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拳法的境界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A+A-




    
    “陳師傅,你都說了,開館立足的規矩是為了避免一些魚目混珠的師傅誤入子弟。以陳師傅的身手,開館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師傅這話說的在理。尚武國術館一天之內連續挑戰十五家拳館,自然有資格在新界開館授徒。”
    “而且不論其它,就單單澳門的自由搏擊賽事,陳師傅的武館能拿下三個冠軍,在擂台上打出了我們中華武術的威風,我也不會有任何意見的。”
    “”
    “是各位師傅抬愛了!我這武館開在新界,以後還望眾位前輩多多關照。”
    陳尚武嘴角帶出一絲笑意,站起身來,朝桌子上的眾位師傅拱了拱手。
    “客氣了。”
    眾位師傅滿意點頭。
    陳尚武也就是個二十多歲年輕人,可並沒有年輕人的口出狂言,還能放下姿態,不管是真的還是做做樣子,至少給他們遞的台階剛剛好,不至於讓他們覺得難堪。
    桌上的氣氛也熱鬧起來。
    談笑間,陳偉走進包間。
    很快,一名名端著托盤的侍應生相繼來到包間,將一盤盤賣相十足的菜肴擺放在桌麵上。
    “陳老,眾位師傅,請!”
    陳尚武站起身來,伸出右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隨著陳老率先動筷子,桌上的氣氛也愈發熱鬧起來,一頓飯吃下來可謂是賓主盡歡,至少表麵上看起來確實如此。
    吃完飯,將前來赴宴的眾位師傅送出酒樓,三人再次回到包間。
    等到侍應生把桌麵上的殘局收拾幹淨,陳尚武重新沏了一壺茶水。
    陳老接過陳尚武遞過來的茶杯,笑著道
    “你將老頭子特意留下來,有什麽話要說。”
    陳尚武沉思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這才開口
    “陳老,現在我三家武館就有將近二千名學員了,等到新界這邊的八家分館開業,學員隻會更多。”
    “我準備按照圍棋的段位,將武術分段,建立規範的武術鍛煉體係和技術等級評價標準。”
    “這樣一來,除了可以給學員一個明確的目標外,也能推動武術的發展,提高武術技術和理論水平。”
    傳統武術相比其它搏擊術,逐漸沒落的原因除了師傅敝帚自珍,不教真,還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係統的鍛煉體係。
    就拿太極拳來說。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
    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完全沒有參考的價值。即使是真練了十多年太極的拳師,能不能打也是說不準的。
    陳尚武其實早有這個打算,隻是時機不成熟而已。
    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尚武國術館學員逐漸增多,武館名聲鵲起,現在他也有底氣開試著推廣係統的鍛煉體係。
    陳老安靜地喝著茶,思索著陳尚武的這番話。
    相對於其它搏擊術明確的等級劃分。
    武術界教徒弟一直都遵守著入門先站三年樁,然後才開始接觸套路、打法,出師也是獲得師父的認可。
    不可否認,這番話確實是有些道理的。
    良久。
    老人放下茶杯,看著陳尚武緩緩說道
    “其實最早形意拳宗師郭雲深曾提出過明勁、暗勁、化勁三重境界。”
    “可這隻是拳法的三種練法,也就是發力技巧,嚴格說起來三者並沒有境界上的高低之分。”
    陳尚武說道。
    一般來說,普通人出拳就是身體做出大動作由慣性產生的力量。
    而摸到明勁的拳師,出拳動作則是蹬地,扭腰送胯,然後肩膀發力,能將全身的力量擰合成一股繩再通過拳頭打出來,這就是明勁,也是所謂的整勁。
    拳法大都注重剛柔並濟,明勁是剛勁,暗勁就是柔勁,寸勁寸發。
    達到剛柔並濟的境界就是所謂的化勁。
    將全身的勁力練通透,做到拳、腳、肘、膝、肩,全身上下無一處不可發力,可以牽一發而調動全身的力量。
    這三種境界都是發力技巧,按格鬥的理解就是格鬥技巧。
    說來說去,技巧它隻是技巧,雖然在格鬥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身體核心力量、反應能力、膽魄同樣重要。
    就算功夫入化勁,對身體的控製能力妙之毫巔。
    可核心力量不如對手,速度反應能力也不如對手,出拳畏首畏尾,一樣隻是不堪一擊。
    所以,按照發力技巧來評判一個拳師的身手,那就有失偏頗了。
    “陳老,喝茶!”
    陳偉站起身來,給陳老續上茶水,也不插言,隻是豎起耳朵,靜靜地聽著兩人的談話。
    陳老笑著看了他一眼,端起桌麵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水。
    老人饒有興趣地問著
    “那你準備怎麽劃分武術的段位?”
    “功夫在冷兵器時代是殺人技,現在時代不同,法治社會,功夫是格鬥技。既然是搏鬥技巧,那自然就要考慮學員的實戰能力。”
    陳尚武稍稍停頓,清了清喉嚨
    “所以,這次武術的分段,我打算通過學員對拳法的理解程度,發力技巧、核心力量、實戰能力,來綜合評段。”
    “當然,到達一定的段位,就不能隻看實戰能力,還要考慮拳師對傳統武術推廣的貢獻來晉級。”
    “你這考慮的挺周到的。”
    陳老暗自點頭。
    陳尚武的說法倒是頗為符合實際意義。
    對於傳統武術的發展,作為國術會長的老人很清楚。
    近些年正式賽事持續火爆,獎金也是一次比一次高。
    真說起來,開館授徒一年才幾個錢,恐怕大多數師傅教了一輩子拳賺的錢還比不上一次正式比賽的獎金。
    之所以鮮有傳統拳師上台,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的拳師大都重勁不重力。
    隻是一味地追求發力技巧,而忽視了拳師自身的核心力量和實戰能力。
    空有技巧,擂台上又打不出成績,眾多教拳的師傅也是愛惜羽毛的人,自然沒人願意上台了。
    陳尚武這次分段,能將實戰能力考慮進去,倒是可以彌補傳武缺乏實戰的弊端,對武術的發展壯大還是有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