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高要與炒菜

字數:5594   加入書籤

A+A-




    徐多藝根本不在意年輕人的警告,一指將其定住,而後徑直衝入草廬翻找起來。

    “我來幫你。”易小川頓時明白了徐多藝的意思,這時候他便不顧三七二十一了,什麽新時代優秀青年,與回家相比,那就是個屁!

    隻不過易小川的路子沒有徐多藝這麽野,所以他在原劇中並沒有想到搜查草廬這個主意。

    草廬的陳設很簡單,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也就隻有一些竹簡和絹帛,上麵滿滿都是文字,隻可惜徐多藝看不懂這些篆字。

    “易小川,你來看看,能不能看懂上麵寫的是什麽。”徐多藝將易小川招呼過來,他可是跟著範增學過篆書的。

    沒有在屋內找到寶盒,正失望至極的易小川趕忙跑了過來。

    “這……好像是燕篆,我也不認識。”易小川撓頭道。

    徐多藝翻了個白眼,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沒辦法,我隻學過秦篆,而且學的也不算特別好。”易小川尷尬道。

    這時候他們倆算是深切體會到“車同軌,書同文”的重要性。

    徐多藝看了易小川一眼,隨即走出門外解開了那個年輕人的穴道。

    “你……你用的這是什麽妖法?”恢複自由之後,年輕人嚇得連退三步,雙眸之中充滿了恐懼。

    “你師傅的竹簡和絹帛上所寫的是什麽內容?”徐多藝老鷹捉小雞般一把抓住了年輕人的脖頸,單手將其提入草廬。

    “妖……”

    “別廢話,再不老實,小心性命不保。”徐多藝打斷了年輕人的話,威脅他道。

    “老徐,你這樣是不是……有點過了。”易小川小心翼翼地提意見道。

    徐多藝橫了他一眼,易小川立刻不敢言語了,開始眼觀鼻鼻觀心,也是個欺軟怕硬的主。

    “我說,我說。”感受到徐多藝散發出的殺氣,年輕人立刻慫了,竹筒倒豆子一般將竹簡和絹帛上的內容說了個通透。

    這竹簡上所刻包羅萬象,天文地理,醫卜星象,而更為珍貴的絹帛上所書則是有關煉丹的內容。

    “煉丹?你確定?”聽到這個關鍵詞,徐多藝眸光一亮,看來他的猜測又被印證了一分。

    “我發誓我說的都是真的。”年輕人言之鑿鑿。

    “很好。”徐多藝將絹帛收入囊中,同時點了年輕人的昏睡穴。

    “老徐,你又有什麽發現?”易小川眼巴巴地盯著徐多藝,總感覺他有很多秘密瞞著自己。

    “到了鹹陽再說。”徐多藝賣了個關子。

    “鹹陽?所以說他的師傅在鹹陽?”易小川很快想通了其中關節,指了指年輕人,“那他呢?”

    “一並帶著,正好做個人證。”既然基本鎖定了北岩山人的身份,正好可以將他的弟子帶回去作證。

    易小川瞄了徐多藝一眼,權衡一番之後,最終還是將“不能綁架”之類的話語咽了回去。

    去鹹陽的路上,徐多藝他們換了一輛馬車,畢竟多帶了一個人,倘若繼續策馬狂奔,委實太過招搖。

    徐多藝固然不懼官差,卻也懶得惹麻煩,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年輕人已經認清了現實,表現出積極主動配合的態度,讓徐多藝他們這一路輕鬆了不少。

    渭水穿南,宗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

    趕到鹹陽城下,秦都的古樸雄渾之意撲麵而來,讓易小川大為讚歎。

    入城之後,徐多藝先找了一間客棧落腳,而後開始打探崔文子和高要的下落。

    崔文子的特征不甚明顯,但是高要這位大廚肯定是要有些名氣的。

    然而徐多藝找遍了除皇宮外的整座鹹陽城,依然沒有打聽到二人的消息。

    “看來是我想左了,應該不是鹹陽城,而是鹹陽附近或是更遠的鎮上。”徐多藝冷靜分析後得出結論。

    原劇中,易小川是在跟著劉邦送徭役去鹹陽途中遇到的高要,鹹陽這個地名則是由呂素口中說出。

    當時高要情緒激動地詢問他們這是在哪裏,呂素作為沒怎麽出過門的大家閨秀哪裏知道,情急之下估計是隨口報了一個他們的目的地。

    於是,徐多藝他們隻能沿著返回沛縣的路一路尋去,最終在二百裏外的一個小鎮聽到了有關高要的消息。

    “我們這的大廚啊,方圓幾裏都是赫赫有名的,隻要您說得出菜的名字,他就能做。”店小二不遺餘力地做著宣傳。

    “有這麽厲害嗎?”一路苦尋無果,易小川的心情有些浮躁,有些看不慣店小二如此吹噓,便隨口說了一個他最懷念的菜,“那番茄炒蛋能做嗎。”

    “番茄炒蛋?”店小二確實沒聽過這個名字,“不過我可以去問問我們大廚。”

    “易老弟不如跟著一起去,能夠遇到熟人也說不定。”徐多藝笑道。

    一聽這話,易小川猛地一機靈,他這時候終於想起自己還有個準大舅哥。

    他打開用虎形墜打開寶盒的時候,高要就在他身旁,他穿越到了秦朝,那高要呢?

