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撤離
字數:6652 加入書籤
“這是先門主的遺命,我自當遵從。”
甘婀荷和孫滿江感情甚篤,從沒想過違背他的遺願。
“夫人,當務之急還是先離開此地,躲避一些時日為好。貴門誓師北伐,和華陽軍勢成水火,隻怕殷重甲會對你不利。”
金可鏤和衛忠清率眾北伐,也將甘婀荷和胡西華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胡西華是江山門的右護法,甘婀荷則是孫滿江的遺孀,戰事一起,殷重甲很可能對兩人下手。
甘婀荷詫異道:“你不是華陽軍的人嗎?為何要幫我?”
明欽笑道:“我在華陽軍不過是混口飯吃。是非對錯還是分得清的,孫門主一心為國,名滿天下,在下可是景仰的很。”
這時,一個江山門弟子步履匆匆趕了過來,在門外道:“啟稟夫人,右護法請你過去,有要事商議。”
“知道了。”
甘婀荷答應了一聲,她自覺於心有愧,也不知胡西華找她有什麽要緊事。
甘婀荷回到靈堂,就見胡西華一臉凝重,在門外踱來踱去。見到甘婀荷連忙快步迎上。
“夫人,情況有些不妙。華陽軍將碧雲寺包圍了,上回來的那個白問天,說要見你我。”
甘婀荷臉色微變,果然明欽不幸言重,殷重甲此舉分明是要將兩人脅作人質。不過縱然如此,金可鏤和衛忠清也不會停止北伐。
“夫人,我先去見白問天。你收拾一下,準備突圍吧。”
胡西華自不願坐以待斃,但他陪同孫滿江進京,身邊並沒有多少人手。
胡西華和白問天接觸過,知道白問天是殷重甲的親信,他沒有衝進來抓人,說明事情還有回旋的餘地。
胡西華向甘婀荷交待了一聲,孤身去見白問天。
數日不見,白問天神情冷肅了許多,他本來想延請孫滿江出山,收拾人心。哪知事與願違,孫滿江突然病故,胡西華身為掌門大弟子,居然無法掌控局麵。金可鏤繼任門主,衛忠清在南嶽起兵,形勢急轉而下,對殷重甲頗為不利。
白問天是殷重甲的軍師智囊,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自然難辭其咎。好在殷重甲坐擁江州三郡,掌控玉京城,南嶽距離玉京城還有不少路程,中間有幾個頗具實力的藩鎮,江山門短時間內還打不過來。
“胡老弟,久違了。”
白問天跟著胡西華進了寺院,不動聲色的道:“上次我和胡老弟商量的事,不知道老弟考慮的怎麽樣了?”
白問天說的自然是胡西華繼任門主之後,雙方合作的事宜。
胡西華沉吟道:“方今仙道治法已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如果殷大帥服從仙道治法,貴我雙方自然可以合作。”
“這是當然。”
白問天笑道:“我們大統製素來服膺仙道治法,奈何貴門最近太過猖獗,非要和天下諸侯刀兵相見。看來烈山先生一去,貴門委實缺少總攬大局之人呀。如今龍族虎視眈眈,羅刹國亡我之心不死,大家應該精誠團結,共禦外侮。貴門的金可鏤、衛忠清專一和天下諸侯作對,實在讓人寒心。”
胡西華冷笑道:“殷大帥如果真的服膺仙道治法,便該退出玉京,返回封天。這些年藩鎮割據,戰鬥不休,兵連禍結,生靈塗炭。都是各方諸侯爭權奪利所致。本門正是要掃滅藩鎮,還天下太平。殷大帥如若執迷不悟,胡某可救不了他。”
白問天麵容一僵,悻悻道:“看來胡老弟是非要和我華陽軍見個生死了?”
