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燕園的曆史由我們書寫
字數:8389 加入書籤
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186章
自從蹭過一節趙先生的課以後,蘇亦就蹭課上癮了。
就算沒課,也都喜歡去找對方。
因為,蘇亦是真相學攝影,前世用的是數碼相機,好多慣用的常識都不適用了。
這年頭,相機不便宜,膠卷也不便宜,一按下快門,一張膠卷就沒有了,一卷膠卷不夠幾次造。而且對光線運用不好,還容易曝光,一曝光膠卷就廢了,而且,曝不曝光,還不知道,還要等去暗室看膠卷底片,哪裏像數碼相機隨時隨地的觀看。
尤其是富士xt4這樣的微單,又文青又好看又可以拍vlo還可以翻屏,絕對是給妹子拍片神器。
然而,七十年代哪有這樣的幸運。
快門一按都是錢。
這年代的相機,除了樣子複古,充滿時代感,質感方麵吊打大部分塑料感極強的相機之外,想要拍一張可以看得過去的照片,相當不容易。
有時候,為了防止曝光,還要多拍一兩張保一保。
蘇亦是見過相機的。
他對這個時代的相機也不陌生。
尤其是單反,他小叔單位就有一台珠江s201相機,而且,還是78年生產的。
之前,在會城鎮待著的時候,就沒啥蹭著用這款相機。
這塊相機,雖然使用珠江當品牌,但它的生成廠家跟廣東沒啥關係,是四川幾家軍工企業聯合生產的照相機,後來各自生產,因為價格比較高,當時的價格在500元以上,主要是公安係統配備的相機。
實際上,72年的時候,珠江單反就已經是誕生了,一大堆具有軍工背景的儀器廠,與廣州輕工業產業進出口公司洽談,然後決定產生35單反鏡頭放光相機,就是珠江s-201,不過這款相機一直到78年才正式生產。
不過這款相機也是山寨模仿。
就是模仿海鷗df係列,而海鷗df係列,則是以日本美能達為範本,都是相互山寨。
反正,改革開放之前,國內壓根就沒有知識產權這一說。
國產相機產業,後來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在這個方麵就吃了很多大虧。
不過珠江s-201的質感很不錯,都是由金屬件組合而成,可以算是時下國內最好的單反相機了。
甚至,後來,珠江照相機火了以後,關於這一商標的爭議就出來了。
87年的時候,廣州照相機廠的“珠江”商標先行完成商標登記,四川的“珠江”商標不能使用,原廣州照相機廠生產折疊式照相機和雙鏡頭反光等照相機,全部使用“珠江”商標。廣州毗鄰香港,廣州企業有較多機會接近和了解西方社會狀況,完成商標注冊應是理所當然的事。
四川這邊的廠家,就慘了。
隻能被迫把商標改為“明佳”,花費高額的廣告費作宣傳,但效果很不理想。
這個就是品牌的重要性。
後來,由於國外照相機大量流入中國市場,劇烈的市場競爭使負債累累的廣州照相機廠出現經營不良,1998年宣告破產,“珠江”商標被單獨拍賣。得知此消息的重慶廠家決定要拿回“珠江”商標,終於中標,並獲得成功。當時拍賣出現白熱化,預測應為9000元,最終中標時高達40萬元。
還是中國知識產權法一個極為重要的案例。
那麽現在珠江照相機去哪裏了呢?
涼透了!
當年國內那麽多熱火朝天的相機品牌,幾乎全軍覆沒,有人說,民族相機廠自廢武功,才導致後來在相機行業才沒立足之地。
然而,相機這玩意,它也真不容易賺錢,就算是奧林巴斯,最後也扛不住,選擇停產了。
前世,蘇亦最喜歡的兩個品牌,奧林巴斯跟富士,為啥喜歡,主要是好看。
不過,沒機會出國,想要購買這款產品,想想就好。相比較紅梅h-1,蘇亦肯定更加喜歡珠江s-201,然而,兩者之間的價格不是一個級別的,前者五六十,後者五六百。
而且,現在還沒全麵鋪貨,產能跟不上,優先出口。
五六十,蘇亦有,但五六百,真沒有,這可是普通職工全年收入了。
一想到這些東西,就讓蘇亦煩。
有時候,蘇亦在想,自己是不是當個文抄公,先混一波稿費再說。當然,在78年當文抄公也不太劃算。因為去年,也就是1977年,國家恢複廢除了10年的稿酬製度。通知規定實行低稿酬製度,並根據作品的質量和字數一次付給稿酬。著作稿為每千字2元—7元,翻譯稿為每千字1元—5元。
這稿費低嗎?
