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議婚
字數:6929 加入書籤
禦三郎丟了樸刀,直奔鬼族公主的住處,老胡已經在門外加派了守衛,看到禦三郎這麽快回來,有些意外,忙問道:“怎麽樣?”
禦三郎撓了撓腦袋道:“這個水伯我見過,好像是烏江神的小兒子,我用言語把他們穩住了,現在就看公主的了。”
白巫山和烏江相鄰,禦三郎交遊頗廣,對烏江神也有所耳聞,不過烏江神是神庭瀆神,禦家是山中妖王,兩家素來井水不犯河水。
鬼族對神靈向來恭敬,嫁女與江神也屬常事。不過祖龍派大軍掃蕩炎方,烏江神不聞不問,顯然不欲和龍族為敵。禦東極是國尉的心腹,水伯找上門來討要公主,看來是不打算隱忍下去了。
禦三郎本道鬼族公主的未婚妻是鬼族中人,豈料是烏江神的兒子,這可有些棘手了。
老胡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提議道:“不如讓他們把公主領回去算了。反正她也不肯順從於你,強扭的瓜不甜哪。”
“這是什麽話。”
禦三郎漲紅了臉,忿然道:時能回。這個水伯我倒不放在心上,就怕驚動了烏江神不好收場。”
烏江神雖說神位不高,畢竟是神庭的官。炎方神官自成體係,昆侖神庭管不到這裏,神庭覆亡對於炎方神裔也影響不大。
炎方神裔名望最高的當屬八大神族的雷神、澤神,二神也是四象八神中惟一一雙夫妻。雷神夔龍和天神刑天交好,刑天敗亡之後,夔龍和澤神也離開神庭。
帝俊登上神王寶座後,著意安撫他們,雷神和澤神成婚之後,居住在雷澤之中,雷是九天之物,住在湖澤中自是為了照顧妻子的喜好。
帝俊便順水推舟,將炎方大澤封與他們。
澤神是一雙姐妹,姐姐叫雲,妹妹叫夢。炎方最大的兩片湖澤,一於江南,一於江北,便以兩人的名諱命名。
烏江神之上還有江瀆神,這位江瀆神可是雷神的侄女,相傳她盜去了黃帝的玄珠,法力無邊。
三皇五帝並非人族才有的說法,人族畢竟是後起的種族,很多名號都是承襲神話傳說。
神話就是神族舊事,傳說即是四靈古史。
古書記載,自盤古開天辟地至春秋獲麟之歲,有二百七十餘萬年,分為十紀。其實盤古開天辟地並非一蹴而就,從混沌初開到天地定位也有一個漫長的時期。是以天地定位不久,盤古便耗盡精元物化了。
天地定位以後,萬物萌生,物種漸次豐富,為時也十分漫長。
古說三皇,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天皇為帝俊,地皇為祖龍,泰皇為伏羲或帝堯。
伏羲一畫開天,為人文之祖,日曜東皇太一轉世,又叫太昊,太和泰相通,故而又叫泰皇。
但伏羲之時,人族雖逐漸嶄露頭角,強敵環伺,處境還非常艱強。經過三皇五帝曆代聖王的不懈努力,堯帝之時,大敗神、龍、妖三族,臻於極盛。
帝堯在泰山建立神庭,掌管三界,是以有泰皇之稱。之後逢蒙弑師,嫦娥幽於月宮,人族勢力退出天界,東嶽大帝、泰山府君始終執掌陰司大權,直到地藏王入冥,才大權旁落,漸失對陰界的掌控。
所以說天皇、地皇、泰皇皆為三界之主,至高無上,五帝則略遜一籌,僅為下界帝王,或為一方霸主。
三皇五帝說法很多,和後世朝代更迭,割據自雄如出一轍。有的是世所公認,有的則是僭號妄稱,自欺欺人。時過境遷,史家也不予承認。
陰陽家有五德始終之說,五帝輪流執政,後世祭祀則以五帝照應四方、四時。似乎又成了分而宰之。
雷神的侄女孟綺緗盜取黃帝玄珠,成為江瀆神。這個黃帝指的是四靈霸主黃龍氏,闡教十二金仙中的黃龍真人便是他的後人。
帝俊分封諸侯之後,大兼小,強欺弱,在諸神的暗中扶植下出現了幾位四靈霸主。這些霸主皆奉戴天皇帝俊,自降一等,因此稱作五帝。
禦三郎顧不得和老胡多說,從腰間解下鑰匙,打開門上銅鎖,推門進了鬼族公主的房間。
鬼族公主聽到動靜早就醒轉過
石室中空間不大,器用卻甚是考究,石桌上用薄紗罩著一顆夜明珠,散發出柔和的光亮,有種溫馨靜謐的感覺。
禦三郎快步走到床前,鬼族公主甚是警覺,一聽門響便坐起身來,身上衣服嚴絲合縫半點空隙也無。
