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太子對興安發出了指令
字數:5435 加入書籤
除此之外,興安又貢獻了一筆金銀通寶,隻是比起前麵的土地寶物,數量就要少很多了。
“隻有這麽點嗎?”朱見濟眨巴著純潔的雙眼問道。
興安回他,“殿下,老奴此前已然拿錢去各處買了土地,金銀是隻有這麽點了”
“哦,”朱見濟打了個哈欠,“孤不信!”
“你明明借著太後名義私下發放了無數度牒,孤才不信你手上隻有這麽點銀子。”
“你是多年的秉筆太監了,結果馬伴伴收到的銀錢還比你的多,這合理嗎?”
馬衝沒料到火會燒到自己身上,原本還在看興安這個老前輩的熱鬧,當即變了臉色給朱見濟跪下,“奴婢”
“沒有說你的意思,你的錢孤都清楚怎麽來的,慌什麽?”
朱見濟可不愛殺狗。
自家寵物的生活水平比其他人高,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但興安卻是無法像馬衝這樣,輕飄飄的被主人放過。
他在聽到太子點出“度牒”一事的時候,就明白,對方早就知道了所有的事情!
他真的要變成一條流浪街頭連垃圾都吃不到的老野狗了!
興安叩首在地,汗順著臉頰落到地上。
“老奴有罪”
“你的確是有罪。”朱見濟不鹹不淡的回道,“現在是你交贖罪銀的機會了。”
“留下回老家做富家翁的錢,剩下的都吐出來,孤就當什麽都沒發生過。”
“你還是多年的老太監,皇帝恩賜返鄉養老的心腹,指不定還能收養幾個孩子,等著死了給你打幡上墳。”
“私放度牒,你口味也是夠大的。”
度牒可是官方管理宗教的東西,有了它不但代表著和尚道士們可以合法傳教,還代表著他們可以不用納稅服役。
所以大明對於度牒的發放,管理起來是很嚴格。
而根據“力有相互性”的原理,獲取度牒的正規方式難度加大,那麽度牒就跟著變金貴了。
買賣起來得賺多少錢呐!
好在興安到手的錢,等會兒就變成朱見濟的了,這讓他原本憤怒的內心感覺舒坦多了。
興安冷汗不停的流下,對朱見濟放他一條狗命的行為感激涕零。
“另外你還有個事兒做,做完了就趕緊滾吧,年紀大了就不要到處亂跑”
“請太子吩咐!”興安磕頭砰砰響,像條急於討好主人的哈巴狗。
“你跟孫太後和太上皇的勾當,孤也懶得說了。”
朱見濟手扶腰帶,摸了摸自己仍舊圓潤的肚腩,語氣深沉,“去找他們兩個,用嚇用騙都好,想辦法從南宮弄來一份太上皇的罪己詔!”
讓大伯父反思了這麽久,總到了他“幡然悔悟”,深感對不起祖宗從而自我放逐的時候。
朱見濟可不想留著他過年。
“太上皇在宮裏也待久了,讓他去鳳陽那邊透透氣吧,起碼要對得住朱家血脈。”
“之後的事,就與你無關了。”
興安聽懂了其中深意,頓時大汗淋漓,小心的問道,“如果太上皇不肯寫”
“誰說要他自己動手寫的?”
朱見濟嫌棄的看了興安一眼,“就不會口述下來讓人代寫嗎?隻要上麵有太上皇的印章就好。”
於是興安懂了。
太上皇本人的意向不重要,
但能夠堵住臣子那張嘴的罪己詔很重要!
