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職業技術教育

字數:5205   加入書籤

A+A-


    重生80年代第312章職業技術教育
    “實際上,我還有個建議,以後市裏麵把那些汙染嚴重的企業,安排在一個專門規劃的工業區裏麵,安排到一個離城市遠些的地方。”
    “還有就是,在城市區域內,不要再建大型的工業企業了。得要逐步的考慮,將工業企業搬離到遠離城市的地方去。”
    “考慮到工人的生活,可以在離工廠不遠的地方,給搞一個專門的生活小鎮。”
    “工人在工廠裏麵上班,平時可以住在工廠宿舍,下班了可以去小鎮上麵買點東西,看看電影什麽的。周末的時候,還可以坐車到市裏麵來耍什麽的。”
    好像漢斯國那邊,這工廠就喜歡分布在各種小鎮上麵。
    反倒是華國,工廠喜歡是進行集中布置,特別是大城市,那工廠就越是集中。
    實際上,這種集中布置工廠,有著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產業集中。
    華國實在太大了,而且很多地方交通還不便。
    要是廠子分散布置,光是運輸問題就夠人喝上一壺。
    所以說,不要用國外的經驗來硬套在華國身上,不合適。
    大國和小國之間,考慮問題的方式都不一樣。
    劉秧:“你這些建議挺好的,市裏麵之後認真的考慮上一下。到時候,市裏麵劃一個工業區,你可得要帶頭入駐。”
    “放心吧,我肯定帶頭。”
    下午的時候,陳懷慶又是和劉秧、任飛坐在一起單獨進行了一番交談,談的內容涉及到不少東西。
    陳懷慶對於他們問什麽,自己就發表上一下自己的看法,有的看法對於劉秧和任飛來講,很有啟示意義。
    畢竟陳懷慶說的東西,在後世都被證明可行的。
    比如說辦事大廳,將全部部門給放到一個地方,方便群眾。
    加強部門對群眾的服務意識。
    當然了,最為重要的一個事情,陳懷慶談到,希望市裏麵能夠出台一些職業技術規範和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渝州是工業城市,現在以工業立足,將來也會如此。
    工業是渝州不能丟也不可能丟的產業。
    工業想要給發展好,那麽就得要有各種的規範。
    陳懷慶還以歐洲先進工業國家來進行舉例,人家就有各種規範,各行各業都有規範。
    而這些被人們並不瞧在眼裏的規範,是人家能夠在高精尖技術上麵長期保持優勢的一個保證。
    所以,渝州想要在工業上麵繼續的往更加高層次發展,那麽就必須得要有各種的規範。
    各種職業規範都得要有,像是電工、磚工這類全部都得要進行考核上崗,不能夠說以師傅帶徒弟這種形式來進入到行業當中。
    師傅技術上的參差不齊,帶出來的徒弟在水平上也有著問題,又是涉及到一個合格工人培養的問題。
    劉秧和任飛都看向陳懷慶,覺得陳懷慶提的這個,挺是不錯的。
    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能夠有一個規範,那麽也屬於好事。
    另外就是關於職業技術教育這塊,陳懷慶提出辦一所技術大學。
    專門培養百工人才。
    現在實在的屬於,什麽人才都缺啊,連開小車都屬於一項職業技術。
    此時國內對職業技術教育這塊,才是剛剛開始,1985年的時候,蜀川這邊成立一批職業技術學校。
    牌子倒是掛了起來,但是往後的發展上麵,一直都不能夠令人滿意。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工人。渝州的工業企業想要保持在市場上麵的競爭力,那麽就必須得要擁有高水平的技術工人。兩位領導也經常的去工廠裏麵去看的,也看到,現在廠子裏麵對技術要求上麵越發的高了。可很多工人實際上很難達到工廠的要求,可我們找不到更好的人,就隻能夠將就用。”
    “如果能夠有足夠多的高技術工人,那麽我們的企業,就能夠在市場競爭當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對於這點,我是感受頗深。最開始我們進入到海外市場,我們生產的摩托車和霓虹國的摩托車相比,人家生產的摩托車,出現故障的次數就比我們要少很多。”