也不低了。
畢竟,再過五十年,寫網文,月更十二萬,也不定有七八百塊錢。
不過在過一兩年,到了1980年,國家又製定了新的稿酬標準,適當提高了基本稿酬,著作稿提高到千字3元—10元,翻譯稿則是千字2元—7元,同時恢複了印數稿酬。此後的十多年間,付酬方式是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製。
這就是黃金時代的稿費薪資了。
一不小心火了,就可以在北京混到幾套四合院了。
想想都讓人有點小心動。
不過這些事情,先放一邊。
還沒學到屠龍術呢,就天天想著當斬龍人。
不合適。
還是老老實實,先跟趙先生學照相術吧。
考古教研室的大本營就是在文史樓,趙先生的工作室也在文史樓。
而且,他的工作室還是一個洞天福地。
是由文史樓原來的廁所改成他照相工作室的暗室。
蘇亦對暗室還蠻感興趣的,因為,這是他前世,基本上沒機會接觸的東西,因此,上了一些趙先生的考古攝影課以後,他就經常去。
反正,趙先生對他不陌生。
之前在課堂上,他熟練的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讓趙先生對他極為印象深刻,一看,就是有過相機的使用經驗。
再加上,趙先生知道他父母都是廣美的老師,兩人可以聊的東西就比較多了。
比如說什麽是光感,什麽是構圖,這些東西,根本就不需要趙先生過多解釋,蘇亦一點就通,就算不點也通,這些東西已經融入他的骨子裏麵的東西。
有了這樣的基礎,具體到拍照層麵就容易得多了。
整個北大,都知道趙先生的技術非常好。
當然,這個好,也不是一開始就好的,趙先生也不斷的摸索,不斷地發展,他本來隻懂一般的照相,後來他真成了一個照相專家了。
他懂照相機,衝洗的技術也懂。當時在50年代的時候,在外國彩色照片比較多了,中國壓根沒有,市場上沒有彩色膠卷,也沒有人會衝。但是他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彩色膠卷,就開始照,照出來的效果跟現在大不一樣,效果不好。
效果不好,就繼續摸索。
這玩意,可沒有啥教程,都是前輩一點一點的模式出來的經驗,因此,在這個方麵,趙先生就是先驅。
他在暗室裏麵自己琢磨,自己衝洗,甚至照相機壞了他都能修理,這就非常牛了。
這哪裏還是一個攝影師啊,完全就是一個相機匠人。
就算是蘇亦,也覺得趙先生非常了不起。
這也讓,趙先生名聲在外。
在國內考古文物係統,趙先生可以說是攝影權威了。
不僅北大考古專業有事找趙先生拍照,其他單位有事,也喜歡找趙先生。
五十年代,張正烺先生還在曆史所任職。為配合郭沫若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稿》,《中國古代曆史圖譜》的編寫作為國家三個大型的科研項目之一(另外兩個大型項目是《中國史稿》和由郭沫若先生主編、胡厚宣先生任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全部編寫工作一直由張政烺先生負責領導。
當時,這項任務難度之大。
因為當時的曆史所,一無文物,二無圖片,三無照相專業人員,四無拍攝文物的照像器材。
就這樣情況之下,《圖譜》項目就上馬了。
當時,張先生跟北大曆史係和考古所協商,借調趙思訓、薑言忠兩位攝影師參與其中。
薑言忠是誰?
