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第419章 滿眼金浪令人喜 寒窗苦讀為仕途 下

字數:2635   加入書籤

A+A-


    視察了飛燕軍的軍屯情況,又在軍和楊定管亥及一眾軍校吃了一頓晚飯肖毅這才回城,臨走之時還不忘交代楊管二人入冬之後定要照顧好麾下士卒的日常生活,飛燕軍很多人並非北方人,並州可是寒冷之處。小說

    回城之後肖毅先往丁夫人府去了一趟,自從丁原死後恒之是以親母一般以待義母的,而鄭瑩嫁進肖府之後也是照顧的更加周全,每日都會親來問安,劉香夏荷春桃等亦會輪流在此照顧,丁信經常陪伴身邊。可以說丁原的死直到現在還是頗為讓肖毅自責,他不該用呂布

    等到回到府鄭瑩已然在書房之等候了,這幾日肖毅無論再忙都會回家與家人共進晚餐,自己陪伴妻子的時間本來不多,今日在飛燕軍還是讓人提前回來通傳。每日晚飯之後肖毅會回到書房理事,對丈夫的這個習慣鄭瑩是了解的,自從祖母大壽之後肖毅便開始忙的不可開交,秋收,南山書院,各地人事變動,軍隊整編等等諸事是極為繁雜。

    夫人今日辛苦,何不早早安睡,為夫這裏還不知要多久。看見桌各地的所報堆得整整齊齊,筆墨紙硯包括香茶皆是齊備,肖毅不由頗帶歉意的言道,今日說是出去時差秋收和軍營,倒也有一小半是高掛免戰牌。原因無他,南山書院這麽一開各地士子雲來,族為了兒子孫子尋來的更是不計其數,便是這一個個的人情令得百戰百勝的肖毅都難以招架。

    妾身有什麽辛苦,這些都是該當替夫君分擔的,夫君才是真正的辛苦,這一州之事已然足夠操勞,如今加南山書院,夫君乃是族長對待自家子弟又怎能不左右為難鄭瑩親自前為肖毅除去長袍,口則是柔聲說道,她當然知道丈夫的歉意來自何處,那些族之人可不好應付。

    聽鄭瑩如此說肖毅一時間倒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按這個時代的標準來看她是那種完美賢妻的形象,知書達禮,善於治家,體貼夫君還識得大體,更能為自己分憂。肖毅都很難挑出對方任何一點毛病,鄭瑩有心機這點不可否認,從她收服繆姬能看的出來,可身為一個大家族的主事,缺什麽都不能缺了心機也許是這般完美才讓她的容貌並不驚人。

    夫人,你說這卻也怪了,毅在戰場之向來說一不二,軍令如山之下誰也不敢多言,可對著這些老哥哥老弟弟老侄兒這麽換好衣服坐在案前,肖毅拿起香茶喝了一口果然溫度適火候恰當,也不由在心暗讚鄭瑩的細心,這段時日衣食住行妥帖之極,當下也毫不掩飾的道。

    這卻怪不得夫君,自古以來是躲不開的人情,都是沾親帶故如此求了來的確難以推拒,以瑩兒愚見,夫君讓妾身出麵倒也算應對之法。聽肖毅說道老哥哥老弟弟鄭瑩都不由掩口一笑,夫君也沒說錯,今日來的三個族兄皆是年過花甲,有一個已然古稀。當下也是回道,見夫君能夠對自己吐露心聲鄭瑩心也是十分歡喜的,眼下氣氛便極為和睦。

    那倒要聽聽夫人是如何應付的。肖毅聞言拿起茶盅很是自然的也為鄭瑩倒一碗香茶,放在她麵前之後方才一笑問到。

    妾身便對族人說起,這南山書院乃我大漢壇盛事,公公,劉刺史和祖父都是大漢名士,說是泰山北鬥亦不過之,如此書院一開便是四方雲來,亦是匯集天下之人眼光所在。倘若我族子弟有那份才學的了便是我肖族之榮光,族必會給與厚贈,可若是攀附親情權勢那便是在天下人麵前丟了公公夫君和我肖族的臉麵,斷然不能如此。見夫君為自己倒茶鄭瑩急忙微微欠身,這不是在內房之,隨即侃侃出言卻是頗具氣度。

    好,條理清楚公私分明,我看次說的還是差了,夫人你不僅僅是將才,更是帥才。肖毅聞言拍案稱讚道,這些道理他當然知曉,可你讓他在那些族老者麵前拉下臉來終究有些失卻族長氣度,而鄭瑩為此卻正是合適,而且她還許以厚賞更是有予有奪,一切皆不失大家風範。

    妾身豈敢當夫君之讚夫君不嫌妾身枉自許諾動用官便成。鄭瑩聽了夫君讚賞心歡喜,但還是正色言道,她那也是臨時生智。

    夫人,這些話以後卻不用說了,你我夫妻乃是一體,那些身外之物我的不是你的,以夫人之能說不得理之為夫還妥當,何來枉自許諾之說肖毅搖頭搖頭笑道,在他看來賺錢給老婆及家人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他今世的確有著超強的賺錢能力,金錢隻是一個數字。

    多謝夫君信任妾身,隻是妾身畢竟見識短淺,若有疏失之處還望夫君不吝指正才是。鄭瑩聞言甜甜一笑道,誰又不希望夫君的讚賞了,尤其自己的夫君還是那般的優秀,看他出言亦是言出由衷。

    嗬嗬,你我還是當互相指正才是,其實那些士子們也挺不容易的,寒窗十年苦,一朝天下知,誰又不希望能夠功成名假如可能得話我還真希望可以多招一些學院入書院,可爹爹與祖父卻都言及寧缺毋濫,為夫也隻有應之,不過考試當日我是定要去的。與鄭瑩相對肖毅還是頗為輕鬆的,麵前女子很會照顧他的感受,且往往能找到共同的話題。

    看見那麽多士子學子擁來晉陽肖毅是十分興奮的,是大數法則他也能得到不少的人才,感覺六百人還是太少,以他的財力即使增招個四五百也不是什麽太過為難之事。但他的想法卻是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甚至一向支持他的鄭公也和肖公站在了一起,南山書院乃是為國選材之所,集了大漢很多的才俊,當要優選優,寧缺毋濫。

    肖毅沒有說服二位,但他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對於人才的看法他和肖公鄭公以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會有所不同,隻要是人才,哪怕沒有考南山書院,他也絕不會輕易放棄。

    383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