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心悅誠服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A+A-




    “殿下放心,隻要大唐對高句麗用兵,長安周圍兵馬大多數都會被調走,到時候沒有援兵,攻破宮門是遲早的事。”韓文笑道。

    “你說的這一切,是大唐會對高句麗動兵的情況下,如果父皇一直不動兵呢?難道我們一直等下去?”李泰沒好氣的說道。

    “如果高句麗對大唐出兵呢?”韓文笑道。

    “高句麗怎麽可能對大唐出兵?”李泰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雖然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沒有成功,但是也讓高句麗元氣大傷,這些年一直非常老實。

    高句麗的國王甚至還想把女兒送來給李世民當妃子。

    但是卻被李世民拒絕了。

    “現在的高句麗王自然不敢,但是高句麗要是換國王了呢?”韓文說道。

    李泰有些疑惑的看著韓文,高句麗王現在好像才四十多歲吧,而且聽說身體健康,短時間應該死不了吧?

    “崔家在高句麗的生意是和高句麗莫離支淵太祚之子淵蓋蘇文合夥的,淵蓋蘇文此人野心十足,一直想要入侵中原,隻不過他現在並沒有掌權,但是其父身體不好,應該活不了多久了,一旦淵太祚死了,淵蓋蘇文就能掌控淵家的兵馬,淵家在高句麗代表著什麽,殿下應該清楚吧?”韓文笑道。

    淵家在高句麗代表什麽,李泰自然知道。

    淵家掌握高句麗一半的兵馬,可以說實力比高句麗王還要強。

    高句麗王雖然也掌握一半兵馬,但是那些將領雖然支持他,卻不代表他們都忠心於高句麗王。

    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那些將領不想投靠淵家,就隻能支持高句麗王,這樣才能保持平衡。

    “就算淵蓋蘇文掌權後造反,等他穩定局勢,誰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去了。”李泰說道。

    “殿下應該知道,高句麗距離草原並不遠,而大唐對草原動兵,讓淵蓋蘇文感到了威脅,他想出兵援助西突厥,但是卻被高句麗王和淵太祚拒絕了。但是他並不甘心,聯絡崔家,想要打聽大唐有沒有對高句麗動兵的打算。如果崔家透露大唐打完草原,就準備對高句麗動兵,殿下覺得高句麗王會不會派兵援助西突厥?”

    “意陛下的性子,高句麗插手草原戰事,等陛下騰出手來,豈能放過高句麗?”韓文笑道。

    李泰眼睛一亮,如果真如韓文所說,高句麗在大唐和西突厥交戰的時候突然出兵,很可能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

    等李世民騰出手來,必然會對高句麗出兵。

    李泰恨聲道:“你告訴世家,這件事辦的越快越好,如果能說通高句麗把太子截殺了,本王答應高句麗,等本王繼位,劃三州之地給高句麗。”

    唐朝的州和漢朝的州不同,認真算起來,和漢朝時期的郡差不多,那些上州甚至比漢朝時期的郡還大。

    “是!不過太子殿下前去有一萬兵馬護衛,前麵又有幾十萬大軍在,高句麗怕是很難繞過去,殿下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韓文說道。

    雖然這樣說,韓文卻知道崔家那邊不可能真的讓高句麗截殺李承乾。

    對於崔家來說,根本不希望李泰通過正常手段繼承皇位。

    隻有通過兵變坐上皇位,李泰才會大肆清洗朝中的文臣武將,崔家才能借機安插崔家的人掌權。

    ……

    “兒臣給母後請安!”李承乾躬身行禮。

    雖然李承乾對李世民有些怨恨,但是對於長孫皇後卻非常尊敬,每日早晚都會前來請安問好,從無缺席。

    “高明來了,快坐。”長孫皇後笑道。

    她知道李世民派李承乾前去犒軍之事,也知道這代表著什麽,因此心情非常好。

    “多謝母後。”李承乾在長孫皇後下首坐了下來。

    “母後,父皇派兒臣前去犒軍,明日就要出發,不能給母後請安了,還請母後恕罪。”李承乾說道。

    “自然要以國事為重,母後好好的,不需要天天請安。”長孫皇後頓了頓,說道:“高明你不通軍事,去了以後切記多看少說。”

    “兒臣謹記!”李承乾應道。

    “你年紀也不小了,等草原戰事結束,你也差不多該晚婚了。”長孫皇後笑道。

    ……

    第二日一早,李承乾並沒有前去參加早朝,而是穿著盔甲,在護衛的保護下,出了長安城。

    長安城外,張亮領著一萬騎兵等待著李承乾的到來。

    得到李承乾即將到來的消息,連忙下馬,等李承乾到了近前,躬身行禮道:“臣張亮,恭迎太子殿下。”

    李承乾下馬扶起張亮,笑道:“鄖國公不用多禮,這一路孤還要仰仗鄖國公呢。”

    “不敢,保護太子殿下乃是臣分內之事。”張亮說道。

    “時間不早了,我們先出發吧。”李承乾說道。

    “是!”

    ……

    兩個時辰後,大軍行進了幾十裏路,已經到了中午。

    張亮騎馬來到李承乾跟前,說道:“殿下,已經中午了,前麵不遠就有一座縣城,請殿下進城用膳休息一番。”

    現在正值夏日,天氣非常炎熱,更別說還穿著盔甲了。

    而讓張亮非常佩服的是,李承乾雖然大汗淋漓,但是一路上並沒有叫苦,也沒有提出休息。

    他本來還擔心李承乾吃不了苦,耽誤了行程呢。

    不過李承乾不提休息,他也不可能讓李承乾一直這樣趕路,不然李承乾受的了,士卒也受不了。

    李承乾看到不遠有處山林,說道:“大軍進城太過擾民,不如就在那裏休息休息,用些幹糧吧。”

    “太子殿下愛民如子,實乃大唐之福。”張亮敬佩道。

    這句話張亮發自肺腑,並不是拍馬屁。

    張亮在調回長安擔任光祿卿之前,曾經在多地當過大都督。

    在任職期間,常常暗遣手下偵知治下善惡細隱,抑製豪強,撫恤貧弱,因此得到稱讚。

    張亮本就出生貧寒,李承乾的舉動,自然讓他新生好感。

    “鄖國公過譽了,孤乃是太子,體恤百姓,本就是孤該做的。”李承乾說道。

    用過幹糧後,休息了一個時辰,大軍繼續出發。

    張亮本以為李承乾堅持不了多久,沒想到一連幾日,李承乾都沒有叫苦,這令他愈發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