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改現金交稅

字數:5144   加入書籤

A+A-




    古利特不在乎被罵一頓。

    左耳進、右耳出,也就過去了。

    讓他臉色難看的是,大總督扣了三和城下半年的所有經費。

    包括行政支出和軍務支出,但該交的稅一分不能少。

    這可要了親命,總不能用自己的錢倒貼吧?、

    那幹這個總督還有什麽意思?

    “大人不必動怒,我們可以從那些土人農民身上想想辦法,左右不過半年,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古利特的助手兼職辦公室秘書約樂迪提意。

    “農民能有什麽錢?不如拿鄭奕住那些富人開刀。”古利特反駁。

    “免除三年商業稅政策是大總督頒布的政策。”阿爾迪提醒,“貿然破壞有可能而且鄭奕住現在動不得皇家銀行那邊沒法交代。”

    提到這個‘古利特’就來氣。

    原本他可以隨意拿捏鄭奕住,隔三岔五隨便找借口,就能敲詐到幾千盾。

    偶爾還能隨便加加稅。

    突然鄭奕住像變了個人似的,瘋狂從銀行貸款。

    欠錢是‘大爺’。

    所有銀行都保護他。

    特別是飛柯國皇室的皇家銀行,明確要求殖民政府不許騷擾鄭奕住。

    否則2000萬盾貸款收不回來,責任由殖民政府和古利特承擔。

    這般耍無賴的操作,氣的古利特砸掉了好幾次桌子。

    想通這些,古利特明白,從商人那邊斂財是不可能了。

    “你說說看,農民身上如何創造更多收益?”

    “土人喜歡種植水稻,交稅交的也是實物稻米,可稻米並不值錢,如果想額外增加創收,隻要讓土人交稅改用現金就行。”

    “”

    古利特瞳孔慢慢放大,他好像抓到了什麽重點。

    約爾迪又道“現在每丘地交稅稻米100公斤,也就是5盾,如果改收現金,聰明的農民會自行拿出一部分土地改種經濟作物,比如糖、丁香、可可、橡膠等等。”

    “嚐到甜頭的農民會種減少水稻種植,改種更多丁香、可可!”古利特補充。

    “大人英明。”約爾迪送上一記馬屁,“丁香、可可、豆蔻,這三種壟斷農作物,我們隻要像過往那樣定價收購,轉手出口賺差價就行,不同的是產量大幅增加。”

    農民售賣自家住的丁香、可可、豆蔻隻能賣給殖民政府批定的官方回收商。

    私人不被允許參於收購。

    當天下午,農民交稅、改交現金的政策,被確定下來。

    張新在尼亞辦公室裏聽到這個消息。

    “你幫我分析一下,這條政策有沒有可以賺錢的商機?”

    尼亞問張新。

    張新瞬息間想到。

    這條政府策實施後,經濟作物種植麵積將會增加。

    土地是定量的,如果農民隻種殖民政府壟斷的農作物。

    那麽商人就會提高甘蔗、膠橡、亞麻等等非壟斷農場作的收購價格。

    農民可以根據回報率,選擇種什麽。

    這看上去對殖民政府、商人、農民都有好外。

    大家的收入都加了。

    但,農民都去種經濟作物,誰來種水稻呢?

    南尼水稻一年三熟,所以稻米的價格實惠且穩定,5盾可買100公斤。

    在這個運輸不暢的年代,可以預見三和城將會缺稻米、物價節節攀高。

    也就是說通脹要來了。

    這對張新來說是好事,因為他是純負債。

    對鄭奕住來說,更是天大喜訊,他會因此少還很多錢。

    想到這裏張新咧起嘴角,差點笑出聲。

    不過,這是個緩慢過程。

    畢竟農作物生長需要時間,通脹至少需要半年或一年後才會顯現。

    “張新,你在想什麽壞事情?”

    尼亞疑惑問。

    得意忘形差點笑出來,理了理思路回答她前麵的問題,“尼亞經理,有兩個直接影響,一是飛柯盾可能會貶值、二是大米可能會漲價。”

    尼亞是三和城摩根銀行副行長,因為沒有正行長,所以她是實際意義上的老大。

    坐在這個位置上腦袋自然是靈光的。

    瞬間想到大概,喃喃道“看來要增加放貸漲利率、降低存款利息,來對衝貶值。”

    “”

    張新當場社會死,他還想趁機向銀行多借點錢呢,沒想到尼亞小妞居然想漲利率!

    太過份了!

    “對了,你現在生意怎麽回事,營業額為什麽沒增漲?”

    “你關注我這點錢幹嘛?”張一奇怪問。

    “泗水摩根銀行金庫被搶,我擔心那邊的人會過來擠兌,而且我這裏也沒多少錢。”

    “”

    銀行沒錢聽著像笑話。

    張新知道,摩根銀行大部分現金都被借出去了。

    這個年代也有‘準備金’的說法。

    但一般不超過10,有時為了業績,甚至會壓到5。

    客戶存100,借出去95

    現在的情況是,兩個城市的摩根銀行都沒錢了。

    如果客戶突然都來取錢,銀行無法支付,就會引發嚴重後果。

    銀行就是‘信譽’。

    丟了信譽,等於關門倒閉。

    話說,尼亞把這麽秘密的事情說出來,說明她很信任張新。

    否則消息傳出去,泗水那邊的儲戶沒來,三和城這邊會先亂起來。

    “我大概有45萬盾,可以幫到你嗎?”

    “”

    尼亞下意識追問,“你那來的這麽多錢?”

    接著尼亞又擺擺手,“算了,你不用回答,45萬盾對我有用,盡快給我。”

    故計重施,張新把另一半武器再次交易給反抗軍。

    總價215萬盾,抹掉15萬盾的零頭,給反抗軍報價30萬盾。

    本以為反抗軍會拒絕,或者是拖幾天交易。

    沒想到人家第二天就來摩根銀行存錢,並把存單藏在墓地裏。

    擔心被監視,張新根本沒去取。

    直到蔡德隆從泗水城回來,在反抗軍進攻前夕,從銀行裏取出22萬盾現金。

    三小時後銀行被反抗軍攻餡,運氣好到爆棚。

    取兌票的事情還是交給蔡德隆去做,畢竟多年練武,無論是身手還是警覺,都不是張新可以比的。

    淩晨兩點,蔡德隆返回南縣小吃店,把剛剛從墓地裏取回來的不記名兌票交給張新。

    兌票是用防水油布包裹著的,還沒拆開。

    隨手打開,張新揉了揉眼睛,60萬盾?

    再看還是60萬盾。

    “我隻要了30萬盾,對方什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