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戰略

字數:1923   加入書籤

A+A-




    巴爾幹局勢暫且告一段落後,克裏斯蒂安在布置完國內的一係列重點任務後,則是與維多利亞開始了對法國的訪問。


    


    現在克裏斯蒂安清楚,隨著丹麥版圖的不斷擴張,自己的國家不可能再像曆史那樣保持中立,協約國或者同盟國,丹麥必須得選一邊。


    如果換成其他人的話,他們也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協約國,畢竟一戰的結局是協約國擊敗了德奧為首的同盟國,而且還能夠分到不小的一筆戰後賠款,但是代價也是顯然易見的,一戰德軍的戰鬥力不容小覷,丹麥陸軍並不一定可以阻擋住德軍的攻勢,尤其是到了戰爭中後期,德軍組建了戰力強悍的暴風突擊隊。


    暴風突擊隊是1917年在德軍中開始組建的精銳部隊,均由老兵組成,配備衝鋒槍、輕量化機槍和每人10枚手榴彈,德軍暴風突擊戰術的核心就是利用短時間大量投送炮兵火力的方式,先摧毀敵方的通訊和指揮中心,之後對敵方的炮兵陣地發動炮火攻擊,最後對敵方步兵進行壓製。


    而在這時,待火炮打擊結束後,暴風突擊隊就會發起衝鋒,以小隊化的戰術利用機槍和衝鋒槍火力把敵方步兵都打成篩子,用手榴彈將防線炸成碎片,讓英法聯軍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抵抗住暴風突擊隊的進攻,但是由於暴風突擊隊數量太少,對後麵的戰局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


    不過,根據克裏斯蒂安在後世了解到的資料,原本在1916年,丹麥德國邊境隻是部署了暴風突擊隊5個營和2個步兵師,但是在德皇威廉二世簽訂了德國總參謀部製訂的fall j(意譯為秋季日德蘭行動,j代表jutland,日德蘭半島)計劃後,如果德國與荷蘭、丹麥兩國同時宣戰,德國人手中隻有兩個集團軍的預備役部隊。


    其中一個集團軍又1個師被部署在荷蘭邊境,另外10萬人則是部署在南石勒蘇益格地區,如果擁有兵力優勢的30萬丹麥陸軍(動員之後)跨過邊境發起進攻,德國部隊將被迫采取守勢——這還是魯登道夫和興登堡要求“有效地封閉德國的側翼”後才發生的,一戰中德國的預備役部隊大部分都用在了西線和英法聯軍消耗或者放到東邊麵對俄國人的哥薩克騎兵,甚至還得有一部分軍隊去照顧在南線被意大利打得節節敗退的好兄弟奧匈帝國,對於北線可能存在的丹麥進攻,德國人沒有足夠的兵力,甚至魯登道夫斷言:“如果丹麥人進攻,他們將兵臨柏林。”


    在前往法國之前,克裏斯蒂安還專門地召開了一次禦前軍事會議,參加的全都是丹麥陸軍的高級軍官,有哈拉爾王子、古斯塔夫王子,這兩人分別在第二次斯堪的納維亞戰爭中指揮一個集團軍和一個步兵師,指揮非常出色,而且還有廷森、埃爾克森、奧利弗這樣的沙場名將,廷森現在已經是第3集團軍的指揮官,埃爾克森則是官至陸軍副總參謀長。


    而克裏斯蒂安之所以把這些丹麥陸軍中的菁英召集過來,就是為了討論未來丹麥的軍事策略。


    討論的結果是人口已經達到1200萬的丹麥(包括丹麥、瑞典、挪威)和人口達到450萬的丹屬海外省份應該維持一支15萬人的正規軍,和平時編為3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下轄5萬人,戰時丹麥可以動員100萬人參戰,擴編為6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15萬人,厄立特裏亞和阿比西尼亞兩省可以動員30萬人參戰,戰時可以編有8個集團軍,120萬人的龐大兵力,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在戰術方麵,總參謀部計劃在俄國邊境上布置2個步兵師,剩餘的部隊除了拱衛海岸線的2個軍之外,剩餘的本土5個集團軍1個集團軍部署在哥本哈根,剩下的全部部署在奧胡斯、埃斯比約等邊境重鎮,一旦與德國的戰爭爆發,丹麥軍隊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第3集團軍將以一個坦克師和一個軍開道,直插入北石勒蘇益格地區,占領哈澤斯來烏。第2集團軍從菲英島跨海攻擊迪伯爾要塞,第1集團軍從埃斯比約出發,沿著海岸線向岑訥推進,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應當協同配合,包抄處於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地區的德軍,最重要的就是打一個時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