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魚鳥
字數:6726 加入書籤
原來是青鸞殿下,失敬,失敬。
敖力笑道:本使此來乃是奉九皇子之命,有一件寶物,要獻與元鳳老祖。既然老祖不肯相見,本使就告辭了。
慢著。
佛母見敖力轉身欲行,冷笑道:丹穴豈是你想來就來,要走便走的地方?
敖力哈哈笑道:這位想必就是佛母娘娘,本使此來隻為獻寶,元鳳老祖不收,難道各位還要留難本使不成?
佛母輕哼道:你們在山中欺侮我羽族子弟,當我不知嗎?
敖力忙道:這是一場誤會,還望佛母娘娘海涵。
敖力身為龍族使節,自然不是莽撞之人,巫城和血魔君雖然有些本領,這裏是元鳳丹穴,諸王俱在,如若動起手來他們很難全身而退。
誤會?
佛母嗤聲笑道:你們敢在丹丘山傷我羽類,這便不是誤會。武士何在——
佛母一聲傳喚,鳳閣中門戶大開,許多背生雙翼的羽族武士衝了進來,將敖力三人團團圍住。
大人先走,我來掩護你。
血獨和巫城此來就是保護敖力,羽族兵甲甚眾,不經一番惡戰,絕無逃生的希望。
不要輕舉妄動。
敖力抓住巫血兩人的手臂,仰天大笑。
諸王既知敖力的身份,本不想為難他,龍族氣焰正盛,如若殺了龍族使者,說不定會挑起兩族間的戰事。有道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就算敖力無禮在先,傳揚出去也會損及鳳凰一族的名聲。
敖力伸出雙手,坦然道:先前在山中,本使有眼無珠,不識得這位小姐是鸑鷟王女,多有冒犯。佛母娘娘不肯相饒,本使領責便是。
抓起來。
佛母並非一時衝動,自然不會為敖力言語所動。一聲令下,當即便有武士一擁而上,挽起鐵鏈將敖力三人都鎖拿起來。
敖力神色不變,朗聲道:各位殿下,龍鳳兩族同列四靈,並霸天地。我家九皇子仰慕元鳳老祖的威名,才命本使前來進獻寶物。本使縱有過失,如此相待恐怕亦非待客之道。還望殿下三思。
佛母笑吟吟地道:你到底帶來了什麽物事,拿來我看。
敖力示意隨從將手中包袱奉上。一個飛羽武士雙手接過,振翼飛到諸王麵前。
敖力笑道:龍宮丹穴富甲天下,尋常寶物自然難入各位殿下法眼。這件東西也是九皇子苦心搜求,想必元鳳老祖見了一定歡喜。
佛母和諸王對視一眼,不由心生好奇。
打開看看。
大姐,須防有詐。
青鸞王為人謹慎,生怕包袱中藏著厲害法寶,貿然打開會傷到眾人。
佛母瞄了敖力一眼,見他神色如常。諸王都是元鳳之子,身份尊貴,如若連包袱都不敢打開,豈不惹人恥笑。
佛母打開包袱,裏麵露出一個木匣,上麵刻畫著遊魚飛鳥,做工甚是精美。
諸王按捺不住好奇之心,紛紛圍攏上前。揭開木匣,裏麵卻是一張梧桐琴,樣式甚是古樸,散出一股清幽的香氣。
你這是什麽意思?
