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是貧窮的味道

字數:5270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

    宮莊。

    李承乾、小安子與一位馬臉太監,三人在村頭的木屋裏交接宮莊事宜。

    畢竟宮莊年產這麽高,李承乾也不放心交給不熟悉的人,很快就尋到東宮派遣到此的負責人。

    馬臉太監來自詹士府,以往東宮對這座莊子都是采取放養的態度,最多也就派遣一名太監常駐莊裏,與裏正配合管理莊內事務。

    到年末的時候,便把莊內餘下糧食的八成統一折換成銅錢。

    李承乾對此很是滿意,轉過頭問道:“去歲宮莊內產出多少石糧食?”

    馬臉太監不僅臉長,眼睛還極小,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表情。

    “回殿下,去歲宮莊共產出25萬石糧食。”

    25萬石?

    比自己估算的還多一整萬石,雖然一萬石糧食也就值個三四百貫的樣子,有些差強人意。

    但不管怎麽說,總比少了好。

    李承乾心中更是滿意,追問道:“共賣了多少銅錢?”

    “回殿下,共賣出6283貫。”馬臉太監答道。

    六千貫出頭?

    自己估算可是近萬貫,扣除兩成也該八千貫啊。

    李承乾楞了兩秒,吐出的空氣都夾雜的心痛:“為何少這麽多?”

    “回殿下,不曾少啊。”

    馬臉太監無表情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絲不解,喃喃自語道:“共25萬石糧食,賣八成就是20萬石,每石作價31415錢,合計6283貫。”

    “每石31415錢?據孤了解,長安城糧價可是4文一鬥,為何賣這麽便宜?”李承乾眯著眼睛,寒聲問道。

    馬臉太監一臉茫然道:“奴婢也不清楚,以往都是這麽賣的。”

    李承乾:嗬嗬。

    還以往都是這麽賣的,欺負本太子不了解行情?

    25萬石糧食,市場價40文一石,賣八成糧食剛好8000貫。

    結果現在每年隻賣6283貫,這意味著什麽?

    難不成自己剛出皇宮,就要破獲一起特大貪汙案?

    “那你可知,這些糧食賣給了誰?”李承乾語氣平靜。

    馬臉太監躬身:“回殿下,糧食都賣給了長安縣。”

    “長安縣?”

    李承乾聲調上升不少,心中詫異至極,竟然賣給公家了?

    隨即接著問道:“明明萬年縣距莊子更近,為何舍近求遠?”

    馬連太監回道:“回殿下,萬年縣每石糧食隻出30文錢,比長安縣低了不少。”

    30文?

    萬年縣這麽黑?

    李承乾沒忍住吐槽了一波,不過聽完馬臉太監的講述,他也算知曉糧食的具體流向。

    賣給長安縣肯定是對的,價高者得,誰也挑不出刺兒來。

    雖然長安縣的收購價格還是比市場價低了不少,但怎麽說也是大宗購入。

    放在後世,就是批發與零售的區別。

    更何況,長安縣那也是自家人啊,我大唐王朝的行政部門。

    作為大唐正經的接班人,為大唐發展添磚加瓦那是題中應有之意。

    甚至若是那些個辦事太監,為了業績敢把糧食零售出去,那才真是找抽。

    價格低點就低點,大差不差吧。

    反正六千貫和一萬慣沒什麽區別,自己都花不完。

    “嗯,那就沒問題了,你們做得很好,不愧我東宮名頭。”李承乾義正言辭的誇道。

    馬臉太監麵無表情道:“謝殿下。”

    李承乾笑容微僵,再次道:“有何可謝,這是你該得的,回東宮再領十貫賞錢。”

    馬臉太監一如剛才,道:“謝殿下。”

    李承乾:???

    孤算是明白了,東宮數百太監,怎麽就是你出來幹活。

    太監不接話,李承乾準備的勉勵之詞也沒了用武之地,幹脆擺擺手,直言道:“宮莊內還有多少餘錢?”

    馬臉太監道:“回殿下,宮莊內未有餘錢。”

    沒餘錢?

    這怎麽可能。

    一年六千多貫讓狗吃了?

    “糧食不是每年可賣六千多貫銅錢嗎?”李承乾狐疑,先前搬離東宮時,東宮也沒錢,他還以為是宮莊沒結賬。

    “殿下,這個奴婢知道。”

    沒等馬臉太監回答,小安子興衝衝的站了出來,滾瓜流水般道:“去歲冬月宮莊便把錢交於詹士府,不過都用於分發俸祿了。”

    “都發了?”李承乾語調生硬。

    “嗯,發光了。”小安子點頭道。

    “一滴都沒有了?”

    “都沒了殿下。”

    小安子有些奇怪,開始細細講解東宮資金流向。

    一炷香後,李承乾聽明白了。

    總得來說,就是東宮每年各方麵收入加起來接近15萬貫,然後每年要發出去的俸祿是2萬貫,別說餘錢了,年年都要尋李世民找補。

    要不,不要東宮了?

    好好地當個人不好,當什麽太子?

    這一瞬間,李承乾突然想丟了這個吞金獸。

    但,下一刻

    他想起來了,李世民讓來福傳遞給自己的那句話。

    ‘東宮與宮莊是一體的!’

    他明白了,虎目含淚。

    好家夥,剛開始就下套?

    當皇帝的,心都這麽髒?

    甚至李世民沒說完的話,李承乾都能夠猜到。

    要麽你完全放任東宮與宮莊不管,自己賺錢自己養兵。

    但如果插手宮莊之事,用宮莊的錢來養兵,那就先把東宮的賬麵結清。

    李承乾沉默了。

    他現在算是明白李世民為什麽敢與自己立下賭約,感情別人一開始就想好了對策。

    先手經濟製裁,後手才是武力壓服。

    養500人護衛就頗為不易,每年光是吃糧食就要花400多貫。

    400多貫啊,那都得用驢車拉。

    而且人總不能光吃糧食吧,配菜也要錢,偶爾改善頓夥食,吃點肉就更貴了。

    至於盔甲、弓箭更不用提,那都是親閨女,養著費勁。

    最誇張的還是馬匹,市場價數百貫一匹,還是屬於有價無市的存在。

    李淵剛造反時,身邊一共就數百匹馬,靠著向突厥稱臣騙了2000匹馬回來,但直到最後打下整個天下,史書上也就記載了這麽一句話。

    ‘大唐接周隋亂離之後,承天下征戰之弊,括殘燼僅得牝牡三千’

    唐初疆域其實並不小,但就是這麽大一個國度,卻偏偏隻有數千匹馬,當真是少得可憐。

    後來李世民上位,直接下令把戰馬做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平民若有戰馬皆需賣給官府,而後在隴右大力發展馬場,到現在也不過一萬匹出頭,可見戰馬的稀少。

    還沒拉起隊伍,就這麽多問題,李承乾一時都有些恍惚。

    怎麽之前就沒想過?

    嗅了嗅空氣裏那令人作嘔的氣息,果然

    是貧窮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