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蜂蜜到底有什麽用?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A+A-


    奏疏來了。

    不來時一份沒有,來時得四個太監抬。

    望著眼前品字形疊在一起的百十份奏疏,正在練字的楊侗問了阿姑這麽一句“會寫字麽?”

    “在楚公府的板子下練過。”

    楊侗撂下了筆,將書桌前的位置讓出,留下了一句“寫給朕看。”後,抬手拎起一份奏疏便看了起來,而那四位太監立即轉身走出了書房。誰不知道當今陛下不喜歡下人沒事就在眼前晃悠啊,除了阿姑,沒事就往陛下眼前晃悠的沒有一個好結果,所以,該撤就撤。

    阿姑寫了四個字——不慕自華。

    字意不提,光是這幾個字寫的就不像是個女人,那一筆一劃蒼勁有力,跟戰場上武將拎著刀捅入敵腹、咬著牙擰動刀把非要轉出個血窟窿差不多。

    楊侗看見這字都笑出聲了,指著紙上的字“楊素教的?”

    阿姑也不隱瞞“板子教的。”

    楊侗歎了口氣,揮揮手說道“去叫端娘來吧。”這兩筆字兒哪怕是比自己強點也不能往大臣的奏疏上寫啊,好歹那也叫天家顏麵,看起來練字的事得抓緊了。

    阿姑退身離去,整個書房內隻留下了楊侗一人。

    這是楊侗第一次看奏疏,光從奏疏上他就能看出大隋的衰落的確是有道理的。手裏這份奏疏是如今洛陽城內的文武百官所寫,奏有十折則八則都是阿諛奉承,最後兩折總算點題了還隻是說如今物價飛漲乃戰亂導致,隻要陛下平息戰亂,便可無為而治。這已經不是中庸了,簡直就是懈怠,這群官員吃著最好的食物,用著國家俸祿,真到該出力的時候光拿的出一筆好字。

    啪。

    楊侗隨手就把奏疏扔在了地上,此刻,一人將其緩緩撿起,他隨口說了句“傳旨,將此人罷官免爵。”

    這群官員是欺自己年少啊,以為糊弄兩句就可以蒙混過關,哪有這麽便宜的事?一個小小著作郎都拿皇命這麽不當回事,不殺雞儆猴看樣子不行了。

    那個身影手捧奏疏緩緩走出。

    楊侗再拿第二份,這第二份好歹有些內容,提議說奪下洛口、回洛二倉,開倉衝擊糧價,以糧價為帶動,物價自然而然也就降了下來。這不是扯麽?回洛和洛口兩座大倉如今都在王世充手裏,洛陽城內庫存糧食不足三個月,隻要敢開倉衝擊糧價怕是那王世充會即刻提兵殺來,更何況你寫奏疏文筆那麽好幹嘛?就算是寫下華彩文章又如何,能讓老百姓吃飽肚子麽?

    還有,楊侗問的不光光是物價飛漲,那百姓心中對國家的信心如何重新豎立呢?百姓不信任國家,你重鑄新幣又有什麽用?

    “華而不實,發還重寫,命其再想辦法。”

    楊侗將奏疏遞了出去,一雙玉手輕輕接過,至書桌邊提筆刷刷點點,幾句寫完,平鋪晾幹,人又站回到了他的身側。

    整整一上午,楊侗別的什麽都沒幹,光看這些東西便將時間匆匆放過,像是平躺在流水之間,任河流衝刷身軀。

    呃……

    坐到腰酸背痛時,楊侗總算處理好了近百份奏疏,再抬頭,端娘正彎著腰往地上平鋪最後一份奏疏晾幹墨跡。

    “陛下。”端娘一見楊侗看著她,趕緊走了過去,站在身後替其揉捏肩膀問道“累了吧?”

