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誠意十足(除夕快樂)

字數:9203   加入書籤

A+A-


    重生80年代第271章誠意十足除夕快樂
    作為陳懷慶不在時ta投資的當家人,孫從萱表示真的有著些難當。
    ta投資的那些金融投資,孫從萱基本上屬於閉口不言。
    平時就隻看遞交上麵的報告,對於怎麽投資,孫從萱不懂也不管。
    至於說ta投資其他的一些投資,凡是陳懷慶定下來的,她直接就通過。
    至於說其他陳懷慶沒有說的,孫從萱就很慎重的聽取了各方報告之後,再進行決定。
    特別風控部門的意見,尤其的重要。
    針對每一個項目,風控部門都要出具意見。
    陳懷慶對風控很重視。
    實際上,現在很多企業裏麵,根本就沒有風控的概念。
    像是銀行全麵風險管理,得要等到2004年的《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當中才被提出。
    至於說現在?
    大家都知道有風險,可大家又都是奉行一句: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風險越高,收益才更高。
    人生格言之一,富貴險中求的啦!
    不冒險,怎麽能行?
    對於現在的陳懷慶來講,真的沒有必要冒險。
    ta投資的業務分為兩塊,一塊是陳懷慶要求進行的,一塊是正常進行的業務。
    陳懷慶要求進行的業務,大家有的時候,有著些看不懂的。
    現在ta投資不僅僅在金融市場上麵有投資,還更加的重視實業投資這塊。
    沒有辦法,ta投資管理的基金,不能夠將資金全部都給投到金融市場,那不符合風險分散的準則。
    陳懷慶要求ta投資多購進礦山,像是鐵礦、銅礦以及鋁礦,還有各種稀有金屬礦石等等。
    陳懷慶來到ta投資,並沒有先急著處理ta投資的事情,而是關注於另外一件事情。
    “約好了和張如京的見麵沒有?”
    張如京何許人也?
    很多人,顯然不會太怎麽的了解。
    這位絕對在半導體工程界,屬於高手,而且還是那種站在行業最頂端那種。
    從1977年開始進入到德州儀器工資,那年他才29歲。十年時間,張如京現在也已經算得上行業老兵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張如京還將會在德州儀器工作十年時間,為德州儀器建設起大大小小的十家半導體工廠。
    在世人的眼中,張如京就是一個建廠高手,對於建廠這個事情,可謂得心應手。
    陳懷慶卻是知道,張如京還是很牛的工廠管理人。
    世達半導體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半導體公司,可在張如京的帶領下,很快就成長了起來。
    短短數年時間,就讓寶積電以五十億美元的高價進行收購。
    為什麽要收購?
    因為感受到了威脅。
    作為大企業來講,當在市場上麵感受到威脅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對手給收購掉。
    收購不成?
    馬上就進行各種打壓。
    別想著企業競爭是公平的,這是利益之爭。
    兄弟反目,家人絕情,愛情如紙,這種事情還看得少嗎?
    那一件,不是錢給鬧的?
    所以企業競爭當中,從來都沒有公平,什麽手段都會用,甚至還那種很下作的手段。
    下作又是怎麽樣?
    人是最善於遺忘的,當時暴跳如雷,隻要過上幾年,什麽都不記得了。
    陶采青有些為難道:“他說沒空,要是你想要見他的話,得要去星島。”
    陳懷慶:“……”
    張如京在此時,並沒有回國的打算嗎?
    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經曆過不同的事,想法都會有著很大的不同。
    基本上每個人都對此有感覺的,學生時代想的,和工作之後想的,完全不同。
    學生時代各種暢想未來,工作之後才發現,未來再暢想也沒有用,因為和自己就沒有什麽關係。
    每天的日子就屬於今天看明天,明天看後天,一眼就到頭。
    張如京對於華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到底有多麽的重要?
    在華芯國際創立前,行業差距已經拉大了二十年!
    二十年啊!
