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農村發展的問題

字數:5469   加入書籤

A+A-




    周文舉倒吸一口氣,“好家夥,你們工人的最低收入都比我這個副縣長多了近一倍,不得了呀!”

    

    任白華開玩笑道:“是呀,林總,你們那還缺人嗎?不如讓我也去你那裏當工人吧!”

    

    林雲笑著回答:“哈,任主任你的工資雖然比我們工人低,可你們這些領導的作用比我還大,我隻是讓幾百個工人吃上飯,你們卻要是要為全縣幾十萬人的飯碗負責,我比不了。”

    

    聞鐵軍也是微微一笑:“分工不同嘛,企業是用商品搞活市場,政府則是要讓市場持續發展,林總,你剛才所講就是工業商品帶來的好處,那麽如何應用在廣大農村呢?有沒有這方麵的思考?”

    

    林雲點頭接著說道:“其實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廣大農村各自為戰,通過村辦企業的方式過的還是不錯的,什麽村辦養殖場,村辦服裝廠,村辦農機器具廠等等,這些村辦工廠在那段時間裏,讓農民賺了不少錢,有的甚至成了萬元戶。”

    

    聞鐵軍眉頭一挑,林雲說得還真對,他這些年對農村經濟做過研究表明,在改革開放初期,也就是七八年,七九年,一直到八四年左右,農村通過村辦企業搞活了經濟,甚至一些商品還買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創造了外匯,但後來……。

    

    “林總,你所說的非常對,我們的研究也表明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經濟是很活躍的,可為什麽現在不行了?很多企業都破產了,留下了的百中也無其一。”

    

    林雲立刻回答,“原因就是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進來了,西方國家把淘汰的落後產能轉移到了我們國家,我們承接了他們的生產力,建設了大量工廠,雖然是落後產能,可也是相對西方發達國家,與我們國內村辦企業相比,無論技術與產量,就是碾壓性的打擊。

    

    在這些企業的打壓下,村辦企業在很短時間內就被摧毀,農民們再次陷入了困境。”

    

    聞鐵軍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對,我們國家也就是在八四年左右湧入了大量的外國資本,特別是在深市以及沿海城市設立了工廠,特別是紡織業,服裝廠遍地開花。

    

    我還記得當時有一家海鹽服裝廠,在那時堪稱村辦企業的典範,還上過群眾日報,結果不到兩年時間就破產倒閉,原來是這樣,想明白了。”

    

    聞鐵軍在記錄本上寫下剛才林雲所講,一邊寫一邊問道:“那這麽說來,村辦企業這條路怕是很難走呀!”

    

    “也不是。”林雲立刻回答:“在我看來,村辦企業其實就是解決農村經濟最有效的道路。”

    

    “哦,這又怎麽說?”聞鐵軍不理解此話。

    

    “企業發展最根本的是什麽?”林雲反問。

    

    聞鐵軍想了想搖了搖頭。

    

    “其實就是資金問題,隻要有足夠的資金,企業就有發展起來的條件。

    

    當然,能不能做好還得看管理者的經營能力,產品必須要迎合市場才行,但如果沒有資金這第一步,一切都要免談。

    

    村集體企業也是如此,主要看有沒有投入資金,資金哪裏來?有兩種方式,一是政府投資,第二是私人投資。

    

    先說政府投資,這不太可能,除非是那種具有戰略性的企業,而村集體經濟很小,舉個例子,就拿現在全國知名的華溪村為例子,華溪村的集體經濟在我國發展最好,資金多半是以前的積累與銀行貸款,國家沒有花一分錢。

    

    然後是私人投資,私人投資關鍵看資金的投入值不值得,如果不值得,沒有人會投。

    

    國家多半不會投資,所以未來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還是大量吸引私人投資。”

    

    “私人投資?”聞鐵軍搖了搖頭道:“私人投資怕是很難,林總你也說了,私人投資要看效益,沒有效益誰來投資?可咱們現在的農村有什麽地方能夠吸引資金呢?就拿你來說,你會把錢投入到農村?投什麽?”

    

    林雲哈哈一笑道:“聞教授,我們現在的農村看起來很落魄,但在我看來,我們國家的農村擁有巨大潛力資源,山川與河流,這些不是資源嗎?肥沃的土地能夠種植各種植物,這不是資源嗎?

    

    要知道集體經濟不僅僅隻有工業,還有服務業,農業是第一產業,收益最低,達到百分之十就很高了。

    

    工業是第二產業,收益能夠達到百分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第三產業是服務業,這附加值就高了,集體經濟完全可以在服務業領域拓展,關鍵還是看如何利用這些資源。”

    

    聞鐵軍思考片刻有些不理解,接著問道:“服務業?農村怎麽發展服務業?開飯店?好像不適合吧。”

    

    也是,九十年代的服務業大概也隻有貿易、商店、飯店、歌廳等幾種方式,對農村來說,似乎哪一個都不太適合。

    

    林雲則是回答道:“時代在進步,十年後會出現很多現在不曾想象的產品,現在常見的很多行業可能到那時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新類型的行業。

    

    比如當人們的收入越來越多,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為了適應人們這種生活方式,旅遊業就會應運而生,那時的人會鍾情於山水,流連於自然風光,農村當然就是不二人選。”

    

    “旅遊業?這倒是可以,不過似乎這個市場不會太大吧。”聞鐵軍覺得旅遊業不會成為主流產業,對農村經濟的貢獻很小。

    

    “聞教授,我相信未來旅遊業一定會成為我們國家服務業中最大的一項產業,當然,農村的價值可不僅僅是這一點,自然風光可以有,生態農業難道就不行嗎?

    

    還有花卉種植,果蔬種植,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很突出,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做些純綠色無汙染的蔬菜,總之太多了,關鍵就是看人們如何去發現這些資源。”

    

    這一番話可是讓聞鐵軍長了見識,很多想法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林雲可不是瞎忽悠,真是對農村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同時還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明確的思路,他應該去主管農業,不應該做企業,大材小用了。

    

    此時周文舉插嘴道:“兩位專家,現在到中午了,咱們還是先吃飯吧,一邊吃飯一邊聊,怎麽樣?”

    

    “好,今天中午我做東!”林雲自告奮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