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精銳之師出河內 此戰之要首在速
字數:5304 加入書籤
大漢興平二年,公元一九三年六月十七,天子劉協以右中郎將盧植盧子幹為安南大將軍,起兵五萬調停徐州之亂,而在此之前責令青州刺史征南將軍曹操立刻退出徐州的聖旨已然傳出。伴隨著榜文一路到各地方縣郡,曹孟德為私仇而私向攻伐之事也被宣揚天下,一時間便是諸侯具知。
消息傳到豫州,袁術正在宴席之上觀看歌舞,得訊後便笑謂諸將曰:“天下皆知肖郎有百戰百勝之威,皆以其勇猛無敵及士卒用命為主因,此二者當然不差,不過其人不在兵處亦是極為仔細,此番當可一觀成敗。”
孫策剛剛在會稽一戰之中擊敗王朗,以八千士卒破其三萬精銳正是誌得意滿,卻是有言此番可觀叔父之動而動,便令黃蓋屯兵九江之地。
戰前肖毅的輿論宣傳攻勢還是十分到位的,當世也再找不出比他還深諳此道之人,徐州一戰成敗暫且兩論,他要給世人留下一個曹操倒行逆施的印象。不過在聖旨之中對曹孟德的措辭還是頗為客氣的,畢竟父子人倫亦是大道所在,肖毅知道自己越是如此,得到消息者往往便會忽略這一點。
原本眾人一直在商議從安縣出兵跨過冀州前往徐州之地,但真正出兵的地點卻在河內,盧植的副帥便是天子親封的武威將軍周瑜,肖毅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要讓公瑾在此戰之中挑上重擔,讓他迅的成長起來。當然為防萬一,還有人為他參讚軍機,隻不過不是誌才屬意的郭嘉而是毒士賈詡,肖毅自己親自坐鎮晉陽,文和之才不在奉孝之下當也要有表現機會。
名義上是盧中郎率領大軍出征,但他當日在朝堂之上已然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知曉副帥乃是肖公之徒,肖毅之弟周瑜後更是極為讚成。中郎亦是非常愛護後起之秀,看見今日的公瑾便如同當年的恒之,因此是一再明言他擔當主帥但一切都由周瑜與眾將自覺,也算為大漢培養帥才。
五萬人馬出河內,肖毅挑選的是麯義的先登軍,管亥的飛燕軍及趙雲的白馬騎加方悅的太原營,元偉不必說,先登軍便是比之陷陣亦並不遜色。白馬營亦是騎兵王者,至於管亥的飛燕軍則在司隸一戰之中表現十分出色,而方悅的太原營則是肖族子弟,戰力堅強,此番更有近衛軍精銳加入。
典韋回到安縣之前肖毅已然一封手書調周瑜回晉陽親自給他交代了任務,此去徐州必須要阻止曹操占領四戰之地,亦是給公瑾肩上壓上了一副千鈞重擔!對此後者是謹慎之中不失信心,有並州軍四大主力在手,又有兄長的宣傳攻勢在前,公瑾也立誌要效法肖毅當年鎮守濟南之舉而建功。
與之配合的則是陳宮率領黑山黃衫二軍前往司隸,匯合張合的白虎騎和張繡的司隸營枕兵虎牢,隨時可以出兵陳留!按眼下的形勢曆史上呂布偷襲兗州是不會生了,但卻換成了肖毅,且當時設計者還是陳宮。恒之要在各個方麵配合周瑜的遠征軍,從而營造出對並州軍最為有利的形勢。
一切準備妥當,盧植周瑜率領大軍自河內出,不過三日已經到達白馬渡口,五萬並州精銳在此花了三日時間方才盡數度過黃河,接下來的目標便是走齊國而入琅琊,經東海進入下邳,助徐州刺史陶謙以抗曹操大軍。
白馬渡口乃是在袁紹掌握之內,但此次袁本初也不得不與周瑜大軍配合,至少在表麵上他必須如此。率領大軍的可是大漢名將盧植,奉的亦是天子之詔書,假如袁紹在此故意拖延,他就不得不顧及肖毅會將所有的罪名都加在他的頭上,到時候曹操縱兵與徐州二人可很難以聯手之勢對付恒之!因此在渡河一事上他表現的還是頗為配合,但私下何為便另當別論了。