    “我們不斷的加強對一線產業工人的技術培訓,提升他們的技術,反應到生產上麵來,就是我們的摩托車故障率直線下降,已經能夠做到三萬公裏無大修,我們才敢向消費者提出發動機三年或五萬公裏保修。”
    墨塔集團敢公布這項保修政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發動機技術和質量的保證。
    墨塔動力每一款發動機,都是經過嚴格測試之後才上市銷售的。
    不僅僅隻有靜態測試,還有各種裝車測試,能夠想到的暴力駕駛手段,都給用上,反正就是用盡一切手段測試出發動機的問題。
    實際上,個人使用的話,很少會進行暴力駕駛這種。
    可東西是真好還是假好,不就體現在人們不注意到的地方嗎?
    口碑!
    普通人那了解到底那款摩托車質量好,買車的時候就看品牌和外形。
    真正影響口碑的人,還是那群發燒友,這群人專門玩的,對各家廠商的東西如數家珍,各種情況都了解。
    有了他們的認可,那就能夠獲得大眾認可。
    “由企業自身從頭到尾的來培養技術工人,對於企業來講,成本上麵有著些大。”
    “還是得要通過學校培養才行。”
    “讓一部分初中畢業生進入到技術學校進行學習,學習個一技之長,對於他們來講,也是有好處的。”
    劉秧和任飛對視一眼,職業技術教育現在處於一個探索階段,既然陳懷慶想要搞,讓他試試自然更好。
    畢竟陳懷慶的點子多,說不定還真的搞出來了很好效果。
    “辦這個技術學校,由你來牽頭,市府這邊肯定是支持的。另外每年也可以給上一些經費支持。”
    劉秧一直都在基層幹,對於廠子裏麵的情況很是了解。
    現在渝州的工廠裏麵,技術水平在這幾年時間裏麵提升很快。
    如果說最大的不一樣,那就是現在的工廠,更加現代化了。
    生產設備大量的改進,引進了很多外國的先進設備。
    光是引進這些外國先進設備可不夠,還對這些設備進行研究,墨塔技術研究院和渝州高校一起組成聯合研究組。
    對這些設備進行研究之後,就是進行彷照,然後自然就是開始自己來進行生產。
    甚至還解決設備在設計上麵的不足之類的。
    實際上,工業生產設備上麵,很多真的就隔著一層窗戶紙。
    在研發實力上麵,墨塔技術研究院和渝州各高校現在提升得相當快。
    墨塔技術研究院就不說了。
    渝州的高校,這幾年在陳懷慶的捐贈下,以及市府資金支持下,反正並不是那麽的拮據,從各地挖了不少優秀的人才過來。
    此時的渝州作為全國前三的城市,可屬於大城市。
    大城市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那自然就不用多說啦。
    反正要是有合適的機會,肯定得要去大城市。
    職業技術教育這塊,實際上國內還相當缺乏的,過去的職業技術教育實際上由工廠來承擔的。
    招青工進廠,廠裏麵安排師傅來帶。
    這工人到底學的好還是學的不好,反正廠裏麵人都已經招進來了,難道還辭退不成?
    肯定不能夠辭退的啊!
    所以,企業就自身來承擔了。
    然後進入到生產當中……
    本來正常來講,工廠裏麵的技術水平應該隨著時間不斷積累而更加高才對,可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才培養體係,這反而變低了。
    漢斯國在工業上麵為什麽那麽的強勢,很重要的原因,就因為其職業技術教育上麵的成功。
    漢斯國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去讀普通大學,剩下的都進入到職業技術教育學校裏麵。
    現在屬於一個最好推行職業技術教育的一個階段,因為此時工人很吃香啊!
    工人老大哥,這開玩笑呢!
    社會地位上麵,工人依舊保持著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不像是再過十幾二十年,這工人的社會地位已經下降得厲害。
    主要還是收入下滑。
    華國一直以來都缺技術工人,高技術工人的缺乏已經成為限製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