幫助之下,太平登位,七皇子不甘。
太子派卓謹在自己的身邊做臥底,使得自己錯信於人,七皇子完全相信,在他重用卓謹的時候,太子必須在他的背後笑他傻。
所以就這麽放過太子,七皇子同樣不樂意。
卓謹之所以會回到太子的身邊,可以說是七皇子的反間計,利用卓謹反對付太子。
知道了卓謹幫助太子的原因之後,七皇子想要收買,自然得幫卓謹將這個叫記如的女子給找出來。
可正因為這件事情,被七皇子發現了另一件特別有趣兒的事情,比如說,堂堂太子竟然養了個外室。
再比如說,太子的這位如夫人竟然就是卓謹心心念念的未婚妻,記如。
更妙的是,卓謹替太子做了三年的事情,而記如才跟了太子兩年,這其中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情,七皇子一琢磨便知道了。
七皇子把這件事情告訴卓謹的時候,卓謹根本就不願意相信。
他不願意相信自己忠心跟隨的主子,竟然是一個會挖自己屬下牆角的惡中色鬼,他更不願意相信,曾經那個純潔無瑕的未婚妻,竟然願意當男人的外室了。
所以在卓謹重新回到太子的身邊之後,他一心想要試探太子,想要得知,記如是不是真的被太子收為如夫人了。
就太子剛才的反應,卓謹敢肯定,七皇子沒有騙他。
他的那個未婚妻成了太子的如夫人,若是太子當真能登上帝位的話,記如便成了娘娘。
想到這樣的結果,卓謹冷笑不已,他辛苦了那麽久,努力了那麽久,為的就是那麽一個貪慕虛榮的女子。
而他跟的,更加不是什麽明君,想到太子麵兒上答應自己幫著找記如,背後在找到記如,對記如起了心思後,直接把記如收為如夫人,一直瞞著他到今天。
卓謹甚至覺得,每次他問起記如的消息的時候,太子是抱著怎麽樣的心態來回答他的。
在太子抱著記如的時候,又是怎麽想著他這位謀士的。
總之想到這對男女,卓謹就覺得惡心。
卓謹雖然喜歡記如,可是他對記如的喜歡那是有底線的,很明顯,現在記如已經完全超過了卓謹的底線。
卓謹相信,如果記如不願意的話,記如未必就會成為太子的如夫人。
要問之前記如為什麽不答應那個權貴,還弄得記、卓兩家敗亡,那是因為之前那個權貴都六十好幾,大半個身子都踏進了棺材,還想納記如為十五姨娘。
就那位權貴跟有才學的卓謹比,自然是比不過卓謹,記如願意等著卓謹回來娶自己,當正經的官太太。
那位權貴連卓謹都比不過,又拿什麽跟太子比呢。
給太子做姨娘,別說是十五姨娘了,便是二十五姨娘,三十五姨娘,記如都願意。
隻要討好了太子,當第幾任姨娘沒關係,有關係的是待到太子成了皇帝,曾經的姨娘可就成了正經的娘娘了!
記如想當官太太,自然更想當娘娘,所以,卓謹清楚地知道,記如與太子在一起,兩人完全是一拍即合,根本就不存在誰強迫誰的問題。
卓謹從來不覺得記如想嫁一個有能力的相公有什麽錯,畢竟女人嫁後隻能靠自己的男人,以自己的男人為榮。
但是,記如當真拋棄了當初那份驕傲,寧為妾,隻求富貴,那麽卓謹便再也容不得記如。
總之,因為那位如夫人,卓謹是徹底恨上了太子,便是對記如這個曾經的未婚妻,卓謹也沒了半點的好感。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既然記如是這樣的女子,那麽卓謹就不願意再為記如費心神。
但是這並不代表,卓謹就那麽放過了太子與記如,再怎麽樣,卓謹不但要替自己出一口氣,更要為自己那對為記如枉死的爹娘,向記如討要一個公道才是。
因此,卓謹下定決心,他絕對不能讓太子有好日子過,更不能讓太子登上大寶,成為皇帝。
記如那麽想當娘娘,隻要太子做不了皇帝,記如這個想法當然就不可能實現。
他不但讓記如當不上娘娘,他還要因為記如跟太子混在一塊兒而成為階下囚。
卓謹清楚地知道,那支軍隊是太子手上最後的王牌,若是沒了這支軍隊,那麽太子就什麽都不是。
所以,卓謹讓太子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那支軍隊上,太子妄圖用那支軍隊登上大位,卓謹偏要太子毀在這支軍隊上。
卓謹的打算與心理,太子自然是全然不知,他還以為自己將卓謹緊緊地捏在自己的手上呢。
至於記如這個女人,太子想得很通透,不過是個女人而已,男人有權有勢之後,還怕沒有女人嗎?
