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談判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樓主說笑了。諒小可一介書生,僥幸從書中看到一些賺錢的法門,也隻能讓小可的一群兄弟們暫時無衣食之憂,卻談不上發財,更逞論什麽大計!小可的誌向很簡單,農婦、山泉、有點田,如此而已!”
這個梗,大概可翻譯成王倫的夢想是老婆和田地,山泉是什麽鬼,鬼樊樓主不理解,歐鵬、焦挺不理解,花叢和崔念月也不理解,但王倫不打算解釋。
山泉,其實就是田園生活。在王倫的理想,就是有著安仁村的四合院那樣的居住條件,吃著東京最精美的食材,享受最好的田園風光,當然前提是有安仁工坊那樣能夠源源不斷提供財力的搖錢樹。
然後找娘子,很多很多的娘子…
囤地,囤好多好多的地…
這個理想很庸俗,但是千百年來,能達到這個理想的人並不多。能夠達成這種理想的,在古代叫地主,在後世叫成功人士。
普通地主不會有他的錢多,成功人士不會像他那麽明目張膽、合理合法地擁有諸多的娘子。
“嗬嗬,山水郎謙虛了!誰不知道,山水郎的安仁工坊就是個不斷生財的搖錢樹?聚義商社的前途似錦,也不需要貧道多加置喙了。”
王倫心中一冷:“但不知道樓主有何高見?”
那道士對王倫的情緒恍若未見,自顧自地道:“山水郎的生意出奇製勝,前景是很好的;貧道的人手遍及東京各個角落,覆蓋極廣。若是你我兩家能攜起手來,完全可以將生意迅速擴大到東京全域,這樣你我共享成果,豈不是好?”
憑心而論,他這麽說也很符合商業之道。王倫有產品,鬼樊樓有銷售渠道,兩者結合確實相得益彰。
不過王倫自有主見。隨著在大相國寺一炮而響,聚義商社的產品已經打出招牌,成了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當然若是在某些朝代,公主還是有點愁的,至少不像在大宋那麽有吸引力。
王倫有信心在經過一小段時間的鋪墊之後,有能力把產品打到大街小巷。
其實現在已經通過無數的批發商、零售商在完成這一進程,根本不需要鬼樊樓來摻和。
因為這有可能是白白的利潤損失,哪怕由其轉手,王倫也不想被其掐住營銷鏈。
“此一條,蒙樓主費心了。不過小可元日前後已經招募了上百人,後麵還將持續加大力度。小可有十幾個兄弟也正在牽頭準備,把銷售布滿東京城指日可待!”
“上百人”雲雲,有點吹了。但加大力度這個事是真的,因為安仁工坊在連軸轉。銷售布滿東京城也是真的,但不是自己布點,而是加大廣告力度,讓更多的銷售商知道聚義商社的存在,知道自家產品的存在,從而開拓更大的市場。
東京是白酒、肥皂、花露水等最大的消費市場,王倫絕不可能把其放開,這一點絕無可以商量的餘地。
主要是花叢就在身邊,膽氣也壯了,談判有了討價還價的餘地。
雖然從形勢上並未脫險。
那道士笑笑:“山水郎是準備自己單幹?嗬嗬,可能是前段時間太過順利,山水郎便認為在東京行事如此容易?須知此前是養羊,現在山水郎的生意大了,自然便會有許多雁過拔毛的事。
實不相瞞,想與山水郎合作的人,據貧道所知,除了貧道的人,至少還有五、六家,都不是山水郎自己可以得罪得起的。相比之下,那些行會、廂虞侯之類反倒是疥癬之疾。
貧道不是誇口,若是你我雙方合作,此等跳梁之輩自然毋需多問,便是其它方勢力也會知難而退!”
王倫大奇,難不成鬼樊樓對己方如此上心,竟連行會、地方官吏上門刁難的事都盯在眼裏,否則他們如何知道?沒想到他們隱藏的勢力如此之大,因為這算起來都是隱密之事!
不過嘴上卻很硬:“樓主可能不知,小可的生意,開封府滕府尹也有入股,樊樓的李師師娘子是小可的產品代言人,小可更是會把一部分收益分潤三皇子這點樓主可能不清楚,但無妨,小可其實也想看看,東京城裏誰還能大得過這幾位?”
這事說起來是王倫的不滿,但此時不妨把它們亮出來,不然白白撒出去那麽多的銀錢不就虧大了?
覬覦自家產業的人肯定多的是,但因為有三皇子、滕府尹、李師師的護佑,他覺得可以躺著幹了。
隻是那道士微微一笑,道:“東京城裏,也不是三皇子、滕府尹最大…”
這個信息就很有含量了,引人遐想。
想想確實也是,比三皇子還大的,還有太子,那可是未來的儲君;還有當今徽宗皇帝,更不消說的。
滕府尹有實權,但是不過正二品,在最有權勢的幾位臣子中,他都算不上,像太師蔡京、樞密院樞密使童貫、檢校太傅梁師成、檢校少保楊戩…都比其更得聖眷。
至於現禦史中丞、後來的少宰、宰相,六賊之一的王黼,權勢也不在他之下。
威遠節度使、六賊之一的朱勔,現在已經羽翼豐滿,一門顯貴,並擁有衛隊數千人。東南一帶刺使、郡守多出於其門下,時人目之“東南小朝廷”,可謂一方諸侯。
其他像果於誅殺、以慘毒聞的盛章,和以慘而怯聞王革,史上都做過開封府尹,權勢不弱,手段更厲害。
甚至連步步升高的高俅高太尉,雖說與滕府尹軍政分庭抗禮,但在聖眷上,還是前者多了不知凡幾…
如此來看,王倫所說的幾人真不為恃。
但話又說回來,又不是在政治上的爭權奪利,隻是簡單的商業行為,至於扯這麽多的關係?
所以王倫笑起來:“小可在東京的地界上做生意,隻抱著滕府尹的大腿就好!”
現官不如現管,再有權勢的人,在東京總得給地方第一人的麵子。否則也不會有蔡京這個正一品的太師見了開封府尹,後者可行“均禮”。
即作揖而非跪拜,在理論上平級。
哪知那道士一句話就讓他憋了:“滕府尹年後便將去任,山水郎莫非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