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脫身

字數:6086   加入書籤

A+A-




    龍雀這話倒不是誇大其辭,至少到目前為止,龍族攻無不克,滅國無數,天族的命運已是岌岌可危。

    “沒錯,三界大勢非你我二人所能逆轉,我看咱們也沒有必要打下去,來日在戰場上見吧。”

    明欽若非從仙界而來,頗知日後之事。卻也想不到以龍族的煊赫會於祖龍死後迅速土崩瓦解。很多人迷信武力,認為祖龍不死,龍族不亡。實際曆史上武力強盛的君主大有其人,及身而敗的也不在少數。隋煬帝也有平陳之功,終因禁軍嘩變被弑。楚霸王百戰百勝,不免烏江自刎。漢武帝窮兵黷武,晚年下輪台詔罪己,功不補患。唐玄宗締造開元盛世,遭遇安史之亂,四紀為天子,卻不能保妻子。這些帝王文治武功皆不在祖龍之下,及身成亂,其遇有何如?祖龍誠所謂幸生幸死而已。

    有道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雖說是“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終究是個人材力為世所用的時候居多,能振衰起弊,彌補氣運的聖人賢士則如鳳難麟角。

    將軍百戰身名裂。自古少有常勝將軍,不論曾經有多少功勳戰績,一旦勢孤途窮,恐怕都難逃或死或降的命運。太史公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慷慨赴義者固不乏人,臨陣變節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將領如饑鷹餓虎,本無嚴正的操守,待價而估,反覆無常,固無庸談。也有些人抱負甚大,不願輕死,隱忍苟活,以至身敗名裂。到頭來似有萬種委屈,能搏人同情的亦複不少。五代馮道曆仕數朝,號為長樂老。位望即尊,稱譽者眾。及宋人崇尚節義,歐陽修、司馬光紛紛唾棄之。近世聞人譏評史書,謂朝代長則好人多,朝代短則幾無好人。從而臆斷史書多有緣飾,不足憑信。

    此實倒果為因之說,欲要長治久安必得一輩善人信士共同努力,反之,人懷奸慝,風俗澆薄,豈能長久維持?馮道當五代之際,世道人心衰弊已甚,他久為宰輔長樂老的美譽,自然算不得什麽高明人物。如果秉國者都是此等人,國家民族還有何前途可言?管子謂:禮義廉恥,圖自強,雪恥為快。如果媚仇事敵,沉酣享樂,寡廉鮮恥,自不能為民人諒恕。明欽雖然深陷重圍,但連敗敵將,仍有一戰之力。

    明欽若肯為龍族效力,也不必投身積貧積弱的天族。人生天地間,很多時候並沒有選擇的餘地,修行者本領甚強,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如何選擇關係到自身的前途命運卻不可不慎。

    明欽嘻笑道:“承蒙郡主看重,不知我若歸降,能封個什麽官?”

    龍雀怔了一怔,沒想到明欽如此坦率,他既在意權位,這種人反而容易滿足得多。

    “將軍身為華陽軍總兵,若能降我龍族,地位自不會在總兵之下。不過將軍最好是招降舊部,縱不能一同歸順,也不可再與我龍族為敵。”

    明欽現在兵馬星散,成了孤家寡人,身價不免有所下降,若能帶領華陽軍歸降,地位自然不同。

    “那傲狠不過是個貧瘠妖王,都能裂土封王,本將位為總兵,難道不該封個王爺?”

    四凶凶名素著,儼然是炎方諸國的實際控製者,祖龍封他們為王,當然是想假以控製炎方諸國。殷蟠發動變亂之後,削爵失位,明欽已成為華陽軍總兵,雖然華陽軍元氣大傷,不複昔日之盛,到底是天族六大藩鎮之一,若按殷重甲、殷蟠當日地位,封個王爵也並不過分。

    明欽出言菲薄傲狠,傲衝登時按捺不住,怒道:“你不過是個敗軍之將,有何資格討價還價,我父乃炎方至尊,豈容你言語放肆?”

    龍雀娥眉微蹙,雖然對明欽索要王爵有些不滿,她既有心招降,此事未始不可以商量,若讓傲衝言語壞事,有負她禮賢下士的美意,亦非所願。

    “將軍既是誠心歸降,本郡主自不會薄待於你。此事咱們容後再談如何?”