暫時,他還沒有厭煩記如,覺得記如十分合自己的心意,所以不能棄。
不過,對此太子並不著急,他現在沒有厭煩記如,不代表他以後也不會厭煩記如。
要不是他實在是看那個朱婷絲不順眼,否則的話,他也不會老往記如那兒躲。
總之一句話,要是他厭煩了記如那個女人,把記如送給卓謹也沒什麽,到時候,再多送卓謹幾個女人也就是了。
當然,要是記如能生下自己的孩子,那麽情況另當別論了,不過就算是如此,他也會送卓謹更多的女人。
甚至在他當上皇帝之後,舉行選秀,讓卓謹自己挑上幾個女人。
太子覺得,自己對卓謹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高抬卓謹了,有了**厚祿,美人在懷,卓謹應該感謝他這個主子才是。
太子一想到皇位,心裏便一熱,精神大振。
不行,他得趕快聯係母後,看看怎麽趁著父皇病重中的時候,把大周國的江山握在自己的手上。
太子其實覺得自己還是有點運氣的,看,最厲害的雲展鵬並不在京都城,如此一來,雲家手上的兵馬對京都城自然是幫不上忙,鞭長莫及。
至於夏池洛,她再怎麽聰明,手上也沒有實權。
而宋雲傑貴為丞相,卻隻是一個文臣,也沒什麽能力。
所以,隻要他把韋爵爺與靖公主看牢了,那麽他想趁著這段時間,當上皇帝,並非完全不可能。
太子才想進宮,去看看皇後,並與皇後商量一下,誰知道,太子便得到消息,皇後被太後給禁了足。
太子這兒正想盡辦法,如何聯係上皇後,以成大事兒,而韋爵爺與宋雲傑那兒,他們所調查的事情,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畢竟那幾個運糧草的真正船工,並沒有死,宋雲傑與韋爵爺隻要派人一去追查,自然能將這些人追到。
好險的是,他們能想到的事情,太子自然也能想到。
為此,卓謹得了太子的令之後,便命人繼續追殺那幾個船工,務必讓糧草的事情,石沉大海。
其實太子的手腳並沒有比宋雲傑的慢多少,隻是被卓謹上報的時候誇張了一下。
更重要的是,在追殺真正的那些船工的時候,卓謹所用的殺手,乃是他自己找來的,並非是太子的人。
當時,卓謹給太子的解釋便是,萬一計敗了,宋雲傑也無法從殺手入手,查到太子的身上。
太子一聽,覺得卓謹說得有道理,現在越少人知道是幫他這個太子辦事越好,便同意了卓謹的安排。
事情交給卓謹去處理之後,卓謹自然不可能讓太子把尾巴收拾得那麽幹淨,於是讓殺手放水,表示有人要追殺他們,甚至是把目的說了出來。
所以,當宋雲傑的人趕到的時候,那幾個船工都身負重傷,隻是沒有死而已。
那幾個船工已經知道自己為何惹來殺身之禍了,所以一看到宋雲傑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宋雲傑的人多問,他們便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說了出來,從而當真是幫了大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