胡西華淡然道:“胡某一介書生,隻知道赤心報國。金可鏤已繼任門主,衛忠清誓師北伐,江山門後繼有人,先門主泉下有知,定然非常安慰。”
“胡老弟是烈山先生得意門生,大名如雷貫耳,我奉勸老弟以大局為重,不要讓親者痛,仇者快。”
白問天對胡西華的為人略有所知,也知道此人很難以言語打動。他說殷重甲服膺仙道治法倒也不錯信口雌黃,仙道治法是心之所望,即便各大藩鎮,手握重兵,對於修行者也頗為尊重。何況江山門是天族第一道派,奇人異士無數,這個時候就算把胡西華和甘婀荷抓起來也於事無補,反而會損害殷重甲的名聲,大失人心。
白問天和胡西華談了一回,不得要領。又讓手下尋來明欽,歎息道:“墨大俠,江山門誓師北伐,一路上勢如破竹,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大帥已經有返回封天的意思。”
明欽見白問天不似作偽,想不到殷重甲這麽快就打了退堂鼓,玉京是天族國都,殷重甲掌控玉京,至少在名義上已經是天族之主,如若離開玉京恐怕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
“這個六師都統製,有名無實,不做也罷。江州三郡才是我華陽軍的根本,現在龍族占據蜃樓城,隨時有可能挑起禍端。留在玉京也不是辦法。”
白問天和胡西華交談之後,已經明白胡西華控製不了衛忠清的清晏軍,衛忠清敢在南嶽起兵,就不怕華陽軍將胡西華和甘婀荷劫作人質。況且江山門派係眾多,打掉胡西華隻會讓金可鏤或者衛忠清勢力更大罷了。倒不如留著他,給他們掣肘。
明欽聽說華陽軍圍住了碧雲寺,本來還頗為緊張,生怕甘婀荷有何不測,聽了白問天的話才稍感放心。不過華陽軍中和白問天意見不一的人也不少。
“軍師圍住碧雲寺,難道不是來抓胡西華的?莫非是想保護他不成?”
明欽恍然而悟,白問天老謀深算,對於自己的判斷頗為自信,他雖然不願和胡西華為難,卻難保孫博明之流不會壞事。
白問天哈哈笑道:“知我者,墨大俠也。胡西華和孫夫人都是天族大名鼎鼎的人物。大帥不想為難他們,何妨做一個順水人情,但眼下形勢複雜,難保沒人向他們下手,到時這筆賬還要記到大帥頭上,豈不冤枉。所以咱們離開玉京之前,他們兩個絕不能有事。”
明欽恭維道:“軍師深謀遠慮,讓人佩服。”
白問天搖了搖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江山門沉潛多年,此番北伐,六大藩鎮皆是暮氣已深,必不是江山門的對手。將來的局勢就非老夫所能臆斷了。”
白問天歎息了一回,自覺垂垂老矣,他多年來輔佐過數位梟雄,宦海浮沉,雖然頗有名望,卻沒能打開局麵,使天族由亂而治,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白問天要返回統製府,順便召明欽回去。既然他不打算和胡西華為難,碧雲寺便無關緊要。殷重甲更看重的是江州三郡,那是他發跡之地,多年經營,兵強馬壯,無懼江山門的清晏軍。
明欽見過甘婀荷,也算了了一樁心願。可惜甘婀荷並無後世記憶,除了容貌絕似之外,或者隻是一個陌生人。
明欽隨白問天返回統製府,殷重甲已經收拾行裝,準備返回封天。
“江山門來勢洶洶,孫、吳兩位節度皆請我發兵救援,看來是撐不了多久了。咱們還是返回封天,避其鋒銳。到了咱們地頭上,江山門已是強弩之末,便可一舉擊破。”
殷重甲帶甲百萬,戰將千員,兵械精利,稱得上兵強馬壯,在六大藩鎮中最具實力。江山門雖然連戰連捷,也消耗了銳氣,殷重甲自不會發兵相救,他巴不得各方節度幫他抵禦強敵,消耗江山門的力量,好坐收漁人之利。
“龍族那邊怎麽樣了?大帥準備如何答複?”
羅刹國和江州三郡接壤,本是殷重甲的心腹大患,現在又多了一個龍族。相比之下,與江山門有幾位節度作為緩衝,情況還稍好一些。
殷重甲拍著腦門道:“龍族妄自尊大,太不把本帥放在眼裏。他在地界橫行也就罷了,當咱們天族是泥捏的不成?他那些條件本帥一條都不會答應。讓那個龍族使節趕緊給我滾蛋。”
白問天躊躕道:“大帥,龍族來到天界,肯定不會安分守己。咱們也沒必要和龍族鬧僵,何況夫人和大公子還在他們手中。”
“軍師,咱們江州三郡就是龍族眼裏的肥肉。他占了蜃樓城,又不肯和羅刹國開戰,下一步不吞並咱們,還能有什麽想頭?這時候不能再有僥幸心理,回去之後要積極備戰。龍族雖然實力強大,在地界稱王稱霸也就是了,咱們華陽軍可不是吃素的,怕他怎地?”