佛母神色陡變,這把琴叫作‘魚鳥’,如果她沒有料錯,應該是凰後和巨鯤王帝江所製。
帝江是神族大將,妙解音律,他和凰後,一為遊魚,一為飛鳥,本該永無交集才是。當初羽族內亂,凰後被帝江所救,凰後用梧桐木製成瑤琴,兩人成為知音,誕下一子,就是大鵬。
後來凰後返回天界,這把琴便留在巨鯤王,戰國之時,巨鯤王出了一一位樂上將,據說是帝江轉世,率領諸侯聯軍連破麋鹿王七十餘城,幾乎成為龍族的勁敵。
可惜巨鯤王突然去世,太子和樂上將不和,樂上將被迫出逃,功虧一簣。龍族滅掉巨鯤王後,魚鳥琴落入祖龍之手。
這次九皇子統帥大軍征討天界,羽族舊為天界第一強族,勢必成為龍族的主要對手。魚鳥琴是凰後故物,九皇子求得此琴,自然是想借此打擊元鳳。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鳳育九雛,也是一樣。五鳳名義上雖是凰後所生,但五鳳毛羽各不相同,此說甚難讓人信服。元鳳掃滅四方神鳥之後,對於神鳥的嬪妃自然是照單全收,五鳳就是這些嬪妃的子嗣。
所以除了孔雀大鵬之外,諸王都非凰後親生。此事諸王心知肚明,見了魚鳥琴也遠沒有佛母心理變化大。
佛母娘娘,此乃帝江魚鳥琴,娘娘想必也認得。
敖力還要備說詳細。佛母勃然大怒,斥喝道:把他們給我帶下去,關進鐵籠。
一入鐵籠,則身遭銍梏,難得自繇,這對禽鳥來說是極慘之事。是以鐵籠便是羽族的刑罰。
凰後雖然回到天界,和元鳳已是貌合神離,不久便誕下大鵬。元鳳自然知道大鵬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他雖能掃滅四方神鳥,統一羽族,卻無法挽回凰後的心,感情的事真是勉強不得。
大姐,這龍族使者十分無禮。但我族和龍族並未開戰,扣押他的使者是不是無此必要。幹脆打他一頓板子,趕走算了。
青鸞王見佛母神情陰翳,不敢追問魚鳥琴的事。敖力送來此琴,分明是要勾起元鳳的傷心事,元鳳年事已高,睹物思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龍族便少了一個勁敵。
此事不但是元鳳的瘡疤,也是鳳凰一族的忌諱。名義上五鳳皆是凰後所生,足見凰後和元鳳感情深厚。
齊諧雖有《記載》說,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但也少有人明白這化是化育的意思,都以為大鵬是鯤魚變化。卻不知一隻魚如何能忽然變化成一隻鳥?
佛祖也說,孔雀大鵬皆為鳳凰之子。元鳳對大鵬倒也視如己出,不過大鵬在九雛中神通最大,元鳳不傳位於大鵬,而傳位於赤鳳,也能透露出一些消息。大鵬並非元鳳生父。
這種事情不能說得太過明白。諸王更關心的是如何處置龍族使者,佛母地位既高,脾氣又大,如果火氣上來處死了龍族使者,此事絕難善了。
佛母嗤聲笑道:連龍族使者都知道龍鳳同列四靈,並霸天地。難道我們羽族會畏懼龍族?天界是我們羽族天界,老六已經去了下界,龍族來勢洶洶,我們再怎麽隱忍退讓,等龍族掃滅天族,還能放過我們不成?龍族和塚虎國結盟,中分天界,你們可不要再心存僥幸,早做準備才是。區區一個龍族使者,居然敢欺上門來。兩族開戰之日,我必拿他祭旗。
佛母此番歸寧,便是想勸說元鳳早做準備,見諸王一副息事寧人的態度,不由暗暗搖頭。
元鳳禪位之後,羽族早非盛時,青鸞鵷雛都非極有野心之人,赤鳳又一心向佛,雖說鳳凰一族為羽族之王,地位無可撼動,但長此下去,恐怕要步貔貅玄武兩族的後塵。
龍族橫掃六合,兼領山海,四靈已臣伏其三,羽族後裔的朱雀國也遭殘滅,如今揮師征天,必不會放過鳳凰一族。
鳳凰在四靈中已是碩果僅存,好戰必危,忘戰必危,這個時候,佛母倒希望多一些鴻鵠王鸑鷟王這樣的人物。如果鸑鷟王真能抵禦龍族,她也不是不能助他一臂之力,讓他登上鳳皇寶座。
當然佛母心中最合適的鳳皇人選則是大鵬。大鵬是她同母異父的兄弟,神通在諸王之中無人能及。可惜他並非元鳳親生,自然要避嫌遠疑,居於外藩,沒有元鳳召見,也不敢到丹丘山來。
世間傳言母後和帝江有染,純粹是捕風捉影,無稽之談。龍族使者送來這魚鳥琴,分明是羞辱我等。你們身為藩王,難道不該為鳳凰一族報仇雪恥?
