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要是文物不會說話怎麽辦?
字數:5572 加入書籤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無廣告!
先給大家看點資料,明天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英文natonalofch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曆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國博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麵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100餘萬件,展廳48個。
國博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麵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2012年遊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
2018年3月,國博取消紙質門票,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參觀。2019年4月10日重裝開館。國博同時還宣布了4月11日將在國博舉辦的三場活動——“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
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原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原有建築建於1959年,是新中國十大建築之一,坐落於北京廣場東側,緊鄰紫禁城。2004年初,共有包括福斯特、以及赫爾佐格德梅隆等事務所在內的10家著名國際建築事務所獲邀參與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設計競賽,馮·格康,瑪格及合夥人建築師事務所(p)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聯合參賽,並最終在第二輪勝出,贏得了項目的設計委托。
最初的設計構想為拆除現存博物館建築的中央大廳部分,以黃銅板作為外飾麵的“飄浮屋頂”覆蓋於原中央大廳被拆除後產生的巨大的空間—當時稱之為“博物館廣場”的上方將舊建築和擴建部分連為一體。
博物館的主要展覽空間位於巨大的屋麵之下、博物館廣場之上,享有眺望北京城內各名勝景觀的美好視野。
在所有10個方案中,我們的方案是對原有建築拆除最少的,不僅保留了北、西、南3個主要立麵,而且也保留了大部分東立麵;在新建的部分,建築采用現代、簡潔的手法與老館形成對比。
這種對新舊建築的處理手法是歐洲建築師通行的做法,無論是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是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改擴建,建築師均采用了強烈對比的方式來處理新舊建築之間的關係。
新建築通過具有時代特征的材料、色彩、構造等留下當今時代的痕跡,而不是“修新如舊”。但這種在對比和協調關係中更加偏重對比反差的手法在方案深化階段受到了中國建築專家的質疑。
當時,北京幾個重要的公共建築以突兀的造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爭論和批評,大家擔心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會重蹈覆轍。
在接下來的多輪對話交流中,我們逐漸認識到,進行一個處於如此重要位置的曆史性建築的設計時,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讓中國人以自己的文化傳統、思維習慣和哲學思想來理解、接受這個建築,而中國文化是非常講究和諧與協調的;同時,作為有5000年燦爛文化的國家需要在展示自己文明的殿堂中表現出中國建築的傳統,新館應該是中國的、現代的、符合一個文明古國和世界強國地位的。為此,設計小組對老館和紫禁城進行了多次仔細的參觀和研究,獲得了很多創作的靈感。通過與館方以及中方專家的合作對話,反複論證,方案幾易其稿,最終確定了設計目標—擴建部分應與保留建築協調一致,與此同時新舊建築形象一目了然,從而展現建築本身在曆史進程中的發展演變。
原有建築南翼為中國曆史博物館,北翼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兩座博物館建築在功能布局上被一分為二,涇渭分明。改擴建工程的目的為通過一個置於中央的空間元素將兩個功能區合二為一,促成一個宏偉莊嚴的綜合體—中國國家博物館。一條長達260藝術走廊作為建築的中央交通空間貫通南北。長廊正中位置擴展成為一座主入口大廳(即西大廳),原有建築的柱廊大門得以保留,加強了國家博物館與其正對的廣場之間的聯係。主入口大廳的麵積與中標方案相比有所減小,這個建築麵積達88402的大廳可作為門廳以及多功能廳使用,同時結合設置了各種為參觀者服務的功能設施,如咖啡廳、休息室、書店、紀念品出售以及衛生間等。
主入口大廳的內部立麵設計依據中國古代建築“一屋三分”的理念發展而來。一個石材基座托起木質結構的牆麵,其上的屋頂采用了中國古代建築中的“藻井”模式。地麵和基座各層牆麵的鋪裝采用了產自國內的花崗岩,與藝術走廊內的木材牆麵相得益彰,在賦予主入口大廳磅礴氣勢的同時又營造出了一個舒適溫馨的空間氛圍。
國家博物館的主入口位於西側,主入口大廳在原有建築南北入口之間首次建立了聯係。這個巨大中軸長廊為參觀者清晰地界定了方向,並由此連接了整座博物館近2萬2的公共空間。主入口大廳的規模符合廣場以及博物館建築本身的宏大尺度,這裏預計每年將迎接萬名參觀者。
博物館空間以當代建築語言對中國傳統建築元素進行了嶄新的詮釋,大廳內的寬大台階讓人聯想到僅咫尺之遙的紫禁城宮殿之前的巨大基座。老館建築麵對廣場的西側入口及柱廊被保留下來,而新建部分采用一組纖細挺拔的方柱刻畫出國家博物館莊嚴的形象這裏借鑒了中國古代廟堂和宮殿建築簷柱的營造法式,立柱由橫梁相連接,屋麵安置於其上。西立麵立柱與屋麵之間結構模仿了中國古代營造法式中的“鬥”,對向外伸出的屋簷起到了支承作用。這裏的“鬥”是一種輕盈的支承構件,由柱頂探出的弓形肘木為,與之間的方形墊木為鬥。