她看起來年紀不大,明眸皓齒、膚光如雪,滿頭烏發披散開來,柔唇緊抿,眸如點漆,隱隱有幾分堅毅的味道。
阿縞緊盯著禦三郎,提防他有什麽不軌的舉動。
“你放心。我不會傷害你的。”
禦三郎輕咳了一聲,退開了兩步。他不是不想一親芳澤,奈何阿縞的長發堪稱利器,舒卷自如,韌如藤蔓,散若飛針,禦三郎上回用強,差點被她戳瞎雙眼,至今心有餘悸。
‘皇帝輪流坐,明天到我家’。帝俊既斬殺刑天奪得神王之位,自然害怕其他神尊取而代之。
在帝俊的左右權衡之下,神族內鬥極為激烈。最著名的當屬共工和祝融大戰,撞斷天柱不周山,引發曠世大劫。具體情景已經不得而知,舊史傳言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和地星環境不合,隻是人族追述之辭,且又限於識力,不能明了當時的真實情況。
但共工、祝融皆為八神之一,位高權重,兩神交惡,自然為禍甚烈。最後太元聖母親自出麵,煉五色石補天,才平息了這場禍患。
在神族內鬥中失敗而遭貶斥的神祇為數不少,皇天和太元聖母爭權,事敗後逃到西方另立神庭,直接造成了昆侖神庭的分裂。
隨著神裔的增多,帝俊也分封宗親功臣為諸侯,這些諸侯占據膏腴之地,拱衛神庭,勢力甚強,便是赫赫有名的四靈霸主。
但是神族繁衍不盛,引用多是四靈世卿,位高權重,時日一久,便大權旁落。麒麟王被麋鹿所篡,貔貅國則一分為三,到了四靈末世,諸侯相互攻伐,神族分封的諸侯已經隻剩下一個鯤國,鯤魚雖然為魚至大,鯤國在四靈七國中卻最為弱小。
眾所周知,帝俊迎娶羲和、嫦曦兩位神女,生下十大金烏,十二月女。逃到天界後,為了獲得羽族的支持,又迎娶羽族公主凰娥,生下一子,就是陸壓道人。
但帝俊的子女尚不隻此數,帝俊坐上神王寶座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分封功臣宿將和皇子,其中有兩人最為著名,便是帝鴻和帝江。
帝鴻是帝俊之子,素有賢名。帝江則為宗室大將,傳說他六足四翼,混沌無麵目,實乃鯤魚之父,大鵬之祖。
混沌無麵目本來就和魚類相似,鯤和混沌的‘混’意義相同,從魚從混而得名。
帝鴻、帝江夾輔神庭,保得帝俊神王之位磐石之安。
帝鴻製禮作樂,積極教化四靈,奠定了四靈人族的文化血統。但是神族並非不死之身,不論是煉氣還是煉體,皆有一定缺陷。
煉氣遺棄肉身,而後奪舍重生,煉體精元耗盡,化為異物,需要相當長的複養期。
帝鴻和帝江去世後,兩國的地位每況愈下,帝鴻之國的王權同樣落入世卿手中,終被鳳凰國所滅。
鯤國雖為四靈七雄之一,一直是邊陲小國,後來國主異想天開,禪位於宰相,國中大亂,麒麟國趁機來攻,幾乎亡國。繼任的國主招賢納士,慧眼識才,任用一人,姓樂,冊封為黃金上將,據說是帝江複生。因帝江妙解音律,天下皆知。此人果然不負眾望,率領諸侯聯軍連下麒麟國七十餘城。可惜國主突然去世,太子與樂上將不和,聽信讒言,使庸將代掌兵權,致使功敗垂成。
否則樂上將既為帝江複生,攻滅麒麟國之後,當尊奉神庭,必為龍族勁敵。勝負之數,尚未可知。
這也就不難理解四靈為什麽會有相同的語言文字了,帝俊分封藩國雖然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神權,卻也將神族修行之法傳到四方,祖龍帝國雖然暴政亡國,文化上的血脈連通卻使四靈混融為一,再無嚴格界限。此後帝王不管出身如何,皆欲廓清宇內,統一天下,自命為真龍天子,自以為繼承龍族帝業。盡管還有四靈強族崛起四夷,甚至宰割天下,劃地自雄,一旦兵鋒疲敝,龍族便能光複故土,這都是文化血脈深植的緣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隻要火種尚在,便永無絕滅之虞。
不過一些妖魁巨孽已經窺見了此中關節,掘地三尺,誓要鏟平一切根苗,此不光是中夏之罪魁,實亦人類之妖孽。
…………
禦家雖是白巫山強族,也不想招惹神族後裔。
“什麽水伯,我出去看看。”
禦三郎雖知鬼族公主有一個未婚夫,龍族大軍壓境,鬼族逃入深山,自身難保。神庭都被龍族攻占了,神裔也成了無主遊魂,安敢與龍族作對?