    龍雀暗示明欽這事可以日後商量,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討論加官晉爵的問題確實不太妥當。

    “封爵這樣的大事需得龍皇陛下親自下旨。我豈有這等權力,還望將軍海涵。”

    這話卻是不錯,王爵是帝皇以下最高的封爵,例不輕授,開國之時籠絡有功之臣不得不以高官厚爵,太平時節封王更是鳳毛麟角。龍雀不過是個郡主,自無分封王爵的權力。

    明欽這麽說不過是故意和龍雀為難,龍雀雖無封賜之權,她是祖龍義女,又是統兵大將,勞苦功高,極得祖龍信任,若讓祖龍求取,未必沒有機會。即便祖龍不肯答應,她至少可以把明欽的要求轉達給祖龍。但龍雀顯然沒有這種考慮,大概也不認為明欽有封王的資格。

    明欽笑道:“本將隨口一說,倒讓郡主為難了。既是郡主無權,本將也不能無禮要求,不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本將一片拳拳求進之心,還望郡主提攜。”

    “好說。”

    龍雀鬆了口氣,如果明欽堅持要和四凶一樣裂地封王,她還真沒有辦法。他雖是華陽軍總兵,兵不過三四萬,遠不能和華陽軍盛時相比,隻是七十二地煞軍的一支罷了。祖龍自不會封他為王,如若明欽投效龍族之後再立戰功,則積功為王也不是全無可能。

    “本將還有一個請求,隻需郡主點頭,不費吹灰之力,未知郡主肯答應否?”

    龍雀心生疑惑,明欽肯改變想法固然是好,但他說得如此甚易,龍雀反不敢輕易應許。

    “將軍且說來聽聽?”

    “郡主英姿蓋世,當日戰場一見,本將思之至今。若郡主肯委身下嫁,將來我便是郡王,一舉兩得,不知郡主可願成人之美?”

    明欽這個如意算盤再好也沒有了,功名美人兼得,龍雀還沒有開口,傲衝便忍不住破口大罵,“你一個敗軍之將,郡主不殺你那是可憐你,還敢心存妄想。”

    傲衝對龍雀愛慕已久,和明欽也是一樣的考慮,自然怕他捷足先登。

    明欽微哂道:“郡主隻網羅得這些臭魚爛蝦,難怪屯兵十萬,仍不免丟土失地。”

    明欽連殺牛頭、獅將,再敗天險、地靈,和檮杌山積怨甚深,他也沒有打算化解,對於傲衝自無須客氣。

    龍雀從征天界,對於婚姻之事甚為淡漠,祖龍麾下不乏奇人異士,忠臣良將,龍雀卻一直未有婚配。不過明欽有心戲謔,就算龍雀已經嫁人,他也不會有所顧忌。

    “將軍厚愛,龍雀愧不敢當。”

    龍雀並未惱羞成怒,反而一臉認真,誠懇道:“龍雀從征四方,婚姻之事一向未曾考慮。如若將軍隻是為了郡王之位,皇室之中女子眾多,相貌才情勝過龍雀的大有人在。將軍歸順之後,龍雀定會幫你達成心願。”

    明欽愣了一下,話說到這裏,龍雀仍然相信明欽有歸降之意,明欽倒有些騎虎難下。

    “既然郡主不肯答應,那咱們就改日再談。本將也該走了,後悔有期。”

    明欽狡黠一笑,幻化出鳳凰金翅奮飛而起。

    龍雀微微愕然,料不到明欽說走就走。他有神飛之術,能挺身攔截的可是不多。

    “哪裏走。”

    陰神通心頭暗喜,如果明欽真被龍雀招降,甚至招他做了郡馬,他女婿、徒弟的仇怕是報不得了。明欽突然遁走,也隻有龍雀大失所望,傲衝、陰神通都心懷大放,連忙招呼爪牙追擊。

    陰神通修煉鬼魔神功,鬼氣出神入化,肉掌虛抓,變幻出兩道黑色長龍,淩空夭矯,阻住明欽去路。

    明欽冷笑一聲,潛運金剛法相,雙臂金光流轉,將鬼氣撕破一個缺口,逃身而出。

    陰神通麾下雖有六鬼,傲衝身邊也有四妖,他們的法術對明欽構不成多大威脅,何況明欽的鳳凰金翅傳自鳳凰血脈,速度極快,瞬息千裏,在羽族中除了大鵬少有匹敵。

    龍雀忽然化出兩隻雪白的羽翅,追蹤而至,她是羽族後裔,南方鳳凰國皇族之女。龍族掃滅四靈六國後,六國皇室妃嬪、公主押赴龍城的極多。明欽熟悉的四大帝姬薑琳、姬寒、晏輕舞、羋溪皆是六國宗室女。隻是她們年紀尚幼,遠不如龍雀名聲顯赫。