    一代人都已經成長起來了。
    華芯國際在張如京的帶領下,迅速的發展壯大,讓華國半導體和世界最先進的之間的差距縮小到了數年時間。
    要不是寶積電耍了手段的話……
    當然,人家的手段卑鄙,可人家在規則裏麵玩,誰都不能夠說些什麽。
    沒辦法的事情。
    陳懷慶必須得要說一點,現在華國的半導體行業和國際最先進的水平差距有,可要是現在就開始進行追趕,到了21世紀,還真的不一定說就會差了。
    而想要追趕,那麽就得要有人才行。
    陶采青前段時間回到香江之後,她就開始四處的尋找半導體人才。
    主要是找華人。
    去找歐美的,人家根本就不搭理。
    甚至直接冷嘲熱諷的,說想要在華國搞半導體,那純粹就是癡人說夢。
    反正吧,進行各種打擊就是了。
    對此,隻能夠說很無奈。
    對張如京,剛開始的時候,陶采青去馬來國去找過他。
    現在張如京正在馬來國建半導體工廠,麵對ta投資的人突然找來,實際上他挺意外了一下。
    實際上,還有一個人找到他,想要邀請他加入到他的創業團隊當中。
    這個人就是張仲牟。
    張仲牟這人,無疑是一個相當牛的人。
    在1972年的時候,成為德州儀器的副總裁,整個公司的第三號人物。
    而在此時,德州儀器已經是世界第一,全球員工數量達到6萬多人。
    不得不要說上一點,此時鷹醬,真的很有那麽點超級大國的樣子。
    給人的感覺就屬於海乃百川,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來追逐夢想。
    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過來,而其發展添磚加瓦,好不安逸。
    麵上的功夫裝得再好,骨子裏麵還是假的。
    裝出來的東西,終究會有一天被揭開。
    明星塌房的結果,都看見了的。
    當一個國家塌房的時候,那可就有著些意思了。
    “既然人家都說了,那你問問張如京什麽時候有時間,我到星島去。”
    陶采青瞪大了下眼睛,她還以為陳懷慶會說,直接就放棄了,不要這個人了呢!
    畢竟這人也太大譜了些。
    真當自己是諸葛亮,得要劉備三顧茅廬去請?
    劉備為什麽要三顧茅廬?
    那是劉備手下真的沒有什麽能用,聽說了一個人才,也不管具體如何,反正就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得要緊緊抓住。:
    可陳懷慶不一樣。
    陳懷慶現在屬於那種讓人納頭便拜那種,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投的。
    當然了,那種成名已久的人,自然不會主動來投。
    人家沒點麵子啊?
    可麵對ta投資的邀請,基本上都還是會積極回應。
    聰明人都知道的,與人為善,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
    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夠用到。
    陶采青:“好!”
    像是張如京這種牛人,陶采青也就隻能夠去打上一個前站,想要邀請人家加盟,必須得要陳懷慶親自出馬才行。
    陳懷慶在海外華人群體當中,可謂相當的知名。
    之前的時候,大家以為二十億美元身家的王安博士就已經算超級厲害了。
    可那裏想到,陳懷慶居然還更加的厲害。
    過去很多年的時間裏麵,華人在全世界都有著些抬不起頭來的。
    沒有一個強大祖國作為依靠,華人在外麵的日子並不好過。
    屬於誰都能夠來欺負上一下那種。
    忍氣吞聲,是大家共同的寫照。
    可當陳懷慶在世界上享有了莫大名氣之後,外國人怎麽看不知道,反正對於華人來講,無疑是一個莫大激勵。
    星島又名獅城,在東南亞這塊地方,各方麵發展上都遠遠超出周邊地區的。
    陳懷慶對於星島的印象並不多,就知道這裏經濟挺是發達,李家在這裏擁有絕對的掌控權。
    陳懷慶現在影響力巨大,這到了星島之後,就受邀和星島城主李耀進行會麵。
    說實在的,陳懷慶真的還挺意外了一下。
    自己才是剛剛在酒店辦理了入住,然後就有人來敲門,這說明什麽,根本就不用多想。
    其他的不多想,可有一件事情,讓陳懷慶算是真正的意識到了。
    那就是自己今非昔比。
    如果說以前,陳懷慶就是夜晚的螢火蟲,人們看得見,可不會在意。