全軍度過白馬渡口之後,周瑜在柳縣召開了一次軍事將領會議,順利通過大河隻是並州軍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就要進行所謂的無後方作戰,所有步驟都必須配合默契,更要爭取度以期更早的進入徐州境內。
帥帳之中盧中郎在召集眾將之後竟然巡視軍營去了,身為大漢名士又是三大名將之一,子幹先生之信譽比之肖郎一諾千金也絲毫不差,況且身為統帥多年,他知道自己在場是會給周瑜很大壓力的,幹脆撒手不管。相信自己和肖毅都不會看錯人,亦是相信肖公之徒絕對是出類拔萃之輩。
盧植的舉動令得周瑜也是心中感激,但眼下可不是表達的時候,現在對並州各軍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時間,徐州軍民依靠一股哀兵之氣暫時抗住曹操的攻勢將戰局保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之中,但公瑾知道這種形勢是未必能夠持久的,唯有並州大軍到了徐州才能讓戰場達到一定的均勢。
“各位將軍,最新軍情,陶刺史以曹豹為將率領五萬大軍與曹軍戰與魯國,雙方暫時相持不下,當年兄長對劉備三兄弟極為欣賞,此戰三人亦是表現出色!另外便是廣陵外圍之鄧縣等地,丹陽精兵和曹軍大將樂文謙的陳留軍大戰數場不分勝負,其戰力絕不可小覷……”公瑾點指掛起的徐州地圖將最新戰局與眾將做了通報,他為參謀長之事也算是一種對眾將的尊敬。
隨著周瑜的進軍,天耳的情報是不斷傳來的,魯國之戰,劉備三兄弟都有著出色的揮,關羽張飛也展現出了除了武藝之外的統軍之能,即使有大將於禁的青州營及夏侯淵的虎豹騎一部,曹軍也沒能在此撈到太大的便宜。此刻雙方還在裘縣相持不下,徐州軍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與韌性。
至於丹陽精兵更不用說,堅守鄧縣抗擊曹軍長達二十日,樂進幾番用計數度施法陳進始終不為所動,一心堅守,雙方血戰連場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鄧縣當廣陵要道之側,可謂進攻此處的必經之路,樂進亦無法在此退卻。
“副帥,此地距離魯國九百裏,雲之白馬騎全力行軍三日可至,幹糧也足以支撐,倘若到達魯國及時,陶刺史必會接應,雲當請戰襲此處。”周瑜一番介紹軍情之後帳內一時安靜下來,片刻之後還是趙雲第一個言道,並州軍中向來上下分明,周瑜是副帥行主帥之責,趙雲當然要給與應有的尊敬。且在獨自統軍之後,此時的子龍亦與往日不同,言談之中已有大將風度。
“白馬營奔襲魯國?”周瑜聞言先不置可否,而是以手支頜思考起來,大軍出,戰略戰術自然之前便有細致探討,不過戰場軍情瞬息萬變,統帥所為之事就是要隨機應變,公瑾更要根據形勢變化很快做出調整。
“副帥,趙將軍的白馬營有萬人之多,此去魯國多在青州境內,袁本初斷然不敢肆意妄為,趙將軍用兵穩妥,白馬營戰力堅強,以詡觀之,此法可行。先登飛雁太原三軍皆有騎兵營,我軍度並不會受到影響。”一身青袍的賈詡此刻來到了周瑜身邊,在他身後一尺之地站定,便是緩緩言道。
此次出兵輔助周瑜,文和心中也知那是君侯對自己的看重,雖然虎牢方向陳宮向肖毅請命,君侯亦讓之領軍,但那裏畢竟乃是牽製,就算出兵曹操的主力尚在徐州並州軍並無太大危險。但眼下卻是孤軍深入,憑他的資曆很難迅掌握全軍,管亥趙雲還好些,麯義和方悅可是身經百戰的宿將,周瑜則不同,拋開天賦不論,他的地位決定了他比自己更適合這一角色。
