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唐演技的巔峰

字數:5075   加入書籤

A+A-


    與主殿內的安靜不同。

    殿外突然變得嘈雜起來,隨之而來的還有程咬金那陣鼓擂般的大嗓門。

    “陛下,陛下,臣救駕來遲,還望恕罪。”

    話音未落,拎著大板斧的程咬金出現在大殿門口,伸頭往裏一瞅。

    我滴個乖乖

    陛下老神在在的坐在蒲團上,侯君集被綁的跟個肉粽似的,太子殿下背對著大門站得筆直,隻可惜看不見表情。

    這是大戲啊。

    程咬金心中嘀咕一句,抬起頭又大咧咧的道:“陛下無事便好,臣去外麵收拾殘局。”

    “把他也帶上。”李世民輕聲說道。

    程咬金秒懂,一把薅住侯君集就往外走,轉身前還偷偷丟了個你懂不懂的眼神給太監總管來福。

    來福表示我也懂,跟著程咬金一起出了門,隻是並未走遠,就在門口守著。

    這一刻,

    大殿中隻剩下李承乾和李世民兩人。

    下一刻,

    李承乾‘ang’的一聲跪在地上,昂首不語。

    這一副生死看淡,隨你咋辦的樣子,把李世民氣樂了。

    今天這事實在也是太過抽象。

    說是造反吧,最後明明可以成功的偏偏自己放棄,有點棄暗投明那味兒。

    連宿國公都這麽準時的來了,顯然是蓄謀已久。

    所以

    這到底是逼朕的宮,還是下侯君集的套?

    侯君集那句話說的沒錯,造反畢竟是造反,哪怕最後關頭收手了,那也是造反。

    就算不死,太子之位肯定也沒了。

    那麽問題來了,你晃這麽大一圈,所得到的結果就是

    嚇朕一跳,

    坑死侯君集,

    罷免了自己?

    李世民實在搞不明白李承乾到底是怎麽想的,正常人哪有這種腦回路,自己怕不是生了個傻兒子?

    想了想,李世民開口問道:“你就沒什麽想說的嗎?”

    這個問題,李承乾沒少在心中打過腹稿。

    聽見李世民問到後,微微抬頭,眼神中半是輕鬆半是解脫,十分真誠的回道:“孩兒想說的已然都做了出來,但求一死,再無其他。”

    這一番話,是真的給李世民整懵了。

    不解釋不訴苦不求饒,但求一死?

    想說的還都做了

    他做什麽了?

    李世民開始回憶今晚離奇的‘造反’事件。

    這也是後世李承乾從女朋友身上學來的一個小技巧。

    犯錯了吵架了有矛盾了,不要怕。

    先做出一副我知道我在做什麽,我有道理有苦衷有不得已的表情,然後讓她提問。

    這時候,別看是她主動提問,其實主動權反而都在你的手裏,怎麽解釋不得看你怎麽說嘛,根據不同的事情,先把道理給占住了。

    然後,就可以慢慢編

    不,是溝通。

    就像現在,李世民怎麽想的?

    他也認為今夜太子並不是真的想造反。

    但太子又偏偏這麽做了。

    是有苦衷?

    還是有人逼迫?

    大唐已經佇立世界之巔,作為大唐太子,大唐未來的繼承人,誰能逼他?

    李世民表情時而舒緩時而緊皺,他感覺到他快要觸碰真相,就隻隔著那薄薄的一層膜。

    一捅就破的那種

    “阿耶,不用想這些,今夜孩兒是真的很開心。”

    心中微微估算著時間差不多了,李承乾連忙出聲打斷。

    這時候不能真讓李世民全給想明白了,他自己想的和自己說還是有區別的。

    “誰逼你的?”

    李世民下意識把心中的想法給問了出來,但話一出口那層膜也就破了,整個大唐除了自己還有誰能穩壓太子一頭?

    我逼的?

    念頭一出,李世民頓時覺得荒誕無比,但看著李承乾那真正輕鬆開心的表情,他更覺得納悶。

    “阿耶,沒有人逼迫孩兒。”

    話是這麽說,但李承乾目光卻直勾勾的盯著李世民。

    這個眼神,既可以當作是真誠

    也可以當作

    對,你說的對,就是你逼的。

    毫無疑問,李世民肯定會照著第二條去思考。

    但李承乾既然敢這麽做,就肯定不會給他思考的時間。

    這個時候隻能埋下一顆就是爹坑兒的種子,決不能真就這麽說下去。

    否則,大怒之下李世民能提刀直接給李承乾砍了,什麽好的東西都給你,完事你造反了,居然錯還是他的,這誰想的通。

    但不說也不行,自己身上的鍋還是需要人背的。

    需要一個替罪羊

    所以,這時候李承乾繼續說道:

    “但俗話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孩兒隻希望待孩兒走後,不要再讓兩位老師教導新太子了。”

    這倆家夥,一個會寫點文章就想學李綱,一個腦袋缺根筋非要學魏征,李承乾從記憶中知道他們做過什麽後,第一時間就決定要讓他們滾蛋。

    這可沒詩詞什麽事兒啊!

    “東宮的兩位學士?他們怎麽了,都是當世的頂尖大儒,為何這般說?”

    李世民聽見什麽孩兒去了,什麽人之將死,什麽新太子,眉頭都快皺成了川字,後麵聽見兩位老師時,眼中厲色一閃,開口打斷。

    上鉤了!

    李承乾心中鬆了口氣,清了清嗓子將故事緩緩道來:

    “先前李綱李師在世時,曾教導孩兒太子以德為重,安穩做事便好,不要急著出風頭。孩兒平日裏也是這麽做的,那會兒自然無事,後來這兩位老師來了”

    “杜正倫老師善寫文章,常以李師為樣,東宮有間大殿朽壞,孩兒不過修繕一番,並無僭越之處,但杜正倫老師便洋洋灑灑千餘字,上書批評孩兒過於奢華。”

    “有日孩兒偶得一玩物,新奇之下和內侍玩樂一番,卻讓於誌寧老師看見,於誌寧老師又常以魏侍中為樣,直將孩兒比作秦二世。”

    “這老師教導學生,就算是嚴厲一些,本也無可厚非,但次日孩兒總能從處默、懷玉口中聽到這些消息。再後來,四弟青雀聰慧過人,眾人爭相誇讚。”

    說到這,李承乾抿了抿嘴,閉口不言。

    伸手撫麵時,偷偷用力揉了揉眼睛,眼眶頓時紅了。

    李世民:???

    怎麽回事?

    這鋪墊了半天,眼看轉折要來了,怎麽突然停了?

    難道是和青雀有關?

    自己這第四子確實從小就嶄露頭角,聰敏好學,後來更是才華橫溢,受到自己多次褒獎。

    但

    這和你造反有什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