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單方麵的誇讚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A+A-


    

    “你……這人真不講道理!”

    林書民皺眉看著眼前的男生。

    看起來比自己還要小吧,怎麽有臉一直占著這麽好的座位?

    “你再不起來,我就去叫會議廳的保安了。”

    林書民指了一下門口的位置。

    “喏,我的胸卡,你可以看看。”

    陸晨將自己胸前遞了過去。

    林書民接過來一看,還真是一張參會的嘉賓胸卡。

    普通參會人員是沒有這種資格拿到的。

    “你這……”

    林書民看了眼陸晨,想問一下這是哪裏撿的卡片。

    可就在這時,&bsp&bsp主席台上,劉軍開始講話。

    “會議馬上開始了,大家都找到位置坐下來。”

    林書民皺眉看向陸晨,“算你走運,你就先坐這兒吧,等休息的時候,&bsp&bsp我再來找伱!”

    陸晨攤了攤手,應該不用等休息的時候,等會兒這位工作人員就可以在台上看到他。

    ……

    主席台上。

    劉軍正在宣讀會議致辭,&bsp&bsp感謝了全國各地的專家、教授,前來參會。

    這一次的大會,主要關注的心血管領域,在心衰的診治。

    從藥物、手術、新研究進展等各個方麵,進行為期兩天的會議。

    在全國範圍內,在心衰領域有所建樹的專家,都前來參會。

    除了各位專家帶來的新進展之外,還有一些年輕人也會演講發言。

    這次的會議,也是提供一個全國性的平台,供年輕一代人“刷臉”,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隨著劉軍的致辭結束,會議正式開始。

    讓陸晨沒有想到的,&bsp&bsp自己的導師李瑤,居然是第一位上台的。

    達格列淨的治療心梗後心衰,&bsp&bsp作為華夏心血管領域近些年,&bsp&bsp最有突破性的進展之一。

    李瑤的地位,水漲船高。

    甚至有專家預測,隻要李瑤後期地位不崩盤,將心血管領域藥物更近一層樓。

    她在學術圈的地位,肯定會超越京華醫科大學的曹誌穎,甚至可以觸及到院士層次。

    要知道,京華醫科大學的曹誌穎,致力於院士多年,最多隻通過第一輪的審核。

    “各位專家、教授,以及心血管領域的同道,大家好,很高興來參加這次在魔都的心衰大會……”

    李瑤演講得十分流利,節奏把握得很好,將“達格列淨”的最新研究進展,通俗易懂地講述出來。

    自從陸晨的頂級論文發表,她受邀參會的次數大大增加,至今不下於十多次。

    而且,這還是李瑤有針對性的挑選那些有影響力的會議,否則參會的次數肯定會更多!

    陸晨聽得很認真。

    雖然這些項目他都親自參與了,但是從李瑤這些頂級專家的講解中,還是能學習到很多其它方麵的知識。

    ……

    “這可是我們華夏人自己做的研究啊!”

    林書民崇拜地看著台上的李瑤!

    他身為心內科博士,是很清楚如今華夏科研圈的困境。

    要說各種科研論文吧,每年發表的數量並不少。

    但是真正轉化成臨床成果,&bsp&bsp對臨床治療有益的,並不是很多。

    這就是,華夏科研和歐美頂級科研的差距所在!

    任何醫學圈的科研成果,要是有助於臨床上的治療或者診斷,那才是最有價值的。

    否則,研究各種細胞和基因,即便天花亂墜,卻始終飄在空中,沒有腳踏實地。

    沒有真正意義上,對患者的治療有好處。

    可是,李瑤的這個科研可不一樣啊!

    大樣本的臨床數據研究,而且是華夏人種的研究,不再是國外的人種研究,然後我們在抄襲過來。

    這可是第一手的研究資料啊!

    林書民是很佩服這種華夏學者,能夠在國家學術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

    李瑤演講完畢。

    會議廳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林書民使勁兒拍著巴掌,臉都漲紅了。

    他心中在盤算著,什麽時候去讀一下李瑤導師的博士後,那還是很有意義的。

    突然,他瞥見一盤的陸晨,仍舊是滿臉淡定的模樣。

    “這人真的是……能聽懂嗎?”林書民心中腹誹不已,“白瞎坐這麽好的位置啊!”

    陸晨此時可不知道林書民的想法。

    他心中也很激動,但是這項目都是自己參會過的,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早就過去了。

    “李教授演講完畢,接下來便是討論環節。”劉軍作為支持人,稍微總結了李瑤的發言,“各位專家教授有什麽想要討論,現在都可以提出來,討論時間是五分鍾!”

    劉軍話音剛落,在場便有數人舉起手。

    李瑤點中了前排坐的一個中年人。

    “李教授,您好,我是來自魔都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的。”中年人站起身道,“您這個關於達格列淨的項目,從剛開始研究,發表的第一篇論文開始,我就在關注。我對於您的科研團隊,十分佩服,能在和歐洲的科研競賽中勝出,是我們華夏人的驕傲……”

    說好的討論呢?

    說好的提出問題呢?

    劉軍有些意外,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

    明明是討論的環節,怎麽變成了單方麵的誇讚啊?

    “咳咳,請注意討論內容和時間限製。”劉軍不由得提醒了一句。

    中年人這才回過神,轉回了話題,“哦哦,李教授,我想問的就是,您的實驗過程中,是如何評判藥物的治療效果?”

    李瑤笑了笑,立刻回答道“藥物效果的評價,傳統上有化驗結果,比如bp、心肌酶等,還有一些檢查項目,比如心髒超聲的射血分數、心電圖變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新型的指標,比如心髒超聲中的gls,還有其他的指標,比如可溶性st-等等。”

    “謝謝,謝謝李教授的回答。”中年人得到滿意的回答,便坐了下來。

    接下來又有幾個人提問,李瑤都是一一作答。

    不過李瑤最後的一段話,卻是讓所有人都十分驚訝。

    “謝謝大家的提問,這些問題對我們的研究很有幫助。”

    “其實在達格列淨的整個科研工作中,我的學生,我的科研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他們親自去處理,比我這個老師要清楚多了。”

    眾人聽到這話,隻是以為李瑤這是要培養下一代,把光環傳遞給自己的學生,自己的科研團隊。

    畢竟,沒有人會相信,這個項目的主導人,隻是一個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