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神醫軼事
字數:5779 加入書籤
九年前,令虛的師父白青道長卸任青城派掌門,並通告武林正式退隱江湖。
在行完金盆洗手禮之後,白青便攜三名弟子直奔真定府太嶽嶺,登門求醫。而令虛正是當年的三名隨扈弟子之一。
“恩師自過了花甲之年,便有了心痛之疾,每每發作時,不僅胸痛難忍,武功亦會盡失。也正是因為這心痛之症,恩師始終無法突破混元氣第九層,一生報憾。”令虛的活匣子一開,亦是滔滔不絕。
“貧道陪恩師遠赴太嶽嶺,也正是為了醫治這心痛之疾。不過,在見到林神醫之後,卻差點白走了一趟。”令虛接著道。
“這是為何?”亥言問道。
“銀兩不夠。”令虛略顯尷尬。
“啊?難道是這林神醫還坐地起價不成?”
“也並非如此。”令虛道,“這林神醫看病治傷其實一直有定例,無論是何人求醫,診金均是黃金五十兩。”
“我的天,這病果然不是尋常人能看得起的!”亥言吐了吐舌頭。
“可是當林神醫見過恩師後,卻以治療此疾耗時費力,且所需藥材昂貴為由,將診金提到了一百兩黃金。”令虛接著道,“說來慚愧,我青城派雖乃蜀中名門,但恩師其實一生清貧,這五十兩黃金已是傾其所有了,又何來多餘的銀錢。”
“結果如何?”亥言心裏道,堂堂青城派掌門,隻有五十兩黃金的家底確實少點,尤其是在這個尊崇道教的年代。
“情急之下,恩師便與林神醫爭辯了起來。從診金之例一直爭到求道和求醫,最後成了道法之辯。”令虛道,“這一爭就是約兩個時辰,直到夕陽落山,方才罷休。”
“吵了兩個時辰?”亥言不由地雙目一瞪,“都吵些什麽啊?”
“貧道和兩位師弟當時在房外,也未聽得十分真切。”令虛道,“隻時後來聽恩師說,其實就是在爭論:求道是求欲還是滅欲。至於其中細節,貧道也不得而知。”
“不用說,那最後定是尊師吵贏了?”亥言忍不住揚了揚眉毛。
“正是。那林神醫最後大笑了三聲,然後道,‘罷了,罷了,本座這回甘拜下風,就免了道長的診金’。”令虛道。
“道長的意思是,若是我等能吵贏這林神醫,或許可以令他破例醫治柳娘子?”亥言道。
“能否令其破例,貧道也不敢保證,但這法子或可一試。”令虛道。
“這林妙真的如此喜好與人爭辯嗎?”武鬆在一邊問道。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令虛微微一笑。
“這是何意?”武鬆眉頭微皺。
“哦。”亥言連忙接過了話,“道長的意思是說,師兄好武,喜歡在拳腳上論輸贏,而這林神醫不會武功,故而隻能在嘴上與人爭個輸贏,其實是殊途同歸罷了。”
“對對,小師父所言極是。”令虛道,“貧道也是後來才聽聞,這林神醫雖素不與人交往,卻最喜與人爭辯。從販夫走卒到各路名家,但有機會便要爭論一番。所爭亦是包羅萬象,從家常裏短,飛鳥走獸,日出月升,寒來暑往,但有所見即可成為爭辯之題。而且,據貧道所知,這林神醫鮮有敗績,故而樂於此道。”
“嗯。”亥言點了點頭,“這林神醫此好是其長處,也可成為他的軟肋。”
“這也是貧道今夜來此的緣故。”令虛又撚了撚胡須,“小師父一向能言善辯,又足智多謀,若能在口舌之爭中勝過那林神醫,此事或許可成。”
“道長,小僧還幾件事需要請教。”亥言一邊暗自琢磨著,一邊道。
“小師但問無妨。”
“那林神醫多大年紀子?”
“已過天命之年,應該比貧道小上幾歲。”
“可曾娶妻生子?”
“據貧道所知,未曾娶妻,也無子嗣。”
“那在太嶽嶺上,隻有他一人居住?”
“並非一人,據說他收了十餘名門人,皆住在嶺上。”
“門人?不是弟子?”亥言有些奇怪。
“不是弟子,至少沒有名份。這林神醫從未正式收過弟子。”令虛肯定道。
亥言隨後又詢問一些林神醫的喜好習慣,脾氣秉性,令虛凡知道的也盡數告之。
待令虛告辭離去,武鬆突然一手搭在了亥言的肩膀上,一臉嚴肅道:“小和尚,此去求醫,就要多多拜托你了。若能救得煙兒,我武鬆今後唯你是從。”
“武都頭,你別這樣。能救得娘子也是我的心願。”亥言看著武鬆一臉嚴峻,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你我之間又何來相求之說,但凡我所能,必當不遺餘力。”
武鬆感激地點了點頭,麵色稍顯平和。不過,他的手卻未放下,似乎還有話說。
“武都頭,你是不是心裏還有話要說?”亥言是何等聰明,一眼就看穿了武鬆的心理。
“是。”武鬆咬了咬嘴唇,“有一事,我必須與你言明。”
“何事?”
