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 林雲的投資選擇
字數:3686 加入書籤
“京東方光電製造有限公司?”
宋健站在工廠大門前,盯著這個有些破舊的廠區大門,不知道這家公司有什麽特殊之處。
林雲在港城創立了投資公司,這幾年收益率高的嚇人,年均收益能達到百分之六十,總資產一年半時間就能翻上一番,算下來,投資公司從成立始的一億米元擴張到超過兩億米元,在港城也算是比較有規模了。
公司的投資幾乎都集中在米國,特別是互聯網行業,這是一片韭菜地,正是割韭菜的大好時機。
當然,今年是九八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已經拉開帷幕,這一波韭菜還得收。
林雲創立投資公司,表麵上看是為了投機賺錢,畢竟這錢來的太容易,但世界上任何一家投資公司,業務絕對不僅僅是在投機上,還要做長遠打算,比如被稱為股神的那位“老巴”,很大一部分資金都投給了可口可樂公司。
可口可樂公司股票每年收益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三到四年就翻一倍,十年之內就是四倍,而且波動很小,算是一個藍籌股。
所以,投資公司的基本盤還是要長線投資,投機隻能算是偶然的機遇,抓住了自然好,抓不住也不可惜,如果把重點都放在投機上,那這家公司絕對活不過兩年。
當然,別人眼裏的高風險投機行為,在林雲這裏就不能叫投機了,當你已經知道了結果,剩下的隻是金錢。
林雲對公司做了投資劃分,分為三塊業務,第一部分是投機業務;第二部分是投資業務;第三部分叫做風投業務。
第一部分自不必說,屬於短線行為,收益率必須要達到月匯報百分之六十以上。
第二部分也是長線投資,把錢投到收益率比較低,但可以長時間增長的公司,以時間取勝。
至於說風投業務,那就是尋找一些現階段不起眼,但未來很可能大爆的企業做為對象。
三個業務板塊,風險等級也不同,第一板塊風險自然大,但回報也大,一般回報率要在三四倍左右。
第二板塊風險很小,但投入最大,是投資公司的基本盤。
最後的風投公司就是“不靠譜”的投資了,如果成功,收益率無法估量,但成功率就屬於玄學了。
三個板塊業務,第一和第三板塊董事會交給林雲全權負責,其他股東沒有決策權,隻有詢問權。
第二板塊業務由董事會共同決定,林雲可以提建議,權利與其他董事會成員一樣。
資金分配方麵,林雲負責的兩塊業務站了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資金,現階段是八千萬米元,雖然還沒到一半,可這些資金全部由他一人負責,可謂是大權在握了。
這也體現林雲在其他董事會成員心中的地位,甚至曾老都想把所有資金全部交給林雲管理,他就躺著賺錢就好了。
九八年的投資任務已經想好,先是在金融危機裏撈上一把,這一波韭菜必須割,林雲估計能賺到五六億。
金融危機中投機,還有短期投資米國互聯網企業,這都是第一板塊要做的業務,林雲的目標是在兩年內從一億米元做到十億米元規模以上。
第二板塊業務是長期投資,這就要細分,比如米國的可口可樂公司,股神能搞,其他人自然也能搞,還有就是蘋果公司,這家公司未來不得了,不能錯過。
以上兩塊業務在林雲眼裏都是躺著賺錢,毫無難度,最最關鍵的是第三塊業務,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一塊。
九十年代的華國,經濟發展正盛,一片萬物競發,勃勃生機的景象,大量企業在這片土地上創建,人們的物質需求也得到巨大滿足。
站在國家角度,國力逐漸強大,人民生活條件也不斷改善,一切都向著好的方麵發展,看起來再過十年二十年,華國就能和西方發達國家並駕齊驅。
可實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是看誰穿的衣服好,誰吃的食物好,而是工業製造實力,如果說長期投資好壞是投資公司的基本盤,那麽工業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盤。
國家對此也早有計劃,還製訂了諸如“863”計劃這樣的提升工業實力的大項目,從本質上提升自己的工業實力,進而成為工業化國家。
國家的構想是,通過市場與西方國家交換技術,成立了諸多合資公司,在合作的過程中學到技術。
這條路是正確的,起碼在十幾年後,電視機、電冰箱、空調這樣的企業已經達到了製霸全世界的地步,而且製造能力也做到了全球第一,堪稱製造業大國。
但是,國家還是把西方國家想的簡單了,他們允許把低端製造技術交給華國,可決不允許讓對方學會最尖端的技術。
所以,即便二十年後,華國在諸如汽車發動機製造,高精尖材料合成等方麵也沒學到什麽,在這個領域,市場換技術的方式是失敗的。
特別是在九十年代,整個華國,還沒有幾家高技術企業,也不對,那家聯想企業被國人稱為科技之光,被大家吹捧為可以與西方國家頂尖技術公司相抗衡的企業。
但這都是幻想而已,十幾年後人們才發現,所謂的技術之光,不過是家組裝廠,論技術含量,可能都未必比金龍食品公司強出多少。
也是,在這個有點眼光就能賺錢的年代,誰會把目光投在那些技術壁壘高,短期內都看不到效益的企業呢,要是有這種人,不是瘋子,就是傻子。
但一個國家,還偏偏需要這些傻子瘋子,正是他們的“呆傻”才保留住了國家的基本盤,讓國家在多年後可以有機會追趕上西方國家,他們是英雄,所有國人的英雄。
林雲眼前的“京東方”就是這樣一家企業,也是他此行的目的。
京東方光電製造有限公司成立不過一年多些,前身是首都電子廠,產品就是電子元件,廉價而粗糙。
粗糙的產品在改革開放的衝擊下變得一分不值,很快,這家建國之初就存在的企業到了破產邊緣,數百名工人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等待他們的似乎隻有破產一條路可走。
很幸運,有一個名叫李東生的人出現,某種意義來說,他的出現改變了國家在光電材料領域的未來,而此刻,這位四十左右歲的男子正站在林雲麵前。
沒有幾家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