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渾河土特產

字數:2869   加入書籤

A+A-


    張真人走後,很快到了中秋時節,距離九月十五東征朝鮮的日期越來越近,東征大軍所需糧草還有至少一萬石的空缺。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今糧草出了問題,若是最後耽誤太上皇親征,便是殺頭大罪。
    民政和戶部的官員們,    壓力都很大。
    武定皇帝將此次大軍糧草籌集事宜交給謝陽、葛業文全權負責。
    謝陽是民政體係的一把手,葛業文現在是戶部尚書。
    和其他權力機構一樣,齊國的民政經濟也是兩架馬車,雙頭並進。
    一套是原有的開原體係即民政官員,此外還沿襲前明,設立戶部。
    兩者並行不悖,相互聯係而各自獨立,這是過渡時期的特殊現象,    未來可能會發生改變。
    謝陽和葛業文這幾天焦慮不安。
    八月初,東征大軍陸續抵達寬甸,騎兵兵團前鋒已渡過鴨綠江進入新義州,在那裏,他們將與在朝鮮境內駐守的第三兵團戚金部匯合,然後等待武定皇帝渡江,一起向黃海道朝軍發起進攻。
    東征大軍連同隨行民夫輔兵,超過三十萬人,如同當年薩爾滸大戰一樣,這麽多人不可能一兩天內全部進入戰場,也不可能排成一字長龍行軍。
    八萬大軍分成四路,各兩萬人,分為東、中、西、南。東路軍統帥為鄧長雄,西路軍統帥為戚金,南路軍由吳阿衡率領,登陸仁川,中路軍則由武定皇帝親自率領。
    這麽多人馬進軍,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全部抵達戰場的,    前鋒越過鴨綠江後,    還有七萬多後續部隊滯留遼東,軍隊每天消耗的糧草是個天文數字,謝陽和葛業文拿著每日消耗的物資清單,看得兩人心驚膽寒。
    洪水瘟疫過後,從屯堡到商會學堂,從鐵嶺到清河,所有受災的地方都在找謝廣坤他們要糧食要牧草。
    謝廣坤又不像張真人那樣可以忽悠太上皇撒豆成兵,自然變不出糧食來,他急的頭頂上最後幾根桀驁不馴的秀發徹底脫落,變成個禿子,如果平時不戴帽子假發,謝廣坤現在比和尚還像和尚。
    ~~~~
    太初三年八月十五,沈陽七星樓。
    一輪明月升上西樓,幾點繁星點綴夜空,仿佛水洗過一樣,格外澄淨。
    三樓臨窗雅間內擺著張八仙桌,劉招孫把著酒壺,    正在依次給手下倒酒,太上皇旁邊依次坐著馬士英、孫傳庭、宋應星、徐光啟、章東、裴大虎、謝陽、吳霄、葛業文,金應河、佛朗西斯科等人。
    今年的武定皇帝家宴,    地點從乾清宮轉到這七星樓,從皇宮到客棧,菜肴從原先的一百零八道變為區區十幾盤,而且大部分都是田雞魚蛇蛤蟆之類,肘子隻有一條,宴會規格縮水了不止一星半點。此外,很多部下也沒有被宴請,東方祝林宇藤原恭二幾個在威海衛敲詐鄭家,現在還沒回來,各兵團主官趕赴寬甸。
    劉招孫連飲三杯摻了水的清酒,笑著舉起筷箸,筷尖在幾隻煮熟的蛤蟆間來回遊弋,最後夾起一條燒熟的銀環蛇,邀請眾人道。
    “諸位不要客氣,大災之年,朕也不富裕,毒蛇去了毒,蛤蟆八分熟,都是些渾河特產,吃吧,吃吧。”
    弗朗西斯科聽到說是“渾河特產”,連忙將剛剛吞進口中的一塊魚肉慌忙吐出,捏著脖子臉憋得通紅、
    劉招孫若無其事夾起魚肉,又是一口吞下。
    “大災之年,有一口吃的就該謝天謝地了,又不是吃死人肉的魚。”
    一群人聽了太上皇這話,皆愁眉不展,坐在那裏不敢動筷子,太上皇抓起另一條肘肉肘子,再次一口吞下。
    謝陽忍不住打斷太上皇進膳的雅興,皺緊眉頭道:“陛下,臣等竭盡全力,還是差一萬石糧草,實在難以湊齊,昨日盧知縣又來找臣要糧食了,臣·····”
    葛業文也連忙在旁邊吐苦水:
    “聖上,戶部現在隻剩三萬五千兩銀子,糧庫糧食都被鄧長雄他們搬走,現在朱常灜聽說大齊受了水災,不肯再賣給我們糧食,和南方走私貿易難以為繼,他們開價太高,一石大米要五兩銀子······再這樣下去,別說是東征朝鮮,遼東就要餓死人了。”
    劉招孫大手一揮,絲毫不在意兩個手下訴苦,仰著脖子咕咕喝下半瓶摻了水的劣質白酒,繼續進食完“渾河的特產”,感覺身體充滿能量。
    “謝司長,葛尚書,你們實在頂不住,便追隨張真人南下,去武當山當個和尚吧。話說張真人現在走到哪裏了?”
    吳霄放下一滴未動的酒水,連忙回道:“陛下,估摸著快到阜城縣了。”
    “現在去追,何時能追上?”
    吳霄掐指一算,脫口而出道:“要等今夜後半夜。”
    武定皇帝拍案而起,望向兩個找他要債的手下:“糧食,朕沒有,實在沒有辦法,就把軍糧劃撥一點給百姓吧,”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