來河內郡之前,主公和自己及周瑜是有過一番極為深入的對戰局的探討的,後者對自己也表現除了極大的尊敬。文和知道自己的長處在於出謀劃策而非直接統軍,那麽盡力輔佐周瑜便是報答君侯信重的最好辦法。
“先生說的是,我軍有聖旨在手,加上之前的宣揚,袁紹不太可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我軍不利,即便沒有趙將軍之言我軍也要迅通過冀青二州而達徐州之地,三位將軍又有何見。”周瑜頷言道,賈詡的判斷也是他的判斷,以白馬營輕騎突擊不失為應付眼下局勢的最好方法,並州軍一到徐州也定然士氣大振,當然周瑜亦絕不會忽視麯義方悅等人的看法。
“副帥,趙將軍賈軍師之言可行,我軍今夜休整之後也可加快度直奔魯國,既然副帥軍師料定袁本初不敢有所異動,那我軍就必要求在先。”麯義聞言第一個言道,離袁軍勢力範圍對並州軍有利無害。
“副帥盡管下令,悅當尊而行之。”方悅緊隨其後言道,肖毅能讓他率領肖氏宗族子弟組成的太原營就是對他最大的看重,自從丁刺史亡故之後方悅對肖毅便是死心塌地,因此眼下對主公之弟的支持亦是不遺餘力。
“飛燕軍與麯方二位將軍相同,隨時聽候副帥軍師調遣。”說起對周瑜的支持管亥也絕不在方悅之下,而且賈詡之言也讓他心中信服。
“趙將軍,幾日到達魯國由將軍自定,瑜要的是白馬營去之能戰,且隨時要警惕袁紹軍之為,騎兵到後如何作戰將軍亦可自覺,但要將戰況隨時報來。”見三員大將也是此意周瑜不再猶豫立刻便對趙雲言道,猶疑乃是戰場上最大之害,袁紹的動態不得不防,但眼下卻不是問題關鍵所在。戰局重大,前方戰將是必須要有很大自主權的,否則隻會耽誤了軍情的進展。
“諾,以我白馬營眼下之況,休整至明日五更便可出,副帥,雲好是留下一營兩千騎軍供副帥調遣,此去魯國以奔襲為主,絕不會影響大局。”周瑜決斷如此之快,趙雲應諾之後卻也為副帥安危更多的考慮起來。
“趙將軍不必如此,長途奔襲兵力豈可不足?瑜與三位將軍一同行軍,大軍雲集當可報穩如泰山,將軍不必憂慮,盡快到達魯國才是當務之急。”周瑜一擺手笑道,合則力強分則力弱可是兵家常識他豈能不知?
“諾!”趙雲邁步上前正色一禮高聲言道,周瑜既有此說他不必再言。
就在周瑜賈詡與眾將詳細商議進軍徐州計劃之時,下邳的徐州刺史府門前兩名男子同時快步跑來,看那一身裝束皆非普通人等,平素亦絕不會有此頗為施禮之行,但今夜卻顧不得那麽多了。二人之中右那歲數較大的男子便是徐州刺史府主簿糜貞,糜家並不僅僅是豪富商家,在官場之中也極有實力,而他右那人生的是儀表堂堂,麵容氣質比之糜貞更勝一籌。
“糜大人,孫大人,陶刺史剛剛才睡下,他今日方才能勉強入睡。”遠遠的聽見急促的腳步聲,那管家麵上就有不豫之色,但當看清兩人是誰之後卻是換上了一副笑臉,當即迎上前去言道,這幾日心憂戰局,陶謙也是一直吃不好睡不好,今日用了一些安神之藥還是勉強才早睡了下去。
“管家,前方訊報,天子聖旨馬上就到下邳,還有盧植盧大人統兵五萬前來調停,皆是冠軍侯的並州軍人馬,快,快通傳刺史,他聽了必定歡喜。”糜竺是立刻言道,麵上也有喜悅之色,原本朝廷的消息是無法如此之快到達下邳的,這是肖毅通過天耳傳來了消息,方才能如此迅。
“好,二位大人內堂用茶,小的立刻去請刺史。”管家聞言亦是麵上一喜,這算是近日以來聽到的最好消息了,盧中郎大漢名將老臣,他此乃代表天子。而若論戰陣,冠軍侯三字比任何事都更具讓人放心的魔力,定邊軍征戰天下所向無敵,隻要他們及時趕到,徐州這回便是有救了。
管家說完便一溜小跑往後院而去,不一會兒院中便是亮起燈光。
(本章完)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