    “高要,高要也穿越了。”易小川低語,隨即激動地抓住店小二的衣衫道,“你們大廚是什麽人?他從什麽時候開始在你們這裏做菜的?”

    “我們大廚姓高,來我們這裏還不到一個月時間。”店小二見易小川不好惹,趕忙說道。

    “是了是了,應該就是他,快帶我去見你們大廚。”說著,易小川鬆開了店小二,似乎是意識到不妥,他掏出幾枚銅幣丟給店小二,“給你的賞錢。”

    “多謝壯士,我這就帶你去。”看到賞錢,店小二心中的不滿頓時煙消雲散,十分狗腿地將易小川引向後廚。

    徐多藝沒有去參與他們老友相認的感動情節,而是在客棧中搜索崔文子的身影。

    崔文子其人神出鬼沒,但是在這個時間應該是經常來這裏吃飯喝酒的,否則高要也不可能與其結識。

    然而徐多藝今天的運氣似乎不怎麽好,大堂內並沒有崔文子的身影。

    徐多藝倒也不怎麽在意,反正已經找打了這裏,守株待兔便是。

    不多時,易小川便帶著一個神似陳大偉的男人走了出來。

    高要此時真可謂是蓬頭垢麵,一頭爆炸頭因為煙熏火燎而味道十足,手上也盡是爐灰塵垢,徐多藝真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廚子,而且大堂裏的客人們還個個吃的津津有味。

    相比起他身旁英俊瀟灑、玉樹臨風的易小川,高要實在是混的太慘了,主角和配角的差距委實有點大。

    “你好徐先生,我叫高要,聽說你也是穿越過來的是吧。”高要激動地說道,他的眼圈還是紅的,想必剛剛見到易小川時必然是熱淚盈眶。

    “沒錯。”徐多藝笑著點頭,看到高要沒有要來握手的意思,他覺得對方還是挺有眼力價的。

    “太好了太好了,今天能夠見到你和小川,我實在是太高興了。等著,我給你們炒菜去。”說著,高要便要返回後廚。

    徐多藝趕忙叫住他,好奇道“你這裏可以炒菜?”

    炒這種後世最為常見的烹飪手法,在秦朝時是絕不存在的。

    因為食用油和鐵鍋都尚未發明,根本不滿足炒的條件。

    提到此事,作為大廚的高要一臉得意“我煉了一點豬油,勉強可以用陶鍋炒菜。”

    徐多藝暗自點頭,雖說植物油還沒有開發出來,可是動物油也是一樣的,隻不過這東西在現在應該屬於奢侈品係列,一般也不會有人拿來炒菜。

    “不過,你這……”徐多藝伸出手來暗示了一下。

    “放心,自家人吃飯,衛生問題我會注意的。”高要低聲說道,並給了一個“你放心”意味的眼神。

    不多時,高要親自端了一盤醬炒雞肉,一盤韭菜炒雞蛋,以及一盤鹽味羊肉串上來,並親自作陪。

    這三道菜雖算不得色香味俱全,卻也是這個時代不錯的佳品。

    “不錯啊老高,我可算是吃上炒菜了。”易小川輕輕捶了高要一拳,然後開始大快朵頤。

    見此時高要的雙手幹淨,徐多藝方才放心食用,同時心說以後再也不去外麵吃東西了。

    “老高,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叫崔文子的大夫。”徐多藝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

    聽到徐多藝這個突兀的問題,易小川趕忙豎起了耳朵,他知道這個崔文子應該與湯巫山的那位隱士高人有關。

    “聽過啊,他經常來我們這裏喝酒,就是個老酒鬼,不過聽說他的醫術還挺高明的。”高要道。

    “那他一般都什麽時候來?”徐多藝追問。

    “這說不準,他有時候天天來,有時候也會一連好幾天都不露麵,沒有規律的。”高要擺擺手道,“你找他有事?”

    易小川目光灼灼地盯著徐多藝,想知道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等找到他再說不遲。”徐多藝並不多言,隻待找到崔文子,一切便可水落石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