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杜荷的謀劃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想必是陛下覺得殿下處理政務還不是很周全,等陛下覺得殿下處事周全的時候,自然會把一些重要的奏章叫給殿下處理。”杜荷安慰道。

    他身上已經被打上了李承乾的標簽,自然希望李承乾的權利能夠更大。

    千萬不要覺得批閱奏章沒有什麽大用處。

    就拿吏部來說。

    吏部名義上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

    但是實際上官員的任免和調動吏部並沒有權利決定。

    最多隻能管理縣令的任免與調動,再往上,吏部就沒有權利了。

    一般官位空出來,吏部會起草奏章,&nbp;&nbp;上報上去,尚書省會挑選一些官員,寫下來,最後上報給李世民來決定。

    其中有個潛規則,一般寫在前麵的,就是接任那個位置的人。

    如果李承乾能處理這些奏章,就可以慢慢的在一些關鍵位置安插自己的人。

    而官員們知道李承乾有這個權利,&nbp;&nbp;自然會向李承乾靠攏,&nbp;&nbp;好處可謂是非常大。

    但是可惜的是,尚書省送來的奏章,都是關於地方明生的,向吏部兵部的奏章,李承乾根本接觸不到。

    李承乾雖然知道杜荷說的都是安慰他的話,但是他也隻是發發牢騷而已,也做不了什麽。

    “孤知道了,現在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吧。”李承乾說道。

    “是。”杜荷起身行禮,就準備離開。

    正在這時,姚元文走了進來。

    “殿下,皇後娘娘派人傳信,說晉王殿下想去探望長公主,皇後娘娘不放心,讓殿下陪晉王殿下一同前去。”姚元文說道。

    “殿下,這是一件好事啊。”杜荷眼睛一亮說道。

    李承乾有些疑惑的說道“什麽意思?”

    “殿下可知道前幾日駙馬和太和書院等十幾個書院比試,陛下親自前去觀看之事?”杜荷說道。

    “孤自然知道,&nbp;&nbp;但是這件事和母後讓孤陪雉奴去探望麗質有何關係?”李承乾問道。

    杜荷沒有回答李承乾的問題,而是說道“陛下之前下旨,非科舉不得入仕,但是世家反應並不大,殿下可知為何?”

    “因為天下讀書人,大多數還是出自世家?”李承乾猜測道。

    杜荷搖了搖頭,說道“除了這一點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世家壟斷了教育,天下讀書人,大多數出自世家,剩下的一小部分裏麵也有很多是世家的門生,真正的寒門子弟並不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廷對科舉並不重視,錄取的人也非常少,所以世家不是很在乎。”

    雖然唐朝采用了科舉製度,但是進士科每次錄取的人數最多不過二三十人,唐玄宗時期還出現過一個人都不錄取的。

    明經科最多也不過錄取七八十人。也就是說這文舉每次錄取的人數最多不過才一百人,少的時候二三十人也都算正常。

    試想一下,&nbp;&nbp;一個有幾千萬人口的大帝國,擁有無數的官員。而文舉每次錄取最多才百十來人,&nbp;&nbp;錄取的人數根本跟不上官員的更換速度。這就說明,唐朝的官員絕大多數文官都不是靠科舉製上來的。

    這也是世家對李世民的那個召令反應不大的原因。

    科舉才能錄取多少人?

    就算現在開始放款錄取人數,你總不能一次性錄取個幾千人吧。

    錄取個幾百人,根本不夠用,最終還是要舉薦。

    而且世家壟斷教育,科舉錄取的大多數還是世家的人。

    至於說國子監,可以理解為是一座大學。

    他招收的是官宦子弟,和地方上推薦上來的有一定才學的人。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非科舉不得入仕,在世家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李承乾還是沒有明白杜荷的話,靜靜的等待下文。

    “而駙馬建立了一座書院,自然成了世家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才有了這次的比試。陛下前去就是為駙馬坐鎮的,很有可能,這個書院就是陛下暗中支持駙馬建立的,為的就是打破世家對教育的壟斷。”杜荷猜測道。

    “這和孤去探望麗質有何關係?”李承乾不解的問道。

    “殿下你想啊,這座書院要是真的是陛下暗中讓駙馬建立的,那麽以後這座書院的學生都可以算是天子門生了,其中有才之士,定會得到陛下的重用,如果能提前拉攏……”杜荷笑道。

    李承乾眼睛一亮,不得不說杜荷說的非常有道理。

    要想拉攏那些官場老油條,非常難。

    他雖然身為太子,但是這個身份也非常尷尬。

    李世民正值壯年,他這個太子還需要當許多年。

    這個時候投靠他,反而會引起李世民的猜忌。

    朝中官員都是老狐狸,豈能看不到這一點,這也就導致了,他身為太子,但是真正投靠他的人,還沒有投靠李泰的多。

    而拉攏那些書生就不一樣了,那些人無依無靠,正需要靠山的時候,而李承乾乃是太子,自然是非常好的投靠人選。

    隻要他與那些人先接觸,拉攏的機會非常大。

    杜荷見李承乾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太子殿下去探望公主,正好可以和駙馬見麵,書院裏哪些人有才,駙馬豈能不清楚?隻要駙馬透露一二,便可以暗中拉攏,所以臣才說這是一件好事。”

    “可是林軒最近一直在疏遠孤,這次回來,到現在也沒來見過孤,孤怕他不願意告訴孤啊。”李承乾冷靜下來說道。

    “殿下多慮了,駙馬他現在手上有兵權,正需要避嫌,但是這次太子前去,乃是奉了皇後娘娘的命令,自然沒人會說什麽。”

    “駙馬娶了長公主,對於駙馬來說,自然希望長公主的秦兄弟繼承皇位,這樣對他也有好處。而殿下和長公主關係最是親厚,駙馬他自然是偏向殿下的。”杜荷自信的說道。

    李承乾想起之前的種種,覺得杜荷說的非常有道理。

    林軒之前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投靠他,但是也幫他出謀劃策過,雖然現在有些疏遠他,但是正如杜荷所說,作為領兵的將領,如果和他交往密切,對兩人都不是什麽好事。

    這麽一想,李承乾對林軒這段時間疏遠他的不滿完全消失了。

    “姚總管,去幫孤準備一份厚禮。”李承乾吩咐道。

    “等等。”杜荷說道“殿下,禮物隻需要過的去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過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