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貞觀十年(上)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A+A-




    貞觀十年,經過以房玄齡為首的重臣多次請願後,李世民這才答應再次親自理政,而我們的工具人李承乾同學,則再次回到芙蓉園修書。

    好似這段時間理政隻是兼職一般,當日就朝李世民告辭,並且顯得很高興似的,搞得那個位子是洪水猛獸一樣。

    正月,初三,皇帝開始親理朝政。

    初十,經過商議,為安撫突厥,任命突厥拓設阿史那社爾為左驍衛大將軍。

    拓設阿史那社爾是處羅可汗的兒子,年僅十一歲時,就以智謀而著稱。處羅可汗任命社爾為拓設;在漠北建牙帳,與欲穀設分別統轄敕勒各部。

    做官十年,未曾征收賦稅。眾位設中有人鄙視他不能致身富貴,社爾說“本部落豐盈我就滿足了。”

    眾人慚愧心服,等到薛延陀叛亂,打敗欲穀設,社爾也兵敗,率領餘眾逃往西陲。

    頡利可汗滅亡後,西突厥也發生混亂,咄可汗兄弟爭位。

    社爾假裝前往投降,領兵打敗西突厥,占領其一半土地,擁兵十多萬,自稱為答布可汗。

    社爾對各部落說“最先造成我國亂亡的是薛延陀,我應當為先可汗報仇消滅他們。”

    各部落都勸阻道“我們剛剛得到西邊一塊地盤,應當暫且穩住陣腳。如今突然舍掉這塊地盤遠攻薛延陀,西突厥必然要來收取其故地。”

    社爾不聽眾議,在漠北襲擊薛延陀部,戰鬥持續一百多天。

    適逢利失可汗即位,社爾的部下久罹戰爭之苦,多離開社爾投奔利失。

    薛延陀發兵攻擊,社爾大敗,逃到高昌,收拾殘部才一萬多家,又畏懼西突厥進逼,於是率部投降唐朝。

    李世民得知後下令將其部落安置在靈州北部,將社爾留在長安,娶皇妹南陽長公主為妻,在皇苑內典領屯兵。

    有唐一朝也許是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也可能是被大唐打服了,反正在唐為官之後,這些外族朝堂很少有降而複判的,有時候比之大多數人都要忠心的多。

    二十二日,也不知李世民怎麽想的,大肆該封皇室諸王。

    改封趙王李元景為荊王,魯王李元昌為漢王,鄭王李元禮為徐王,徐王李元嘉為韓王,荊王李元則為彭王,滕王李元懿為鄭王,吳王李元軌為霍王,豳王李元鳳為虢王,陳王李元慶為道王,魏王李靈夔為燕王,蜀王李恪為吳王,越王李泰為魏王,燕王李為齊王,梁王李為蜀王,郯王李惲為蔣王,漢王李貞為越王,申王李慎為紀王。

    除魏王李泰,吳王李恪上表言說自己學業未成,願將封地交給朝廷代為治理外,其他人擇日前往封地。

    其實諸王封地各有大小,但基本上沒什麽權利,李世民此行更多的是為了壓製地方世家豪強。

    隻要皇室之人在地方,世家豪強就不敢太過過分,也算是有一定的監視作用。

    但曆史證明,此行隻是皇帝一廂情願罷了。

    有李世民壓製還好,沒人敢做什麽,但等到李世民一去,這些人能安分守己才怪,為禍地方,巧取豪奪。

    加上世家豪強縱容,甚至為其大開方便之門,早晚都會良成大禍。

    但此時不管怎麽說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其中,但到底有多少,就沒人知道了。

    二月,以元景為荊州都督,元昌為梁州都督,元禮為徐州都督,元嘉為潞州都督,元則為遂州都督,靈夔為幽州都督,恪為潭州都督,泰為相州都督,為齊州都督,為益州都督,惲為安州都督,貞為揚州都督。泰不之官,以金紫光祿大夫張亮行都督事。

    上以泰好文學,禮接士大夫,特命於其府別置文學館,聽自引召學士。

    三月,初七,吐穀渾王諾曷缽派使節來請求頒行曆法和年號,並派王族子弟來唐朝侍奉天可汗,李世民均依從。

    十七日,冊封諾曷缽為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

    二十三日,眾位親王前往各州,李世民與他們話別道“依我們的兄弟情誼,難道不想經常共處嗎?隻是以天下為重,不得不如此。沒了兒子還可以再有,兄弟則不能複得。”

    諸王因而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夏季,六月,十四日,任命溫彥博為尚書右仆射,太常寺卿楊師道為侍中。

    侍中魏徵屢次以眼病請求改任散官,李世民不得已改任他為特進,仍讓他知門下事。

    舉凡朝廷奏章國家典儀,均參與議論得失,流放、徒刑以上的罪刑,均由他審察上報;俸祿、吏卒等優待與職事官相同。

    是時,皇帝權威日重,魏征稱病,帝有過失,而不敢言。

    幸好有皇後長孫時常勸諫,讓眾臣歎服。

    史官言長孫皇後仁義孝敬,生活儉樸,喜歡讀書,經常和太宗隨意談論曆史,乘機勸善規過,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見。

    有一次皇帝無故遷怒於宮女,皇後也佯裝惱怒,請求親自訊問,於是下令將宮女捆綁起來,等到太宗息怒了,才慢慢地為其申辯,從此後宮之中,沒有出現枉濫刑罰。

    豫章公主早年喪母,皇後將她收養,慈愛勝過親生。自妃嬪以下有疾病,皇後都親自探視,並拿自己的藥物飲食供其服用,宮中人人都愛戴皇後。

    訓戒幾個兒子,常常以謙虛節儉為主要話題。

    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對皇後說,東宮的器物用具比較少,請求皇後奏請皇上增加一些。

    皇後不允,且說“身為太子,憂慮的事在於德行不立,聲名不揚,又何愁沒有器物用具呢?”

    如此種種更是讓朝臣敬重長孫,就是姬鬆聽聞不以為意。

    “這兩影帝又開始演了,嘖嘖,這要是在後世,一個奧斯卡絕對是少不了的。”

    但姬鬆還是預估錯了長孫此舉對大唐的影響了,在這個君為臣綱的年代,下麵人效仿那是應有之意。

    就連攸寧也以皇後為榜樣,不但削減了他的日常花費,更是連小貓的用度也削減了。

    還不敢說,一說就炸刺,還說要去信問問皇後義母的看法,看她做的對不對。

    瘋了,這娘們瘋了。

    姬鬆這下沒法了,這要是被長孫知道自己拆她的台,自己絕對沒好果子吃。

    得,惹不了我躲還不行?

    於是,父女倆隻能在瘋婆娘不在之時,偷偷摸摸地找個地方大吃一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