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企業競爭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A+A-


    重生80年代第237章企業競爭
    陳懷慶本來以為,自己會從無到有,投入大量的資金,一步步的實現國內光刻機研究的發展。現在看來,情況好像並不算壞。
    不得不說一點,國初的那些領導和科學家,在戰略眼光上和把握機會的能力上,很厲害。
    進行了不少超前布局。
    而這些超前布局,即使在未來,依舊影響著華國。
    “但是,光是從資料當中,我就已經看到了光刻機的隱憂。我們的光刻機技術水平在國際上麵的確算得上先進,說是超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那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這種先進,隻是名義上的。我們的先進如果是相對於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我覺得,這種先進毫無意義。”
    陳懷慶目光看向辦公室的幾位,四機部現在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和陳懷慶談合作的事情。
    所以,主要的領導現在都在坐在了這裏。
    實際上,大家也都討論過了。
    現在國內半導體的發展,缺乏資金。
    搞研究,引進技術等等,都得要錢。
    而華國現在恰恰是缺錢。
    一分錢恨不得瓣成兩分花。
    錢就這麽多,那麽就必須得要麵臨選擇,優先來做什麽?
    無論進行怎樣的選擇,在未來,都會有遺憾。
    陳懷慶將最後一本資料給放下,在他的身前,已經疊起了一大摞。
    對於陳懷慶如此快速的翻看資料,坐在會議室內的人,根本就沒有任何驚詫。
    過目不忘、一目十行,這種人大家也是見過的。
    天才真的存在於人世間。
    在八十年代,是一個篤信天才的年代。
    大學少年班就是在此時建立起來的。
    揉了揉額頭,好久一段時間沒有如此的看資料了。
    陳懷慶此時的思維還是極其清晰:“在市場競爭當中,有兩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影響著產品的銷售。一個是技術,另外一個就是價格。當我握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那麽我可以將價格定得高一點,以攝取最大的利潤。”
    趙建勝等人聽到陳懷慶的話之後,嘴角不由是微微扯動了一下。
    “當我感受到某家企業其在技術發展上麵,已經形成或者將要形成對我的威脅,在這個時候,我會不問任何原由的幹一件事情,降價!”
    趙建勝奇怪道:“為什麽要降價,人家應該還沒有產品出來吧?”
    “為的,就是將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價格,永遠都是市場競爭當中最為直接的武器,也是傷害性最大的武器。”
    陳懷慶嘴角浮現起笑意:“市場競爭講究的就一個原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市場不同情任何的弱者,也不會聽任何失敗者那怕一句言語。這是一場贏者通吃,敗者退場的遊戲,任何的不適應,都會以企業生命作為代價。”
    “能夠在市場上麵活下來的企業,必然都是強者,不會有弱雞。”
    “全球發生像是一戰和二戰那種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基本上來講,幾率很小了。戰爭不會在地球上麵消失,但是隻會在局部區域發生。”
    “世界大部分地區,接下來的主旋律就是和平與發展。沒有了在上麵的直接消滅,一種新的戰爭形式將會出現。”
    “企業戰爭!”
    “用企業戰爭的話,顯得太過於的有攻擊性了。我更加願意稱之為企業競爭。”
    “世界各國將會依托企業來進行最直接的競爭,也依靠企業來完成一種新型的掠奪。先進對落後的掠奪,本質沒有變,隻是披上了文明的外衣。”
    稍稍喝了口誰,陳懷慶繼續說道:“而企業競爭的結果,將會決定一個行業的興衰。”
    陳懷慶:“現在我看我們國內的半導體行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全部都是國家投入研發資金,不講究市場回報。”
    “我個人覺得,國家更加應該在宏觀上麵去把控一個行業的發展,在政策上麵去進行支持。”
    “打一個比方,在這桌子上麵,有一個叫做市場的世界。市場內的主體是企業,企業很渺小,大的可能有我們手指頭這麽大,小的可能就隻有螞蟻般大小,甚至如同蜉蝣一般,我們用肉眼啊,不仔細的瞧,都看不見。”
    “國家就如人,每天站在市場邊上,觀察著市場內發生的一切。就像是老農,在田邊照看稻穀一般,深怕有一株稻子造了病,遇上了蟲害。”
    聽到陳懷慶這個比喻,大家都不由會心一笑。
    這話倒是挺好的道出了上層的心態。
    “相對於市場來講,國家就如同巨人,國家的力量強大無比。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國家去伸手推動市場當中某家企業往前跑,是不是直接就能夠把這家企業給帶飛起來。”
    “可是,這家企業飛起來,是靠自己的能力嗎?本質上麵來講,這家企業除了飛起來之外,自身是並沒有任何變化的。”
    “一切,都是靠的國家力量。”
    “那麽當國家不再支持這家企業,那麽這企業豈不是現原型了?”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點,這家企業已經習慣了依靠國家力量來飛了,現在一下子沒有了,不能飛了,大概率的啊,這家企業很快就會虧損。因為他一切的運轉,都已經轉換到自己在飛的狀態,可現在他在地上走啊。”
    “在天上和在地上,那肯定完全兩種狀態。”
    陳懷慶有些話,也就隻能夠說一說,在以後的實踐當中證明啊,有不少被地方進行各種扶持的企業,立不住。
    直接就德不配位!
    這裏的德,是能力。
    以前的時候,將道德水準和能力給畫上了等號,覺得道德水準高的人,那能力就一定厲害。
    可道德水平高,能力又高的人,屬於稀缺人才。
    大部分的,屬於那種道德水平一般,不算好人,也不算壞人那種。
    反正隻要不是道德敗壞的,能力又高的人,就是應該受到重用。
    實際上,這類人在企業裏麵,到底能不能發揮出來好,還得要看企業最高層。
    一家企業的企業文化,是有創始人決定的,之後的人,很難說去改變了。
    基本上可以這麽說,一家企業的興衰,看創始人就已經能夠大致的看出來。
    趙建勝目光看向會議室裏麵坐的一個年輕人,那是一位文字秘書。
    這次會議,全程有秘書進行記錄的。
    記錄將會遞交給領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