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盤點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將近兩年時間,張鑫除了一些必要的事情需要他出麵解決,其它時間幾乎都宅在家裏研究陣法和符文。

    兩年之中,發生了許多事情。

    首先就是某國對華夏越來越咄咄逼人,矩陣旗下的混沌太空探索公司不出意外,也上了某國的名單。

    不過這對於混沌太空探索公司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混沌太空探索公司雖然屬於私人商業公司,可是和國家航空中心的關係就注定了它壓根就不會得到外國公司的幫助。

    能夠到2024年才被製裁,已經是出乎意料了,有時候張鑫和公司高管閑聊時,還在諷刺米國官府高層沒有眼光,如今總算是如願以償了。

    混沌太空探索公司這兩年不僅完成了可回收火箭的試射,而且還完成了海上發射試驗,為公司搬遷到瀛洲做準備。

    矩陣旗下的資本公司也已經完成了轉型,目前矩陣也加入了券商行列,旗下隻保留著幾支公募基金,而且基金操作還被上麵嚴格限製。

    因為張鑫的存在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就是個bug,每年矩陣都能從資本市場卷走大量的資金,資金流入資本市場的速度都趕不上矩陣拿錢走路的速度,時間久了,相關部門發現資本市場越來越不活躍,這可就違背了資本市場存在的意義了。

    於是相關部門找到張鑫,嚴格限製矩陣的操作,而且除了保留公募基金業務之外,其它直接參與資本交易的業務全部關停,張鑫自然不會輕易答應,畢竟自己又沒有違反法律。

    後麵官府出麵給出了解決的方法,那就是破例給矩陣券商的牌照,讓矩陣轉型,從遊戲的直接參與者,轉變為中間商,賺取傭金。

    這樣一來既可以打消張鑫的不滿,又能夠收編一隻實力不菲的資本力量,在麵對國外資本的時候,也能更加從容。

    張鑫對於這種情況自然也是樂見其成。

    一是因為如果沒有自己去親自操盤,矩陣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隻能說是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麽亮眼的成績,所以每年十月份左右,張鑫都會親自操盤一段時間,將業績數據做得漂亮一些。轉變為券商後,公司利潤來源主要就變成了傭金,張鑫也可以完全從公司抽身離開。

    第二就是張鑫現在的主要資金來源並不是矩陣,而是香江的量子投資。

    由於香江的特殊性,量子投資屬於離岸公司,華夏官府也管不著。

    不過這並不是說官府對量子投資沒有辦法,隻是從程序上來講,不能直接行政幹預,但是監控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幾年量子投資有大量的資金通過與其合作的招商銀行流入國內,一開始張鑫還會專門成立一些皮包公司打掩護,後來招商銀行的行長直接告訴他,根本不用這麽麻煩,量子投資的資金流向,上麵基本上一清二楚,後來張鑫直接通過招商銀行將量子投資的錢轉入到一家股東信息不詳的空殼公司,後麵的資金流向除了相關部門,就無人知道了。

    正是由於經常和量子投資打交道,知道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招商銀行的高層才知道量子投資是怎樣的存在。

    每年光是從他們銀行經過的資金就高達幾百上千億,所以張鑫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招商銀行最尊貴的客人,沒有之一。

    為了籠絡這位金主,招商銀行高層直接做主,將銀行百分之二的股份贈送給張鑫。

    相比於其它幾家銀行每年贈送各種禮物,招商銀行這招可是大手筆。

    手底下眾多公司,也隻有量子投資依舊是由張鑫直接掌控,畢竟目前看來,量子投資依然是張鑫的錢袋子,非常重要,需要保持高額的盈利,才能支撐矩陣旗下幾家吞金巨獸的運作。

    當然,隨著各大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進行商業化,張鑫相信用不了幾年,矩陣就能夠實現收支平衡了,到了那個時候,量子投資也就沒有這麽重要了。

    為了保證量子投資不引人注意,張鑫都是盡可能克製住自己,即便如此,量子投資每年都能從國際資本市場上獲得幾百上千億的資金,而且由於是細水長流,每次遇到機會隻賺幾十億,和那些動輒上百億上千億的巨頭相比,顯得有點微小,所以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引起別人的重視。

    隻要量子投資的賬戶上資金超過一定的額度,張鑫便會通過各種操作,將錢轉移出來,然後通過招商銀行轉到國內。

    所以香江的監管部門看到的就是量子投資雖然能從國際交易市場賺取不少錢,可是資金也不是有進不出,最後算下來,估計也就賺個幾十個億,這在金融公司遍地的香江,也算不得什麽誇張的事情。

    通過一係列讓人迷惑的操作,張鑫才能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將錢從量子投資轉移出來,當然,其中繞不過去的就是招商銀行,可是銀行也是自己人,自然不會和恒豐銀行那般隨意泄露客戶信息。

    兩年時間,瀛洲島也已經初具規模,用不了多久,填海造島工程就要進入尾聲了,接下來就是島上的建築建造了,這完全可以交給矩陣旗下的建築公司去做。

    當然,對於張鑫來說,還有一件最大的事情,那就是張清正和張若渝已經五歲了,已經到了需要上學的年齡了,張鑫和李雪兒決定讓寶寶就在小區的幼兒園上學。

    要知道中糧海景壹號可是滬市排得上名號的高檔小區,其配套的學校也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上的。

    張鑫作為業主,自然有資格讓孩子去享受這種比較高檔的教育資源。

    之前沒有關注過教育這一塊還不知道,等孩子到了年紀了,張鑫也算是真正見識到了如今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有多麽的誇張。

    他可是聽說有一對年輕夫妻為了讓孩子就讀中糧海景壹號的幼兒園,不惜成本,將房子換到中糧海景壹號中來,結果還是沒有能夠趕得上開學。

    這天,張鑫正倚在躺椅上一邊研究修行,一邊欣賞著外麵的城市風景,突然門鈴響了。

    許梅紅趕緊去開門,結果走進來一位素不相識的女人。

    “您好,請問是張鑫張先生家嗎?”

    張鑫問道“我就是,請問你是?”

    女人自我介紹道“張先生您好,我姓楚,也是住在這一棟的,是蘇曉茹女士介紹我過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