要想辦法聯絡到一個能接觸到太上皇隨身護著的印章的人。
興安心裏回蕩著朱見濟的話,在對方留給自己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後,為了安度晚年,瘋狂的發散起了思維。
興安知道小太子是個“好人”,
他聽說過,東宮那邊的宮人待遇都不錯,還能接受會計培訓,為太子處理很多事務,而得到報酬比起老資格的內官都高。
所以興安不懷疑小太子會騙自己。
隻要他搞定太上皇
可惜他為了明保哲身,已經很久沒有去南宮活動過了。
南宮安保換班後,就變成了阮伯山盯著的地方,興安再去關注,兩人的目光絕對會撞上。
在那種情況之下,這兩位體重相當的競爭對手可不會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打個啵兒,隻會冷嘲熱諷的想壓對方一頭。
思索良久,興安發現自己找不到什麽扒手能摸到太上皇身邊。
誰讓在被景泰帝真正囚禁後,精神受到刺激的土木帝格外重視自己手中還剩下的零散權力,不但以“不敬忤逆”的理由活活打死了好幾個無辜宮人,還天天抱著那個僅存表麵意義的章子當個寶?
於是他打算曲線救自己,去找仁壽宮的孫太後。
孫太後自打被朱見濟一頓吼,也著實嚇著了。
隻是她不停的安慰著自己,既然孫家受了難,那她的皇兒肯定就不會有苦頭吃了。
為了確保這件事,連景泰帝後妃日常的問安,她都安分了許多,不再作妖。
但興安的到來打破了她新編出來的迷夢。
“太後”
興安撐著老朽的身體激動的給孫太後磕了一個,再抬起頭時就見他未語淚先流。
如果朱見濟在這裏,一眼就能看出,這老東西開始演了。
但孫太後並不是朱見濟。
在她看來,興安是個和自己有共同愛好,並且心係太上皇的好大伴。
之前幾年,要是沒有興安幫扶,朱祁鎮的日子也不會過的那麽滋潤,景泰帝那邊也有興安安撫,讓他狠不下心對她們母子做些什麽。
可惜過去的美好,都隨著景泰五年的到來而改變了。
“大伴快快請起,何故如此作態?”
孫太後讓興安趕緊起來,神色裏麵也難掩緊張。
難道他探聽到了景泰帝那邊的新動靜,又要鬧什麽幺蛾子?
孫太後身心憔悴,實在不知道她還能賣大哥哪裏?
興安也是一臉苦澀,仿佛千斤重擔在肩頭,萬般滋味在心中,承受了無盡痛苦。
“老奴聽聞外界關於太上皇身世的傳聞越演越烈,心裏著實惶恐,便匆匆來給太後問安。”
“這都過去了,他們想說就讓說吧!”孫太後含恨說道。
如果沒有這事,她大哥還不會被關起來抄家呢!
她現在得忍耐,但總有機會教訓那些亂嚼舌頭的!
可興安卻清楚知道,她等不到這樣的時候了。
趁著自己過來,孫太後為了隱密將身邊宮人都驅下去的機會,興安狂飆演技,哽咽著聲音痛哭出聲。
“老奴心念太上皇與太後,故而不能坐視皇家相殘之事發生”
他用膝蓋挪著,將自己挪到孫太後腳下,位置好到眼淚垂落時正巧能讓對方看見。
“太後,你莫要把皇家相爭想簡單了!”
孫太後大驚失色,“此話怎樣?難道皇帝出爾反爾?”
不是保證過對鎮兒的子嗣封王的嗎?
“非也!”興安搖搖頭道,“諸位皇子必然不會受虧待,可太上皇本人卻不一定了!”
“太後也知道老奴曾在宣廟信重下學過幾本書,知道個故事——”
“那便是漢代以庶代嫡之事!”
“當年漢惠帝去世,諸侯和功勳倒呂,為了斬草除根,便將帶有呂氏血脈的惠帝子嗣統統毒殺,乃至於後麵繼位的文帝原配及其子嗣,因為也出自呂氏,從而沒了音訊啊”
孫太後聽了心慌慌,可惜文化水平限製了她接話的能力,隻能催著興安繼續講,“這關我家什麽事?”
興安怒其不爭,但還是耐心的告訴孫太後,“太後不知,在倒呂之人對惠帝子嗣下手之時,便已派人傳出流言,說其並非太祖血脈!”
“不然惠帝嫡長,如何能被文帝這個庶出之子取而代之?!”
“而且我朝也有例子——太宗和建文故事,太後難道就忘的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