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可即使楚國失去了起家的江漢平原之後,依舊占據著廣闊的地域,帶甲者眾,非魏國可比。
現在楚國剛剛經曆了內亂。楚公子負芻弑殺了楚哀王,自立為楚王,楚國內部暗流湧動。
事實上,自從楚考烈王薨逝之後,楚國就陷入了長時間的虛弱期,而這次事件,則是將這股虛弱完全暴露出來。
楚國當年乃是五千裏的大國,與秦國不遑伯仲。然而因為楚懷王的錯誤政策和白起的無雙將才,楚國在與秦國的爭霸中全麵落敗。
楚國在漢中、南陽一線全麵失守,甚至國都郢都丟了。可即使如此,楚國依舊是大國。
對於乾軍來說,更大的問題是,楚國為了遠離秦國的威脅,將國都遷往了淮水之南的壽春。
楚國縱深廣闊,對於乾軍而言是個很大的考驗。
楚國號稱騎萬匹,但是所用馬多是淮河一帶所產,要不就是滇馬,隻有少量從北方購買。與秦、趙、燕等國相比,楚國的騎軍多有不如,更強在水師上。
楚國的核心地區在黃河以南,江淮一帶。雖然這一帶水係密布,可乾軍攻楚,並不需要出動大量艨艟戰艦,水師反而是輔助。
衛莊這個時候也派人護送從魏國搜刮回來的金銀財寶以及魏王一行人,楊神對那些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視若無睹,隻是關心魏地的情況。
“大將軍已經鎮壓了魏地不少叛亂,隻不過想要徹底控製魏地,需要至少六十萬兵力。”
衛莊派回來的手下躬身對楊神說道。
“大王,大將軍所言極是,魏地之人恐怕沒有多少人會願意歸順,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鎮壓,很可能會多生事端。”
張開地出列,然後對楊神說道。
“本王自然知曉。”
楊神微微頷首。
“大王,大將軍滅魏,應當重賞!”
又有一人出列,對楊神說道。
韓非眉頭微皺,滅國之功,這得封侯吧,可是法家出身的韓非,崇尚抑製封君,推行郡縣。
而乾王做得比他想象中的法家盛世要更好,沒有封君封侯,沒有封地,百姓們安居樂業,難道這要打破嗎?
乾中將門紛起,朝中不少都是法家門徒。大量來自山東六國的士子因為招賢令入乾,想要謀得一官半職。其中,諸子百家之人也有很多。
他們來了之後,才知道盛世是什麽樣子的,有理想有夢想的人,都想要維持現在這種情況。
所以,立刻就有人出列說重賞可以,但是不要封地封侯。
接著又有人出列反駁滅國之功如果不封地封侯,難安將士們的心!
然後楊神就欣賞到了大臣們之間的相互罵街,衛莊當然沒有派係在朝中,但是經不住有人想要討好他,滅國大將軍,這是何等顯赫的軍功?
“衛莊該不會是意識到有這種場麵,所以才在魏國不回來的吧……”
楊神若有所思,衛莊這樣做是在避嫌。
即使衛莊很驕傲,也很自信乾王這樣的明君不會對他產生什麽顧忌忌憚,但是衛莊該做的事情也不會少。
“報!!!”
這時候,宮外忽然有人急報。
“進!”
楊神直接讓人進來,來使臉色倉惶,難以言語,隻能呈上密信。
旁邊的南鎮撫司錦衣衛立刻接過密信上呈。
楊神看著被錦衣衛打開的密信,眉頭微皺。
“趙國和齊國兵指魏地?”
聽到乾王這麽說,下麵的人頓時議論紛紛。
“有意思,想要效仿三家分晉嗎……”
楊神若有所思,幸虧衛莊帶領的鐵甲軍武器和裝備都領先這個時代,而且衛莊也精通用兵,不然趙齊兩國恐怕已經深入魏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是占據了魏地幾座城池。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乾國沒有秦國那麽威名赫赫,以至於讓趙齊兩國覺得有機可乘,再加上楚國也有可能會參上一腳,這讓乾國一下子腹背受敵起來。
“牽一發而動全身,古人誠不欺我……”
現在這種情況,說不上是合縱抗秦那種規模,但是也好不到哪裏去,堂上群臣隻覺得大喜之後又是大驚,魏地還沒有被乾國消化呢,立刻就又陷入新的險境之中了。
“大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趕緊支援大將軍!”
張開地連忙說道,先讓衛莊撐住再說,顯然他們都不想放過魏地,而且他們不是有神奇的水泥嗎,可以直接修建魏地的長城,然後抵禦趙齊兩國。
“嗯,六十萬鐵甲軍還是能夠湊出來的,再送五百車水泥到前線吧。”
楊神說道。
即使現在的鐵甲軍隻是一群新兵,沒有之前的老兵那種素質,不過楊神覺得對於衛莊來說都不是問題。
至於縱橫兵,那是要留著對付楚國的。
“大王英明!”
群臣心中稍安。
“張相國,接下來你要派人前往魏地,將這邊的政策和法律帶過去。”
楊神接著對張開地說道,體會到乾國這邊的政策體係和法律的好處,就不信魏地的人還能對魏國有留念。
“臣遵命。”
張開地躬身。
退朝之後,楊神找來了自己的左右護衛典慶。
“本王曾經許諾你左將軍之位,如今,你就去魏地征召兵卒吧。”
楊神對典慶說道。
典慶一怔,隨即就明白了楊神是想要通過他,來更快的讓魏地的兵卒歸降,當然,也有組建魏武卒的打算。
不過現在應該是叫做乾武卒了。
魏地的兵卒雖然不多,但是壯丁足夠多,畢竟是比乾國土地更大,人口更多的國家,估計能夠拉起百萬甲士的規模。
楊神不打算重新創建吳起的魏武卒,養不起是一個方麵,第二個方麵就是養魏武卒,還不如養縱橫兵。
典慶也想要讓魏地少一點紛爭,不會有那麽多人卷入白白犧牲,所以就帶著披甲門出身的魏武卒返回了魏地。
不久之後,典慶憑借著以前將軍的身份,很快就在魏地征召了不少士兵,還有的是已經式微的魏武卒的成員,畢竟魏武卒是世襲製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