主入口南北兩側呈對稱狀設有兩個庭院,不僅是對老館原有庭院的繼承,也為新建部分特別是“藝術走廊”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線。
博物館的屋頂由略帶弧度的古銅色金屬鋁板覆蓋,是對紫禁城宮殿群和老館建築金黃色琉璃瓦屋麵的重新演繹。
建築屋頂的疊加退階設計借鑒紫禁城殿宇重簷廡頂,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廣場西側人民大會堂的屋麵樣式,但其局部細節與建築材料均富有時代特色。
新館主入口采用鏤空花紋銅門,令人聯想到中國古典建築紋飾優美的木扇窗欞,日光通過其間縫隙漫射入室內,營造出氤氳、深邃的空間氛圍。
國家博物館中將展出的藝術藏品將多達100多萬件,大門上的鏤空紋飾靈感便來源於其中一件重要的古代青銅文物。
此外,各種精美的圖案裝飾還用在了博物館內的護欄造型上。博物館麵臨長安街的北翼建築中設有《複興之路》展,南翼建築內設管理職能和圖書館。主要的陳列空間位於新建建築中,首層+45為中央大廳,2、3、4層分南北展區,每區各有4個展廳,每個展廳麵積約8002。
憑借大麵積的玻璃窗,展廳可以舉辦有自然光線的展覽。同時,通過可移動的遮光係統可以滿足全人工照明的展覽要求。
觀眾通過一個序廳到達展廳,序廳裏是對相連的4個展廳展覽內容的介紹,觀眾也可以在這裏領取資料,或購買展覽入場券。
在展廳的另外一邊而且緊靠著展廳設置了庫房、器材庫以及貨梯,這部分功能完全獨立於觀眾流線。
這裏還設置了進入展廳的內部入口。鑒於大部分展覽都是臨時展,這樣的展廳平麵設計保證了在搭展和拆展期間隻需關閉相關展廳即可,而不會影響到觀眾的交通和活動。地下1層(-6)在同樣平麵位置設置了南、北兩個大展廳,並各自帶有1個序廳。
這兩個大展廳可以互相連接,目前,這兩個展廳裏設置了常設展覽《古代中國》。依據展廳空間靈活性的要求,展廳保證了最小525的淨高。同時,在不同樓層的展廳采用了不同的吊頂及鋪地材料。
這樣既可以選擇在用材考究的展廳裏舉辦隆重的展覽;也可以在具有工作室、車間特征的展廳內舉辦其它個性化的展覽。
整個國家博物館共有48個展廳,展覽麵積約6萬2。
位於中區首層的中央大廳內可舉辦重要展覽開幕式以及重大國事活動。中央大廳之下為國家博物館劇場,這是一座設有固定階梯式座椅的活動大廳,其內聲學效果不僅可滿足一般學術講座的要求,還可舉辦古典音樂會以及其他戲劇演出。
基座層(即地下1層)和底層(地下2層)內設有博物館工作間、儲藏室以及地下停車庫。
木材、石材和金屬3種材質的搭配在博物館內部空間的塑造上被貫徹始終,賦予了建築獨特的形象特征,令人印象深刻。具有重大意義的空間則通過特別的裝飾材料加以強調位於西入口處的中央大廳和下1層的國家博物館劇場均以符合聲學技術標準的紅色牆幔進行了裝飾;中央大廳之上的“玉廳”內,以可回收玻璃製成的亞光飾麵板通過背投光源,創造出獨有的空間個性。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是展示古老中華文明曆史進程與輝煌文化的窗口。設計對老館最大程度地保留體現出了國家博物館對待曆史的基本態度,新館的建築設計沒有采用對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的簡單複製,而是從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哲學出發,力圖創造出符合時代精神的現代中國建築。
新老建築的和諧共生恰恰體現了一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並正在崛起的世界強國的形象。
……
努力把中國國家博物館建設成為“與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地位相稱、與中華民族悠久曆史和燦爛的文明相稱、與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相稱、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建館方向,也應當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體係的構築方向。
“我以為,用文物展示我國統--多民族國家的曆史進程,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責任;用文物展示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胸懷;用文物展示我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義務”。通過年的8年努力,中國國家博物館完成了“十五”規劃展覽項目,並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國家博物館特色的陳列理念。在8年的展覽實踐中,我們以邊疆文明係列、世界文明係列、重大考古發現係列、藝術係列等類別,集中地展示了中國和世界優秀的文化遺產。這些係列展覽在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等方麵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8年的展覽實踐,我們對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為展示古今中外優秀文化的曆史與藝術的殿堂,有了深刻的認知。我以為,構築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的陳列體係應該強調整體性,突出獨特性,重視時代性。這--陳列體係,在形式上由基本陳列、常設陳列、專題展(包括捐贈展與特別展覽)國際交流展所組成,在內容上注重營造中國古代文明與世界古代文明相輝映、中國經典藝術與世界經典藝術相媲美的展示氛圍,從而最終達到體現曆史與藝術並茂的效果,使廣大觀眾站在中國了解世界,深刻地認識世界中的中國,更好地滿足廣”大觀眾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