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返晉陽雙喜臨門 內助賢亦當分明
字數:5284 加入書籤
肖毅在上黨郡一共待了四日,從晉城到高平再至長子皆是雁門軍統領偏將軍臧霸陪同,而太守張揚則是坐鎮晉城處理難民之事,張揚屬於那種可以沉入民間的地方官,臧霸在肖毅麵前對之亦是極為讚賞,看起來上黨的一軍一政兩位主官合作的是相當愉快。
如此情形申明和陳登看在眼中更對今後充滿了信心,張揚對肖毅禮貌客氣但並不奉迎,那天安排了難民之事後便一心埋在其中,假如說單隻如此還是在恒之麵前做作的話,那麽臧霸之言就是最好的佐證。而肖毅更是顯而易見的欣賞張揚這種作風,並給予了最大的支持,這樣的一個上官也正是他們想象之中最為理想的情況。
從河南河東跟隨而來的難民共計兩萬六千餘人,張揚在三縣安排了一萬五千多,長子城還能留下三千,其餘的八千難民則是經過挑選直接用上了臧霸雁門軍的軍屯。對此肖毅是有整體衡量的,沒有軍屯雁門軍靠各郡供給也能足夠,再言他們還能再開良田,這可不是後世那個寸土寸金的時代,隻要有人肯幹就不會愁沒有田種。
經過幾年的發展,雁門的器具所和農事局在肖毅的大力投入之下都有了極好的提高,就拿此次張揚收到肖毅的訊息之後就立刻安排好了災民的安置之地,而那些地方也不是隨便挑選的,都是經過各處司農考察可以作為耕田使用的土地,這樣的空地在上黨郡又是最多的。是以隻要能夠增加人口,身為太守的張揚便不會有太多顧忌。
當然難民們也不是沒有付出的,如今整個並州的稅率都被肖毅調整到了二十五到三十之間,這批安置難民的前四年則會是十五稅一,這般並不複雜的投入產出比肖毅稍加心算就能得出答案。愛民和做慈善是有區別的,投入產出的周期可以拉長但絕不能沒有回報,否則根本不能長久,而肖毅的這個理念亦是切實到了各州的政事之中。
不過對於這些難民而言有房住有地種生活有奔頭已經是冠軍侯天大的恩賜了,他們哪裏遇到過會細細和他們說起稅收細則的地方官?哪裏見過會幫著他們蓋房子壘豬圈的軍隊?冠軍侯已經給了那麽多又怎能不加回報?再言即使是十五稅一也比在董卓以及之前州官治下好的太多了,民心亦是如此被肖毅點滴積累起來的。
到達長子肖毅觀看了一場臧霸親自指揮的雁門軍集體演練,眼下雁門軍的滿編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人,其中的五千為民夫隊,但即使是民夫隊在經過一段時間嚴格訓練之後也有了較高的軍事素質。演練之後恒之對臧霸的練兵極為滿意,在一種輕鬆和諧的討論氣氛之中高順典韋張合徐晃諸將也都和臧霸交換了看法,集思廣益。
演練一完恒之就要加速回轉晉陽了,因為今年的九月初三就是肖老夫人的八十大壽,肖家上下都要為之大操大辦!能有一個年過八十的老人在家在漢末這個時代就是一種福氣的象征,而肖毅與祖母之間的感情更是極深,如此的大日子他豈有不提前趕回去的道理。
上黨郡與太原郡相鄰,率領玄武騎從長子出發,歸心似箭的肖毅不過兩日功夫就到了晉陽,今日是八月二十五,距離祖母八十大壽還有八天時間,恒之還有充足的空餘去多加準備。而這一刻的晉陽城中何苗何剛皇甫林肖令張敘等人也已經盡數抵達,準備為老人家祝壽,就在前日赤忽兒和圖葛虎以及烏桓右騎督吉慶亦是提前趕來。
肖毅回轉晉陽之事已然提前通傳諸人,城外一番相見約好明日之期恒之當然要先回府中,如今並州正在一個高速的行政體係改造之中,因此戲誌才郭嘉等人是要等到正日子才會前來的,此次先行到達的則是簡雍簡憲和,他會在此為肖毅做一次極為詳盡的匯報。
回府之後肖毅當然第一會去祖母房中,這祖孫相見當然是溫情無限,在肖毅眼中奶奶這兩年的身體精神竟是越發的見好,原本的白發都有轉烏的趨勢,按照周神醫的說法除了家人照顧調養極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境,有肖峰陪伴更是子孫滿堂老人家是格外開心。
而近日申明夫婦的前來對肖府而言則又是一樁喜事,肖夫人見到多年未見的女兒女婿當然會心情激動,抱著肖盼悌娘兒倆就哭做一團,再到申虎這個大小夥子給老婦人磕頭之時房中是一片歡聲笑語!