殷重甲能從一個江湖草莽成為手握重兵的一方諸侯,本身確有過人之處。他對局勢的判斷往往十分準確,而且敢想敢做,華陽軍能有今時的局麵絕非幸致。
龍族橫掃六合,混一四靈,不但在地界沒有對手,天界各族對龍族也是談之色變。金光丈人身為西方教主座下十二金人之一,麵對龍族的兵鋒不戰而降,絕非他為人怯懦。金光丈人孤身入蜃樓城,逐走蜃龍王,厘定仙道治法,將蜃樓城發展成天界名都,可說是少有的高僧大德,聲譽極高。
但是龍族兵鋒之盛,便有十個蜃樓城也抵擋不住,金光丈人不戰而降雖然有可訾議的地方,仁者見仁,確實也保全了一城百姓和這座天界名都。
殷重甲敢和龍族較量確屬難能可貴。他帶甲百倍,實力也非蜃樓城可比。
“大帥能這麽想,自是最好。我華陽軍百萬之眾,三州之地,豈能受製於人?”
殷重甲雖是江州三郡之主,華陽軍都統製,畢竟器識不足,很難更進一步,雖說當了幾天六師都統製也是有名無實。
白問天之所以願意盡心輔佐他,便是因為他這種剛毅果決的精神,在六大藩鎮中已屬無人可及。
“沒錯,咱們這就動身回封天。”
殷重甲決心已下,歸心似箭。在華陽軍的護送上,乘坐傳車返回封天。
明欽離開封天已有多時,不知洛玄音和顧盼境況如何,自然甚是想念。
殷重甲是華陽軍統帥,扈從如雲,走的不會太快。明欽和孫博明的兵馬一起先一步返回封天。
進了城,明欽便離了隊伍,去悅來客棧看望洛、顧兩女。
多時不見,兩女的日子倒也安穩。雙方相見,自然心生歡喜。
“你怎麽招呼也不打一個就走了。洛姐姐說此番再也不理你了。”
顧盼和洛玄音都不通術法,平日裏深居簡出,生怕招惹麻煩。客棧裏麵人多眼雜,也是各種消息的聚集地,每天各種真偽摻雜的消息紛至遝來,兩女得知明欽跟著華陽軍去了玉京,自然關心玉京的消息,可惜道途遙遠,往往要在數日後才得知確切消息。
明欽突然回來,倒讓兩女頗為驚喜。舊日的埋怨也一掃而空。洛玄音聽顧盼舊事重提,嗔惱道:“顧盼,你真是個叛徒,我說過的話你是不是都要學給他?”
顧盼抿嘴笑道:“我就知道姐姐口是心非,暗地裏不知道多麽關心他呢?就連睡夢中都呼喚他的名字。”
“我哪有?”
洛玄音滿麵通紅,這事她自己也不知真假有無,但卻絕不肯承認。
“你再胡說八道,我就……”
明欽知道洛玄音慈心憫柔,縱然心中生氣,也說不出什麽重話來。
“對了,吳鶯有沒有來過?”
顧盼點頭道:“吳鶯已經知道厲奇鋒遇害的消息,她等了你兩天,不見你回來,就離開封天城了,我們也不知她去了哪裏,她不肯說。”
明欽心頭暗歎,吳鶯追隨孫滿江出生入死,豈能沒有情意,但不知什麽緣故,兩人始終保持著知己朋友的交情。孫滿江和甘婀荷成婚之後,吳鶯功成身退。如今孫滿江故去,吳鶯還不知會如何傷心。
顧盼見明欽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微哂道:“墨公子真是交友滿天下,走到哪裏都有好朋友,而且還都是貌美如花的佳人。”
洛玄音輕哼一聲,對於明欽這種作風顯然也有所不滿。
明欽醒悟過來,幹咳一聲,一本正經地道:“你們可不要誤會,吳鶯是我的長輩,我幫她隻是出於江湖道義。”(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