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拉農家去種田

字數:3561   加入書籤

A+A-




    楊神終於明白為什麽經常會有從此君王不早朝的事情發生了。

    美人如此多嬌,哪裏還舍得上早朝,那不是浪費時間麽?

    “想必內閣會出現,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楊神思考著,還好他身強力壯又有無限體力,不會有其他君王傷體傷神的事情發生,不然他這麽玩,估計很快就要駕崩了。

    他畢竟是有抱負的君王,楊神覺得美人嘛,可以等以後征服了天下之後慢慢來,然後一個都不放過。

    現在最重要的是爆兵,糧食楊神很充足,還充足到發明了饅頭的做法和吃法。

    這還是楊神實在受不了死麵饃才被迫研究出來了的,而且還失敗了不少次,不過等第一次成功之後就好多了,和死麵饃比起來,至少發麵蒸出來饅頭好吃,扛餓,利於消化。

    然後楊神時不時還會變出辣條和炸雞,把焰靈姬饞得不行,幹活都賣力了很多。

    當然,現在的饅頭還不是以後的白麵饅頭,可能也就楊神這種君王才能吃得起白麵饅頭。

    乾國目前是沒有貴族的,楊神的法律之中有效仿秦法的軍功製,“非軍功者不能封貴”,一方麵是動員人參軍,秦國的動員能力一直是七國之最,就是因為軍功製這一點。

    貴族,還是很吸引人的,而現在楊神就提供了一個可以從平民,寒門變成貴族的機會,因此很多人踴躍參軍。

    工、農、建都在沿著楊神定下的大方向發展,招賢令而來的賢才和人才不但補足了楊神當初殺得人頭滾滾的空缺,還有不少富餘,導致細分下去的脈絡也更加清晰。

    乾國,已經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強大起來了。

    陳勝駕著車,緩緩在乾國京城行走,所過之處,都能看到百姓們臉上洋溢著笑容,那是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

    和之前韓國比起來,好了不要太多。

    當初楊神不光要一個人處理芒種,還要處理墾荒,還要賑災,還要處理流民,還要修建城防,還要快速提高賦稅,查明人口,興隆商業等等一係列的事情。

    畢竟他砍得太爽快,貪官汙吏查到就死,要不是還有張開地和張開地那一係的,貪汙不算太嚴重的官員的話,政令可能都出不了王宮,就更別提執行了。

    不過隻要決定了大方向的框架之後就沒問題了,招賢令一出,人才蜂擁而來之後,發展速度立刻就迅猛了起來。

    三年,隻需要三年,乾國就具備了強秦的國力,甚至比強秦更強!

    “聽說最近韓非一直在找張開地那一係的貪官的麻煩”

    楊神不是崇禎那樣的瞎子和聾子,他建立的錦衣衛有李開在,消息是每天都會在雞鳴之時就送到他桌上,然後還有東西二廠裏麵的西廠,也是會準時將情報和各種消息送上,兩家形成了競爭關係。

    韓非這個官做得很稱職,原劇情裏麵為了不違法,處處受製就可以看得出來他這個人是什麽樣的人了,夜幕倒是完全不在意違法,所以韓非和他的流沙一直吃虧。

    不然楊神也不會放心把官這個位置交給韓非。

    “陳勝,去田光那裏。”

    楊神吩咐道。

    陳勝默默轉移了方向,然後馬車就到了如今農家所在。

    楊神是來找田光談談農家弟子幫忙種田的事情的。

    其實田光一直有在了解乾國的土地國有化和租田令這些事情。

    田光的智力並不差,雖說沒有見識過這種新生的模式,但是卻能看出好壞,自然而然的就會以自己的眼光去分析這份租田令,按田光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屯田令的確是快速積累國力的方式,但是是不是有些過分啊,五五分成什麽的對老百姓是不是有些狠了。

    然後楊神就給他解釋五五分成之後老百姓也會比之前過得好,畢竟中間階層直接被幹掉了,田賦三成,地租五成,一年種出來隻有兩成能落到自己手上,這也是為什麽明明漢朝並不缺土地,該餓死還是要餓死。

    而五五對分可是楊神按照抽查的產量給的均值對分,沒有了私稅,楊神保證六十畝就算遇到小災年對半分至少也能餓不死。

    不得不說實地調查什麽的果然是極其必要,田光曆經大半個月的研究之後發現楊神這位乾王說的居然是真的,五五對分居然連災年都能混過去,這還有天理嗎?那以前為什麽有那麽多餓殍?

    “這個問題,就是本王為什麽要砍死所有貴族和世家的原因。”

    楊神平靜的說道。

    他們已經不配做人了。

    然後現在乾國不缺能種的地方,缺的是能種田的人手和耕牛。

    農家不是號稱十萬弟子嗎,能不能全部拉來種田?

    不然土地規劃圈出來那麽大一塊種不完挺可惜的,雜交水稻、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楊神都變出種子來種植了,養活七國都沒問題,更不用說小小的一個乾國了。

    糧食在這個時代才是王道,你能讓人吃飽,你就是明君,你就能打天下!

    這年頭,君王其實沒有多大的威嚴,還有君王為名士執鞭,楊神覺得他是沒辦法做到這種事情,禮賢下士也不至於禮賢到這種程度,他會忍不住掀桌子的。

    所以,老子呸,本王砸糧食,砸名聲,砸名望,砸到那些大才全部自動過來!

    天下大治和君主私德並沒有太大關係,隻要公德過得去,敢於用人,治理天下自然有賢才去完成,楊神就算天天玩女人不早朝也沒關係,他隻要讓治下人都能吃飽飯,怎麽也能混個秦皇漢武那種級別當當。

    這也是為什麽韓國的百姓那麽快就接受了楊神的統治的原因。

    “農家弟子本來就是種田出身,自然不會辜負王上所托。”

    田光心悅誠服的說道,他知道自己選對了,一個對百姓和農民這麽重視的君王,才是農家該效忠的君王。

    不過現在農家其實也沒有十萬弟子那麽多,那是後麵得到昌平君的支持才有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