離開祖母的院落肖毅當然要去父親的書房,肖公和鄭公兩位老人則在此處等候,說起來他們這段時日亦是極為忙碌,南山書院即將在今年的十月初八正式開啟,原本八百人的名額如今已經遠遠不夠用了,士子們對南山書院的熱情還要超過恒之原本的估計!倘若今日不是恒之回家,肖公和鄭公二人可不會丟下書院之事回來的,二人越是深入此事越是樂在其中,教書育人之中亦有大道的存續。
“爹爹安好,鄭公安好,毅回來了。”到了書房之中肖毅是恭恭敬敬的給二老見禮,今天房中伺候不是丫鬟侍女而是肖府少夫人鄭瑩親自帶著劉香衛幽若思雲珠等一幹內室在此。丈夫回來她們人人麵上都有著極為開心的笑容,眾女一處當真猶如百花齊放一般。
肖元微微擺手,肖毅便在父親下首坐下,鄭瑩則是給夫君捧上香茶隨後站到了肖毅身後。肖公這才言道:“恒之,諸侯聯軍連戰連捷,正是士氣高昂之時,為何不趁此時鼓勇而進?須知********,爾等如此為之久後必生禍患,要知天子終究還在董逆手中……”
對於聯軍的進展肖公是不甚滿意的,當日接到訊息他在書房之中是連連歎息,在他眼中聯軍此舉就能稱得上是半途而廢了。
“父親,倘若聯軍大軍都是毅之麾下,一眾諸侯皆為孟德兄文台兄及陶公這般,毅定會如同父親所言一般********。但即或因為大義可到了戰場之上卻總是會有掣肘,且李文佑為董卓出的這條以退為進之計的確高明,就軍論軍聯軍戰線一長消耗便大,西都有雍函之險地形之利,僵持下去一旦隆冬到來我軍亦並無勝算。”父親的問題在路上肖毅就想到了,此時也很是自然的給出答案,非是不欲而是不能。
“伯卿,恒之所言極是,這人多勢眾亦有不利之處,況且說起軍事我等皆不能與恒之相比,再言此次聯軍所為也是大挫董逆囂張氣焰,其勢必不能久也!”鄭玄聞言首先出言道,肖毅也確是言之有理。
“鄭公,我不是不知毅兒說的有理,隻不過終究心中不甘,恒之,那下一步又該如何?”肖元搖頭一歎又是對肖毅問道。
“爹,以眼下形勢隻能以靜製動,單論實力一眾諸侯皆不及董卓,但恰如鄭公所言,此次聯軍之為已經能給董賊以極大震懾,讓之不敢肆意妄為,天子隨在其手中卻是安全可保!孩兒以為若要清君側還需先行壯大自身,此番回歸兒便要潛心與並州政事民生之中,待天下之變而變,竊以為此方為穩正之法!”肖毅聞言亦是正色言道。
這一番話說的肖公鄭公都是連連頷首,就眼前形勢而言也沒有比肖毅所言再好的辦法了。一邊眾女聽得也是津津有味,不管是不是能夠聽懂,可肖毅那種從容不迫侃侃而言的氣度卻是她們最歡喜的,尤其是夫君說起潛心政事民生之中,那不是代表他在晉陽有許多時日?