他是考古所技術室的攝影師,當年參加定陵發掘全過程,在當初考古隊勘察明十三陵的過程之中,全程由薑言總先生跟拍,對方可以說是國內考古攝影方麵的權威了。
趙先生能夠參加這個項目,本身就說明趙先生的能力。
《圖譜》項目最開始,張政烺先生就帶領著趙先生他們去曆史博物館拍攝照片。
其實,當時曆史博物館、定陵博物館都派來了從事文物拍照的專業人員,他們都帶來了當時德國最好的專業照相機(名叫“林哈夫”),還有全套燈光設備、進口膠卷、膠片,衝印膠片全用的暗室。
因此,蘇亦過來這邊廝混的時候,趙先生常常感慨,還是曆博的暗室條件好。
當然,這也是感慨而已,真要把他抽調過去曆博,估計趙先生都不樂意。
作為國家級的《圖譜》項目,其實,曆盡波折,從五十年代立項,一直到2005年才正式出版,曆經60年,三代人的努力,終於把這書給出版了。
可,這書第三次立項的時候,一開始都沒有什麽出版社原因出版,因為,這玩意就是虧錢。
這書出版以後定價多少呢?
普通版,一套書七千多塊,精裝版一套書九千多塊,就算如此,這書還是虧本。
為啥呢?
因為沒什麽人買啊。
就算是大學圖書館,也沒有多少家舍得買這一套書。
但這一套書,重要嗎?
當然重要。
不說後來的,就算五十年代,張先生就帶人在曆史博物館共拍照了約八百件國家一、二級重點文物。
要是,五六十年代能早點出版,這書的影響力就更加的巨大了。
這樣的項目,有點類似於後來的故宮數字文物庫,為了弄成數字故宮,故宮在這個方麵花了多少人力物力。
對比之下,五六十年代編寫《圖譜》項目的艱辛就可想而知。
可最終這個項目,張先生去世了,依舊未能完成。
有些跑題了。
之所以提及這點,主要是說明趙先生的拍攝技術相當厲害,在考古文物係統裏麵,是絕對的頂尖存在。
他照器物、照圖表什麽的,都有他的一些辦法。他甚至還有很多發明。
甚至,蘇亦在跟趙先生廝混這段時間,也學到了趙先生一個發明技術。
這項技術是啥呢?
比如說這個書上的一個拓片,一個黑白的拓片,拓片你要把它複製你就要照相。
但照相不太好照,一個是過去的照相機跟現在的數碼不一樣它的焦距很短,它不可能照很小的東西,這是其一。
其二,照出來的比例也不對,你還得調整。
但他有一個最簡便的辦法,他就拿一張印相紙,把書上的拓片往印相紙上一扣,然後在燈光下感光。
這樣一來,有啥用呢?
這樣一來,拓片的黑白完全印在底下那張相紙上,這個相紙你把它印出來以後,它跟原來的是相反的,把黑的變成白的,白的變成黑的。
然後再拿這個相紙再去印在相紙上,這樣子就複原了。
想要複製拓片,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為使用的辦法。
他的方法太簡單了,就拿書往相紙上一扣,一扣它就出來了,這個就很省事。否則的話照相很費事,你還要放大。
要沒趙先生教。
蘇亦哪裏能夠想到這些東西。
在拓片的複製上,這一招,不要太實用。
尤其是對研究美術史,研究書畫史方麵,經常跟拓片打交道,此外,古文字方麵也會需要複製大量的拓片。
這種技能,在數碼時代還沒到來之前,受用一生。
蘇亦覺得,以後,沒事幹應該多跑趙先生的工作室了。
這玩意屬於技術工種,跟翻書看文獻不一樣,看書多,腦子瓦特的時候,過來趙先生這邊放鬆一下心情,應該是一件極為有意義的事情。
就這樣,蘇亦在趙先生這邊混了一周,基本上都跟他混熟了。
因為他倆共同愛好比較多,曆史、考古、美術、書法啥的,蘇亦都會。
混熟以後,好處就多了。
不僅可以跟趙先生學一些課堂上沒有的東西,甚至還可以借照相機。
嗯,除了膠卷不外借,相機隨便使用,當然,也就蘇亦例外了,其他人想要借,們都沒有。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