“萬一這這道理說不通,我必要用強,你不可攔我。”武鬆語氣堅定。
“我不攔你,我也攔不住你。”亥言回道。
“到時候,我怕是要以天下武林為敵了。”武鬆道,“恐怕也會連累於你。”
“你都不怕,我又怕甚?”亥言不以為然,“再說了,我要想跑,天下又有何人能抓得住我?”
“也是,你本就不是人。”
聞聽此言,亥言雖被噎了一下,但他也知道,武鬆心裏已是漸漸釋然。
“武都頭且先放心,我等先禮後兵,先鬥嘴,不行再動手也不遲。”亥言又道,“俗話說,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我先做君子,你後做小人,如何?”
武鬆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行了,留著力氣對付那林神醫吧。天色也不早了,快些睡吧,明日一早還得趕路呢。”
說著,武鬆脫了外衣,躺在了榻上。
不過,武鬆剛剛到躺下,還未及拉上被子,亥言又搖了搖他,問道:“武都頭,你說,與人做口舌之爭,就果真如此有趣嗎?”
“你問我做甚,問你自己不就是了。”武鬆翻了身,把後背甩給了亥言。
......
仲夏之季的太嶽嶺滿山綠意,群山連亙,蒼翠峭拔。穿行其間,絲毫沒有酷暑之氣。
嶺上一塊方圓一裏的壩子上,散落著七八房茅廬,雖然簡陋,但也錯落有致,別有野趣。
此處正是“聖手神針”林妙所居之處,自從立下那“三不醫”的江湖規矩之後,他就一直隱居於此,一晃已有十五年。
用過了午食,林妙閑來沒事,出了房門,隨意走著。
院中的一畦菜地中,芥藍菜長勢正旺,西瓜地裏也亦已是果實滿地。菜地旁邊,用竹子砌成的一圈柵欄裏,一群雞鴨正在爭跑啄食,
“小九,過幾日,將這圍欄再加闊些,這雞要是奔跑不開,蛋下得少,肉也不好吃。”林妙朝著正在圈中拋灑菜葉的那後生說道。
“是,先生。小人明日就去砍些竹子,將圍欄再加闊一倍。”小九點頭回道。
“嗯......”林妙滿意地點了點頭,隨便伸了個懶腰。他舉目四望,隻見在田間地頭,七八個門人皆在各自忙碌著,陽光明媚,生氣盎然。
話說,這些在勞作的門人並非林妙的弟子,而是他曾經的病人,而且皆是付不起診金的病人。
原來,在眾多登門求醫者中,並非全部都付得起那昂貴的診金。而沒五十兩黃卻又想治病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被林妙相中,收為門人,效命滿十年即算償還了診金,期滿後去留自便。
十餘年來,林妙已收下了十七位門人。所有入門之人在上山之後,也不再使用自己的本名,而是由林妙按入門先後編號,眾門人平日裏皆以編號相稱:小三、小八、小十三等等。
如今在這太嶽嶺上,除了林妙之外,還有十五名門人,隻缺了小二和小六--二人十年期滿之後便下山去了。
林妙隨意閑逛著,不知不覺走到了雞舍旁,正好看見小十三在雞窩邊收碌著,手裏拿著幾個雞蛋,不時舉起一個,對著陽光左看右看。
“小十三,你在做甚?”林妙問道。
“哦,先生來了。”小十三連忙放下手中雞蛋,“小的在挑選些雞蛋,準備孵一窩雞仔。”
“甚好,甚好。”林妙麵露悅色,“到了桐秋之時,雞舍和雞圈又可以擴大了。”
“誒,對了,小六去了何處?他不是和你一起的嗎?”林妙掃了一眼四周,“莫非他又去偷睡去了。”
“沒有,沒有。”小十三趕忙道,“是小的讓他去圍欄裏挑幾隻健壯的母雞來,好孵蛋。”
“哦......”林妙朝雞舍裏瞅了瞅,“誒,此處不是有幾隻嗎,看上去也頗為健壯嘛。”
“先生,這幾隻是公雞......”小十三也瞅了一眼雞舍,小心翼翼道。
“我豈能不知是公雞。”林妙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難道公雞就不能孵蛋?”
“這......”小十三的那張老臉上頓時寫滿了困惑,“小的自小就養雞,至今已有四十餘載,還從未聽過公雞也能孵蛋,這怕是不能吧......”
“我看未必。”林妙道,“來,你倒是說說,這公雞為何就不能孵蛋?”
小十三心裏頓時暗叫不妙,完了,看來這一時半會兒是幹不了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