    可現在,陳懷慶的亮度直接增加了幾個級別,大家想要不在意都已經不行了。
    麵對李耀的邀請,陳懷慶自然沒有不去的道理。
    ta投資的觸角已經伸到東南亞來了,而且還將ta投資在東南亞的總部給設立在星島。
    在東南亞這塊的投資,現在還屬於一個比較前期的階段,並沒有說大規模的進入。
    陳懷慶投資東南亞,主要為了亞洲經濟危機做準備。
    像是亞洲經濟危機這種嚴重的經濟危機,陳懷慶可不敢說去當出頭鳥,讓某些人頂在前麵,自己在後麵吃就行。
    車輛行駛在街道上,陳懷慶看到了康年銀行的標牌。
    康年銀行也在星島開展業務,以星島為東南亞地區總部,業務開始逐漸覆蓋到很多的地方。
    在星島,商業銀行有一百多家,其中有13家為本地銀行。
    將商業銀行也分為三類:全麵性執照銀行,限製性銀行以及岸外銀行。
    康年銀行就是全麵性執照銀行,可在星島開設分支機構,經營商業銀行的所有業務,接受存款不受限製,還可經營亞元業務。
    小小的星島集中了這麽多的銀行,自然的,銀行之間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可是,康年銀行進入到星島之後,就是如同一條鯰魚,攪動起了不少波瀾。
    商業銀行賣理財產品,在國際上麵,已經不屬於什麽奇怪的操作。
    實際上,大家都會搞。
    但是,康年銀行的理財產品承諾保本之外,還有超高的收益。
    簡直有著些過分了。
    信托理財在理財產品當中,收益率算是很高的,能夠達到1015的收益率。
    可是想要買信托理財的要求也高,基本上都100萬起步,而且還有13年的鎖定期。
    信托理財就屬於有錢人專屬,小民就老老實實打工吧!
    普通人也有理財需求的,隻不過過往的時候,銀行都有點漠視這塊的需求。
    都眼睛去盯著有錢人。
    可康年銀行那真的屬於來者不拒的,就是一百塊錢來買自己的理財產品,也沒有任何問題。
    如此,康年銀行自然受到很多平民的歡迎。
    陳懷慶和李耀的見麵,並沒有說因為倆人的年紀相差極大而聊不到一塊去。
    物老成妖,人老成精!
    倆人能聊的東西還挺多的,像是星島的住房製度。
    陳懷慶準備在國內由養老基金公司大建那種專門進行出租的房子。
    專門出租給單身小青年的,直接就一室一廳,甚至可以再簡單點,就一室加衛生間和廚房,客廳就直接不要了。
    反正,給大家提供多種選擇。
    除了這之外,還可以提供給家庭的租房。
    兩室一廳、三室一廳甚至四室一廳都行。
    養老基金公司有稅收上麵的優惠,比如說收租的話,根本就不需要交稅。
    話說,華國的租房市場上麵,好像除了公司之外,私人都沒有交稅的。
    李耀詢問陳懷慶,對星島未來經濟發展的建議。
    星島主要以國際貿易和加工業為主。
    至於說旅遊業……
    現在全球旅遊市場還並沒有完全的發展起來,除了交通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敢隨便出去到陌生的地方。
    陳懷慶想了下道:“現在,東南亞經濟正在飛速的發展,我個人建議,星島在金融這塊,得要加強,成為東南亞地區的絕對金融中心。”
    搞金融!
    李耀沉默了一下,目光看向陳懷慶,在金融這塊,陳懷慶無疑相當的厲害。
    陳懷慶在華國搞的西南證券交易所,李耀也是有所聽聞。
    剛剛聽聞的時候,李耀還真的意外了一下。
    想不到在內地,居然將交易所讓一個商人來搞。
    星島方麵,對於華國信息的收集上麵,是相當重視的。
    作為大部分由華人組成的小國,李耀一直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國民心向大陸。
    大家離開了大陸這麽多年,可文化的根,還是在赤縣神州。
    抗戰時期,東南亞的華人可是捐款捐物支持國內的抗戰,為勝利是做出了卓越貢獻的。
    華國改開之後,很多的資金來源,都是海外華人。
    其中東南亞也是主要來源地之一。
    李耀對金融什麽的,實際上有著一種本能的不相信。
    或者說,對於李耀這樣子的人來講,金融屬於很虛的東西。
    人吃不飽會鬧事,卻沒見過誰因為少賺錢而鬧事的。
    少賺錢,那隻會怪自己沒本事。
    所以,金融對於李耀來講,並不屬於什麽重點要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