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阿術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話回十日前,海陽城
    海陽位於宗州,遼海之濱,與平、灤二州相臨,是蒙古與宋對抗的前沿。
    海陽有遼海之便,匯集了一支蒙古海軍。
    不過蒙古以騎甲縱橫天下,海軍方麵略顯薄弱,戰船寥寥,混有各類商船小艦,還有不少淘汰的河舟,此類配置莫說是大宋海軍,就算遇到大股的海盜都能與之戰的旗鼓相當。
    另外海軍人員也是魚龍混雜,有蒙古人、金人、遼東女真人、高麗人、倭人等等,反正隻要是能在海上作戰的,蒙古海軍來者不拒。
    城中帥府,阿術會見楊璉真迦。
    兀良哈·阿術,蒙古名宿速不台之孫,大定府元帥兀良合台之子。時任怯薛衛,宗州千戶。
    “貧僧見過將軍。”
    怯薛者,汗帳親衛也,其地位高於一般千戶,世襲罔替,身份尊貴,楊璉真迦不得不敬。
    “你來這裏做什麽?”
    阿術二十年紀,意氣風發,雄心勃勃,對這些外族者向來看不上,是蒙古貴族中的守舊派。
    “奉大汗之命而來。”
    蒙哥在拔都的支持下繼任大汗位,忽必烈陪待金帳,進入了汗王決策圈,蒙哥為了牽製窩闊台、察合台兩係的汗王,讓忽必烈出任漠南軍政大臣,總領漠南軍民大事,但忽必烈在謀士的建議下隻接受了漠南軍事,對民生大權不加過問。
    這個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作為拖雷係一脈兄弟,蒙哥對忽必烈很信任,但這個信任一旦摻雜了過多的權力很快就不複存在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趙昀那麽大度,尤其是在各項製度還不完整的情況下,權力便是紛爭的開端。
    放棄民生大權等於給蒙哥和忽必烈之間一個較長的緩和期。
    “哪個大汗?”阿術明知故問道。
    阿術的父親兀良合台在漠南諸將中權力極高,甚至大於史天澤。
    昔年兀良合台是鐵木真帳下怯薛,受命護育皇孫蒙哥,鐵木真此舉給速不台家族打上了拖雷係的標簽,如今蒙哥為汗,兀良合台是第一怯薛長,榮寵無出其右。
    同樣阿術一脈相承,也是蒙哥汗的忠實簇擁,對忽必烈一派更多的是牽製作用。
    “總領漠南軍事。”楊璉真迦也不煩躁,平心而答。
    “最討厭你們這些禿驢,遮遮掩掩的,有什麽事直說。”阿術膽子再大也不敢對忽必烈不敬,隻得將不滿的情緒發泄在楊璉真迦身上。
    忽必烈開府金蓮川,對漢學十分癡迷,推崇漢人皇帝李世民,廣納賢士,行為舉措也趨於漢化。
    這種行為在阿術看來就是個異類,那些漢人僧番到底有什麽魅力讓忽必烈像女人一樣抱著寵著,天天被灌輸的五迷三道,早已忘了雄鷹風采。
    楊璉真迦取出信物交給阿術:“借調將軍一隊人馬。”
    “多少人?”
    “三五百足矣。”
    “你好大的口氣,少了三五百精銳,讓我如何防那平灤的汪德臣?”
    阿術說起來就火大,汪德臣本是蒙古後裔,卻投靠了宋人朝廷,關鍵這廝對宋人忠心耿耿,甘願給宋人當狗,依靠火器之利,壓的阿術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然這也怪不得汪德臣,汪德臣本是汪世顯之子,汪世顯降臣後一直擔任禁軍將領,汪德臣給全績當了十年親衛,耳濡目染下早就以宋人自居。
    “不需精騎,五百海軍即可。”
    河北局勢膠著,大宋壓了重兵,王堅的薊州軍、汪德臣的灤州軍、呂文德的大興府黑炭軍等等。楊璉真迦沒資格打破這個局麵,更不敢打破這個局麵。
    “哼!來人!去將忻都喚來。”
    阿術麵上不悅,心中卻鬆了一口氣,看來忽必烈不是衝自己來的,隻要忽必烈不動自己的家底,其餘雜魚隨他高興。
    片刻後,忻都入堂。
    “忻都,你挑選五百人隨大師走一趟。”
    阿術交代了幾句後率先離場,至於是什麽事他也不想過問,知道的越少,責任越少。
    “大師,我等集結兵馬要去何處?”
    忻都是海軍千戶,名義上與阿術同級,實則就是個雜兵頭子,和阿術這種嫡係比不了,見誰都要留三分笑臉。
    “去大興府,劫掠武清縣。”楊璉真迦平靜笑道。
    “這……”
    這不是送嗎?忻都讀書雖然少,但也知道什麽是找死。
    大興府乃河北腹地,有精兵把守,莫說是五百人,五千人進去都得折在那裏。更何況是戰力良莠不齊的蒙古海軍。
    這不就是露頭被鎮殺,還敢劫掠?
    “放心,貧僧自有安排,可保爾等全身而退。”
    楊璉真迦的計劃是走海路,繞行一圈喬裝成商人登陸,一應的通關文函已準備就緒,隻要速度夠快,大事可成。
    “一切聽從大師安排。”
    忻都心中也有了計較,矮子堆裏拔挫子,把那些老弱病殘派給楊璉真迦,死了也不心疼。
    自己簡直是天才,就讓那些高麗人和倭寇去,隻管死了幹淨,反正下一次劫掠高麗時又能擄來一大批人口。
    “請將軍從速,另外還要調用將軍的一些老舊商船。”
    楊璉真迦一眼便知忻都的想法,但他也不點破,大不了重新修改一下計劃,也能省去很多麻煩。
    “人員好說,隻是這船隻……不瞞大師,如今我軍維續艱難,船隻雖破,也是立命之本,不可輕易與人。”忻都尷尬笑道。
    “將軍隻管說個價錢,貧僧盡力而為。”
    “哈哈哈,大師痛快,日後蒙古海軍興盛之時定有一份大師的功勞。”
    話回楊彥全。
    幾人從金玉黃出來時已經是傍晚,趙孟啟執意要再逛一逛直沽寨,看能不能找到什麽勾欄瓦舍之類的歡樂場所。
    楊彥全敲定了路線行程,心情也放鬆了些許,便隨著趙孟啟的喜好逛街。
    突然間,楊彥全在一處茶肆二樓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黑衣和尚同時也笑望向楊彥全。
    “爾等先行,楊某隨後便到。”
    “楊兄可要快一些,要是去晚了,小娘子便是我等挑剩下的了!”
    “無妨,不在早晚,隻在對眼。”
    (本章完)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