“恩,眼下也隻能如此,恒之,祖母大壽不但是我肖府一家,亦是肖氏宗族之盛事,如今你已然身為族長,內事有瑩兒處置當是妥帖,那族中其餘之事你還要上心才是。”肖元頷首這才話鋒一轉,國家國家,這個家可是將宗族包含在內的,族長身上的擔子可是不輕。
“父親放心,孩兒當盡力而為,如今有瑩兒相助卻是輕鬆許多,家中諸事心中都有所知,眼下就是先將祖母之事辦的風光才是。”肖毅一笑道,隨即也是轉向鄭瑩微笑頷首致意,家中族中之事豈能瞞得過他,自己這個正妻的確是有殺伐決斷之能,處事極為妥帖。
“妾身受公公婆婆與夫君之托,此皆本分也。”見丈夫如此鄭瑩也是心中歡喜,迎著丈夫的目光便是微微欠身言道。
“嗬嗬,老人家的喜事當然越風光越好,不過之前恒之也要將喜事辦了,亦算雙喜臨門。”看著孫女和孫女婿一副琴瑟和鳴的樣子鄭玄是老懷大慰,當下輕聲一笑對肖毅言道。
“鄭公所言何意?毅卻哪裏又來的喜事?”肖毅卻是有點納悶。
鄭瑩看了肖公一眼,見他微微點頭這才對丈夫說道:“夫君,日前娘便說起第五姑娘跟在夫君身邊五年,雖然人人皆知夫君為人可對女兒家而言終究有些不妥,因此便讓妾身為夫君納之。”
“啊?這……可曾問過第五姑娘心意?”肖毅聞言就是一愣,不管在這個時代待了多久,他來自後世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是很難改變的,第五玲在他心中和郭嘉張遼等都是得力下屬,卻沒有兒女私情。但鄭瑩的說法和做法在這個時代而言亦是天經地義,並無任何差錯。
“夫君放心,妾身當日便讓香姐姐親往雁門問之,第五姑娘對夫君亦是有意,此事一切依足禮法,父親已經派人去接第五大師,第五姑娘這兩天也就該到了。”鄭瑩正色答道,肖毅第一反應就是問第五玲的心意看在她眼中也是暗自點頭,這份尊重算是極為難得。
“夫君,夫人所言具實,第五姑娘確是對夫君有意,隻是夫君事忙她又要為夫君操持器具所之事不便說起罷了。”劉香一旁出言道,女兒家看女兒家還是很準的,那一****和第五玲提起此事看著對方麵上含羞帶喜就知道其對肖毅定有情意,隻不過自家夫君有些遲鈍。
“既是第五姑娘心意如此,那便由夫人操持。”事已至此肖毅還能如何?他也不能辜負了第五玲才是,可能如此想會有些不純潔或是小人之心,納第五玲為妾能將第五平請來更是好事。有了這一層關係想必今後器具所還能更加壯大?至於感情,此時先結婚後培養的多了去了,隻不過所有的女子都是自己被動多少還是有些鬱悶的。
“有夫君示下,那便安排在九月初一,第二日恰好為祖母暖壽。”見肖毅點頭鄭瑩立刻言道,這些事她當然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夫人安排就好,還有便是二張的家眷如何?”肖毅點點頭問道,他在給二張的親筆信之中是讓二人先去各郡走一走看一看,盡量多的了解實際情況,為日後的行政積累經驗奠定基礎,張昭張紘見信之後深覺有理便照而行之,不過老夫人大壽他們是會趕回來的,到時相見不遲,隻是他請來大才就壓給對方創造最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一切已然齊備,與戲郭二位先生的宅院人手一般,瑩與若兒香兒和兩位張夫人也是多有走動,對於晉陽其言也頗為滿意。”鄭瑩笑道,她對夫君這件大事是最為重視的,也花了很多的精力。
“夫人處事周到,各位亦是盡力,毅真要謝過。”肖毅聞言起身很是正式的給鄭瑩行了一禮,又給眾女作揖。有的時候夫人路線就是最好的粘合劑,身邊有一幫賢內助也可給他絕大的助力。
鄭瑩見狀急忙側身避讓,口中則是言道:“都是妾身們的本分,哪裏能因此當夫君之謝。”話雖如此,但芳心之中還是受用的。
“哎,怎麽當不得,為夫乃治軍之人,這賞罰不明功過不分可是不成。”肖毅此言一出,肖公和鄭公亦都是撚須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