    明欽發現龍雀從後追來嚇了一跳,他和龍雀商量許久,做足姿態,無非是給嶽紅嫣爭取時間,讓她有機會和墨由會合。另外,他擊殺獅將,鬥敗天險、地靈耗費了不少力氣,可以借機恢複。傲衝沒有出過手,修為深淺不得而知。敵人中當以陰神通修為最高,明欽蓄勢而發,是以能一舉衝破陰神通的追擊。未成想龍雀也有神飛之能,知己不知彼,卻也有些不妙。明欽和龍雀交過手,當時他在萬軍之中銳氣正盛,龍雀隻為救走角飛並不戀戰,即便被明欽奪了寶馬飛焰也未力拚。龍雀久經戰陣,自不會因小失大,何況她不旋踵已收複磐石城,此舉不過是取於中府藏之外廄。

    龍雀緊追不舍,看來這回不分個輸贏不會罷休。兩人一追一趕,距離磐石城已遠,明欽放慢速度,撐開雙翅淩空而立。這卻非尋常羽鳥所能,禽鳥飛翔全憑雙翅承載風力,自身重量雖力求省淨,也不會比雲氣更輕,靜止狀態仍不免失墜,否則將無法降落。鱗魚潛泳則通過吃水增加自身的體重。仙家有氣吸風雲的法門,通過開闔靈竅調節自身的重量,明欽能虛懸半空,實是修練生息術的結果。

    “郡主,你追我作什麽?”明欽笑吟吟地問。

    “你到底是什麽人,為何能有我龍族弑神鎧?”明欽心頭湧起一種明悟,怪不得龍雀一意招降於他,原來是對這件騶虞鎧有顧慮。祖龍煉製弑神鎧遍賜親信重臣,早已天下皆知。明欽很少使用騶虞鎧也是不想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弑神鎧乃龍族重寶,祖龍欽賜。得到弑神鎧的少說也有上百人,郡主豈能盡知?”

    “你的弑神鎧又是從哪兒來的?”

    龍雀自然知道蒙賜弑神鎧的為數不少,但明欽的騶虞鎧非比尋常,乃是五虎神鎧之首。祖龍賜與太子囚牛,和上將蒙巔帶甲百萬大破神族水軍,威震天下。龍雀身為祖龍義女,自然對囚牛甚是熟悉。是以千方百計要問個清楚。

    “郡主,這麽重要的事情你覺得我會告訴你嗎?你口口聲聲以龍族自命,身上卻長著羽族的羽翅。不感到羞恥嗎?”

    明欽並不知道龍雀的身世,祖龍以強力統一四靈,酷法嚴刑,人心生怨,六國宗室貴族圖謀恢複的不在少數。龍雀被祖龍收為義女,又賜以龍姓,對祖龍忠心耿耿,種族觀念甚是淡薄。四靈同傳神族道術,文化齊一,血脈混雜,雖則收功於龍族,卻非一朝一夕之故。

    “龍皇陛下橫掃六合,天下一家,萬姓歸心。昔日神族執掌乾坤,萬民皆為赤子,如今龍族繼神族之後,何存此疆彼界,將軍未免所見不廣。”

    同異本來就是相對而言,自其同者而觀之,則民胞物與,眾生平等,自其異者而言之,或有同室操戈,骨肉陌路。地曜道術傳自神族,神族乃盤古神王和太元聖母後裔,以地曜為家,素有天下大同的觀念。四靈實繼承這種觀念,是以能建立起龐大帝國。

    明欽冷笑道:“我看你是睜眼說瞎話,龍族倒行逆施,四海之內民怨沸騰,何來百姓歸心之說?”

    龍族踵繼神族之後,神道治法變本加厲,即便身居高微,或以宰輔之尊,尚多難以善終。平民百姓憔悴於虐政,死填溝壑不計其數。

    龍雀道:“你我各為其主,不必爭論此事。三界亙古以來便是強者為尊,龍族是三界最強之族,理當主宰三界,天族再負隅頑抗也是必亡無疑。”

    1秒記住愛尚:.。手機版閱讀網址:m.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