    “那也先請陛下過目,看端娘替陛下執筆寫下的這些回執是否還看得過去。”

    端娘隨即跑過去拿起一份奏疏又走了回來,將墨跡以幹的回執處指給楊侗看。

    從筆跡上來看,倒真不像是女人寫的,雖然說字寫的沒什麽讓人誇讚的地方,但,要是把這字安排在一個十六歲的皇帝身上,也還說得過去。可以看得出,端娘用心了,甚至還怕別人看出來自己筆體娟秀,故意往雄健了落筆。這讓楊侗很滿意,將奏疏折起重新放回到她掌心說道“就這麽著。”

    端娘如同得了什麽誇獎一般低著頭輕微擰動身體,無意間竟然露出了小女人神態。

    楊侗一邊起身,一邊問了一句“裴將軍那兒,還沒有什麽消息麽?”

    聽見這句話,端娘才回過神來立即回答“陛下,端娘在這兒的一個上午並沒有人來稟報過任何消息。”

    “這王世充是不打算來了麽?”

    楊侗皺著眉說了一句“讓裴行儼下城回家休息吧,命龐玉上城駐守,從明天起,城門照常開放,斥候多放出十裏盯著王世充動向。”

    說罷,由上書房內走了出去。

    端娘趕緊跟門口的太監囑咐了兩句了,立即跟上了他的腳步,並沒有夫妻之實的小兩口一前一後奔著後宮而行。

    才走了沒幾步,楊侗才回頭說道“阿姑,先帶朕去看看蜂蜜。”

    蜂蜜?

    不是去吃飯麽?

    端娘記著陛下有吃會食的習慣,每到中午都會吃點東西,今天怎麽想起來吃蜂蜜了,流食能吃飽麽?

    “諾。”

    阿姑幾步上前,在前方引路走向了庫房。

    讓楊侗想起這些蜂蜜的是天氣,他竟然在處理那些奏疏的時候感覺到了熱。對,在四月初的天氣感覺到了熱。這讓他覺著有點不對,起碼是時節不對。這也連帶著想起了了解隋唐曆史周邊的一些小事,比如唐朝少旱災多水災,冬天十九次無雪,喜歡唐朝的曆史學家還因此覺著起碼在唐朝前中期是的確度過了一個溫暖期的,所以在這個朝代會有製冰、會有冰鎮葡萄酒這樣的創舉。

    而楊侗在想起這件事的時候,腦子裏並沒有天下,隻有庫房裏存放的蜂蜜。

    三人走至庫房後,阿姑打開上鎖的庫房房門,楊侗在裏邊看見了滿滿一庫的蜂蜜,隨手敲碎最近處一壇封泥,掀開封口布,這才用食指挖了一指頭蜂蜜送進嘴裏……還好,沒壞。不過夏天就快來了,要是不趕緊用掉這些蜂蜜,怕是也堅持不了多久,最關鍵的是,這件事也該進行了。

    他一回頭,正看見端娘望著自己,楊侗沒多想,挖了一指頭遞了過去“想吃?”

    端娘頓時整張臉都臊紅了,這可是日盼夜盼才盼來的接觸,可旁邊阿姑就站在那,不懂事的宛如一塊木頭……

    阿姑“再不吃該掉地上了。”

    ……

    楊侗又加了一句“真快掉地上了。”

    ……

    端娘一閉眼,徹底不管了,張嘴過去……甜。

    楊侗很認真的說道“這是野生蜂蜜,雖然好吃也不能多吃,否則會拉肚子,要是真想吃,讓人上鍋蒸一下就可以了。”說完,衝著阿姑吩咐道“給我準備一間安靜的屋子,附近不能有人,這件事隻能我自己來。”

    望著滿屋子蜂蜜,楊侗皺起了眉頭,有些事,是時候該進行了。

    阿姑不解的問道“陛下,老奴一直想問,可之前人多嘴雜,也就沒開口,這蜂蜜,究竟有什麽用?”

    “大用”

    楊侗再次露出了神秘的微笑,阿姑記得,那個會放煙的小瓷瓶被弄出來之前,陛下好像就是這麽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