凰後和帝江的情事佛母自然不會承認。諸王名義上都是凰後所出,當然對此事甚為敏感。凰後身份尊貴,如果讓人知道他們是四方神鳥之後,恐怕就沒有資格裂土封王了。
大姐所言甚是。
鸑鷟王見諸王神情尷尬,一副進退兩難的模樣,幫腔道:龍族如此咄咄逼人,拿一些捕風捉影之事羞辱父皇和母後,我等身為人子,誓不與龍族幹休。如今更該早定大計,將龍族趕回老家。
青鸞王皺眉道:七弟莫要衝動。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和龍族開戰並非小事,需得稟明父皇,由他老人家定度。
三哥此言差矣。
鸑鷟王搖頭道:父皇早就禪位於五哥,一心修道。這些俗事就不要攪擾他老人家的清淨了。你我位為藩王,怎麽像個沒斷奶的孩子,龍族使者敢來丹丘山挑釁,分明是欺我族無人。兄弟願親提大軍,與龍族決一雌雄。
好。
佛母拊掌叫道:父皇當年掃滅四方神庭,稱雄天界,那是何等威風。這些年八部並起,天界瓜剖豆分,兵革無休。我族雖然保持中立,地位卻日益狹促。長此以往,天界哪裏還有我們的存身之地?幾位兄弟都是鳳皇之子,須知創業非易,守成更難。當此群雄逐鹿之際,當有進取之誌。當然龍族勢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多所殺傷絕非我們願意看到,但是國破身危,守土有責,諸弟要厲兵秣馬,切勿懈怠。
今日之事絕不可讓父皇知道。父皇年事已高,母後仙逝多年,不可讓她身後聲名有玷。
佛母知道元鳳對凰後用情極深,凰後去世之後,元鳳便禪位於赤鳳,伏匿不出。敖力送來這魚鳥琴,不管元鳳如何反應,都會遭到天下英雄恥笑,這是佛母不願看到的,最好當然是揭過不提。
老五要出家,就讓他出家好了。諸子之中,有誰可以嗣立?你們身為輔政大臣,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應該小心謹慎,不要給敵人可乘之機。
有道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可能是羽族眼界開闊,鳳凰麒麟皆為祥瑞,乃神聖後裔。鳳凰一族中頗多性情中人,赤鳳性情和元鳳極為相像,元鳳因為凰後去世,棄位修道。如今赤鳳也是前後一轍,為了凰娥避位為僧。
佛母思量著隻有請大鵬為將,或者能擊敗龍族,保得羽族磐石之安。
龍族進逼赤城,鳳京傾危,咱們絕不能坐以待斃。應該和天族取得聯絡,堅守赤城才是。
赤城是天族名城,也是羽族鳳京的所在地。隻是羽族習慣住在深山岩穴之中,天族則居於城邑。羽人則是天族和羽族混居而生,道術上屬於天族,卻也有羽族血脈。
是啊,龍族如若打破赤城,沒準會趁機進攻鳳京。是戰是守,需得早作決斷。
靈鷲王此來就是和諸王商議,是否堅持鳳京的問題。元鳳雖掃滅四方神鳥,統一羽族。卻又分封諸子,羽族仍行分封之製,赤鳳雖為共主,直接管轄的地域並不大。若有危難,便需要諸王調兵往救。
赤鳳無心政事,太子年紀尚小,少不更事。朝中大權都掌握在靈鷲王手中。
但是龍族如若進犯鳳京,靈鷲王絕難抵擋,當務之急便是如何防守鳳京和赤城,鸑鷟王願意和他結親,這在靈鷲王是求之不得的事。
靈鷲王雖為鳳京卿士,但他封邑甚小,兵馬無多,自然無法和四鳳相比。四鳳中又以鴻鵠王和鸑鷟王兵甲精良,鴻鵠王雖然前往下界,兵馬尚由太子統帥。
大戰一起,能夠坐鎮鳳京,抗拒龍族的非鸑鷟王莫屬。
鳳京是我族京師,豈能輕易棄守。自然應該調集四方精銳護衛戍守。
鸑鷟王一心要成為鳳皇,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封地在北方,早就落入龍族手中,不可能將小鳳雛遷入北藩。如果小鳳雛出逃,進入別的藩王的領地,他客寄異域,如何還能把持朝廷。是以鸑鷟王堅決主張力守。
羽族未和龍族作戰,不知虛實,信心尚在。又有佛母鸑鷟王靈鷲王一意主戰,青鸞王鵷雛王忠於王室,無甚私心。鴻鵠王已經離開,自然無甚異議。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