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照汁米飯

字數:5470   加入書籤

A+A-




    這是一個行腳小販。

    擔著貨擔大街小巷做小生意的安龍人。

    和張新、黃大山、沈得柱一樣,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貨郎關心問。“老板,一份米飯有多少份量?”

    “一斤米的份量,量大管飽。”沈得住熱情回答。

    貨郎做的是小生意,反應兩秒立馬意識到不同對。

    感動抱拳道“同鄉莫要騙我,一擔米(100公斤)5盾,一斤米25分,加上人工、攤位費,你賣我4分,豈不是虧本,給我半斤分量即可。”

    “這位大哥,一斤份量是我們老板定的價格,你請放心吃吧。”

    不同於前世,一家三口一餐吃不掉一斤米。

    這個時代大家很少有肉吃,肚子餓的快、飯量也大。

    “那行,給我來一份吧。”

    “您後麵坐,馬上就來。”

    沈得住麻利地用大盤給他盛了一斤米的份量,上麵澆了厚厚一層‘照汁’。

    轉身送到剛剛落坐的貨郎麵前。

    “這是”

    貨郎又迷糊了,畢竟一餐隻是4分錢,他以為隻是鹹菜湯泡飯。

    沒想到有這麽一層聞著很香很香的‘不知名’物質。

    “這是秘製照汁,這份飯叫作‘蜜汁照飯’,您請慢用。”

    所謂秘製其實就是熬製明膠時留下來的‘殘根’。

    試想,用魚骨、蝦頭、魚肉,參雜雞雜熬出來的湯,它能差到那去?

    為了不讓米飯變成湯泡飯,照汁裏也加了明膠,所以看上去濃稠發亮,很有檔次的樣子。

    照汁包裹一口米飯,貨郎試著吃了一口。

    頓時眼睛明亮,像是走路撿到寶一樣,表情十分意外。

    接著開始大口對付。

    黃大山為他送過去一杯涼白開,“慢慢吃,以後經過我們這裏,可以隨時過來討杯涼開水喝。”

    “謝謝”

    貨郎剛好有點噎,端起杯子給自己灌了一口。

    客人的表情張新看在眼睛,很明顯蜜汁照飯是成功的,每賣出去一份,到張新手裏的純利是1分。

    今天準備的30份照汁米飯全部賣完,利潤3角盾。

    下午三點左右,剛下黃大山守攤,張新、沈得住推著板車到市場裏購買、收集原材料。

    返回時剛好蔡小景下班。

    昨天準備的食物也賣完了,四人收攤回家。

    黃大山、沈得住第一時間準備明天的食材。

    蔡小景是女孩子,不能總往三個男孩房裏跑,徑直回家去了。

    張新立即坐下,第一時間清點今天的收入。

    這關係到攤位能不能堅持下去。

    1分、2分、3分462盾。

    一天營業額居然有462盾!

    去掉堆位費每天167盾。

    黃大山、沈得住每人每天工資20分,也就是2角。

    蔡小景也算,工資10分,也就是1角。

    再減掉食材成本15盾。

    張新第一天的純利是095盾

    看上去好像還不錯的樣子,畢竟購買力強大。

    另外,銀行經理尼亞減了三個月攤位費,167盾省下來,095+167,張新今天的純收入達到262盾!

    如果未來三個月可以保持同樣收入,張新有信心,三個月後他可以用這些錢撬動更大蛋糕。

    話分兩頭。

    蔡小景回家便到廚房幫母親何幼娘做飯。

    透過廚房的窗窗,可以看到院子,也可以看到張新、黃大山、楊花狗居住的小屋。

    “張新的生意怎麽樣?”何幼娘關心問。

    “挺好的,昨天備的食材賣完了。”

    “孩子挺能吃苦的,人也有本事,剛來南尼就創業成功,他老家條件應該不錯吧?”

    何幼娘若無其事問。

    “張新說他家很窮,有錢創業是因為賣掉了家裏的唯一一丘土地。”

    “這就是你父親說的‘背水一戰’吧,沒有退路的時候,更能激發潛力。”

    蔡小景卻輕輕搖了搖頭,她總感覺張新目地性很強、目標非常明確。

    並不像母親說的北水一戰、無路可退。

    張新不知道蔡小景和其母親在討論自己,此刻他正在給黃大山、沈得柱發工資。

    每人20分,也就是2角。

    黃大山第一次拿工資,開心地嘴巴快裂到耳根了。

    沈得住在攤位上忙碌一天,隻是幫忙,還不是‘正式’雇員。

    給他發了工資,張新正式向他發出邀請道“阿柱哥,以後跟我幹活吧。”

    沈得柱老家是唐山郡、洪縣人,十二歲跟著叔父學習理發。

    在家鄉走街竄巷理發四年。

    因手藝不精,生意一直沒有起色。

    一年前來到三和城。

    繼續從事理發工作。

    至今理發已有五年,每日所得收入僅能保證他自己餓不死。

    沈得柱猶豫。

    五年、整整五年理發生涯,一想到放下理發工具,內心便十分不舍。

    同時,張一的邀請又是他不能拒絕的。

    三人同吃、同住,相處融恰、關係不錯,沒理由再去做孤鳥。

    遲疑片刻,便把頭點了點。

    黃大山興奮地揮了揮拳頭。

    張新心裏也是鬆口氣。

    晚飯後,三人繼續準備明天早上要賣的食材。

    製作魚丸、熬明膠、製作照汁、磨咖啡、製綠豆餅。

    這其中咖啡粉、熬明膠可以一次多準備一些,都是幹燥粉沫,不會變壞。

    而魚丸、照汁、綠豆餅,需要上半夜做好。

    晚上大概十一點左右,三人剛剛睡下,外麵開始下大雨、刮大風。

    拍打著木屋嘩嘩作響。

    這種天氣很討厭,不像下雨,大風天氣攤位雨篷根本固定不住。

    接著,門外響起敲門聲。

    張新打開房門,是蔡小景的父親蔡德隆。

    “張新,明天是台風天氣,你們不要出攤。”

    生活在海邊,張新自然知道台風的威力。

    前世有天氣預報,可以提前預防。

    這個年代隻能靠經驗,如果冒然出去,意外死了也就死了。

    “好的,謝謝蔡叔提醒。”

    “沒事,早點睡吧。”

    一夜無話。

    翌日。

    台風還在施虐,外麵到處都是殘枝斷樹、路麵積水。

    這種情況下張新不用出攤,蔡小景卻還要去上班。

    因為蔡德隆上班在另一個方向、蔡亞年紀小。

    黃大山、沈得住在家裏製作明膠。

    送蔡小景上班的事情落到張新頭上。

    四裏路,不算遠,兩人深一腳淺一腳,來到銀行門口。

    在銀行大廳遇到昂克魯的小妞尼亞·戈麥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