禦三郎和老胡從房中出來,走了幾步,又不放心,低聲吩咐道:“胡叔,你給我看好鬼族公主,別讓她趁機跑了。”
“好,我這就派人盯牢了她。”
老胡為了讓禦三郎安心迎敵,連忙應承下來,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祝英秀看到禦三郎出洞而去,回房告知禦秦夫婦,懷疑道:“禦三郎能對付得了鬼族太子和水伯嗎?”
禦秦笑道:“我三叔本領高強,量那二人也討不了便宜。”
“我出去看看。”
祝英秀不知禦三郎有多大本事,那水伯能呼風喚雨,倒是不可小視。走到洞口,就在明欽也站在人群中,鬼族太子和水伯離了有一箭之地,虎視眈眈。
禦三郎提一條樸刀,提腳踩到一方山石上,打了個哈欠,斜乜著鬼族太子等人,“你們這幾個蝥賊,半夜三更敢來我三聲洞撒野,擾人清夢,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鬼族太子和水伯對視一眼,反問道:“你又是什麽人,讓禦東極出來說話。”
禦三郎一橫樸刀,嘿然道:“就憑你也想見我大哥,問過我手中這把刀再說。”
鬼族太子勃然大怒,“怕你不成?”
水伯甚是冷靜,扯住鬼族太子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漫聲道:“我們的來意想必你也明白。快把公主交出來,我們馬上就走,再不與你們三聲洞為難。”
“公主?”
禦三郎仰麵向天,哈哈笑道:“公主已經做了我禦三郎的壓寨夫人,豈有跟你們走的道理。她在我這裏衣食無憂,你就死了那條心吧。不過你這蠻子既是公主的兄長,我倒可以讓你們見上一麵。”
鬼族太子神色一喜,“我去見見阿縞。”
水伯躊躕不語,禦三郎甚為猾悍,並非易與之輩,鬼族太子若是進了三聲洞,反被劫作人質,水伯更要投鼠忌器。
“怎麽?怕我吃了你不成?你若不想見公主,那便請回吧。”
禦三郎擺了擺手,轉身便要回洞。
“且慢。”
水伯喚住禦三郎,“我和他一起去。”
“你不行。”
禦三郎搖了搖頭,鬼族公主並未委身於他,水伯又是她的未婚夫,兩人見了麵死灰複燃那還了得。
水伯歎口氣道:“既然阿縞已經和你成婚,米已成炊,我和桀駿也沒什麽好說。你若是害怕我們進洞,便把阿縞叫出來。隻要她在這裏平安喜樂,我們回去和大王也有個交待。”
“也罷。”
禦三郎眼珠子一轉,應承道:“不過我要回去和公主商量一下。她願不願意見你們還兩說呢?”
桀駿忿然道:“阿縞是我的親妹妹,豈有不願見我的道理。你不要從中作梗。”
“你們等著吧。”
禦三郎揮了揮手,拂袖而去。進了山洞,便讓嘍囉關好洞門,不可讓桀駿和水伯有機可乘。
祝英秀鬆了口氣,水伯有控水之能,若是真的調來江水灌入三聲洞,死傷必多。禦三郎本領再高,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家業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