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人稱小趙子龍
字數:3502 加入書籤
同日,大興府城。
府衙坐落於城西大營左側舊官邸中。
官邸原為匠戶所,是廉希憲之父布魯海牙統管,宋軍入主後,興建匠戶街,遷匠人去了城北,匠戶所也就閑置了下來。
今日衙上熱鬧的緊,文武齊聚一堂。
文官以劉秉忠為首,武臣以彭義斌為尊。
一堂之上站了四五十人,皆為河北官員。
“臣等拜見趙刺史。”眾人齊呼行禮。
“諸位免禮,我此行旨在遊曆大宋山河,驚動地方官吏實屬不妥,諸位若無他事早些散去,各司本職吧。”
趙孟啟也沒想到會弄出這麽大陣仗,不過獨坐高台,眾生皆拜的感覺著實不錯,令人心悅。
“大興府眾吏皆神往刺史已久,今日有幸得見,人人自願而來,望刺史莫怪。”
開口者為彭義斌,官拜同知樞密院事,河北諸州總節製,中都路製置副使,東平郡開國侯。
彭義斌本為金末山東義兵首領,後歸降於全平章,維護山東安定有功又主動交出兵權於朝廷,自此官運亨通。
如今七十有四的彭義斌已經做到了樞密副使的位置,是大宋武臣第二人,僅次於樞密使趙葵。
雖然朝廷厚待,但彭公的年齡已經不宜參與具體事務的決策,把他放在河北更多的是調和諸將紛爭的作用。
邊軍派係諸多,猛將頻出,沒有一個重量人物坐陣,許多時候就會形成推諉不作為。
彭公也樂於戍邊,京城待了多年見慣了爾虞我詐,來了邊疆反倒自在,不過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了,要不今天彭公也不會出現在這裏。
千算萬算沒算到,大興府成都城了,人際關係的牢籠又回來了。
“彭公是國之柱石,父……雍王對公時常讚譽有加,來人,給彭公賜座。”
“多謝刺史。”
趙孟啟見眾人不願離場便道:“既然諸位今日得閑,那就聽我說一件路遇的趣事,數日前黃知信與我說了個消息……”
趙孟啟強化了自己在圍剿賊軍這件事上的作用,言明是自己收到了消息,又是自己命令楊彥全越過州府縣衙出兵阻擊賊軍,分了功勞,共同承擔責任。
這一係列操作有一個前提就是趙孟啟堅信楊彥全是無可奈何下受了脅迫,同時也是真心悔改,誠心與自己相交共患難。
不知是趙孟啟心思單純,還是全績沒有向趙孟啟說明情況,那也就不能怪趙孟啟多想,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變相的承認。
“刺史當機立斷,斬敵追寇,實乃大功一件!末將要向朝廷奏表刺史之功。”
“此一役斃敵上千人,盧溝血染,伏屍遍野,慘烈之狀可識刺史之堅勇,刺史之功當浮一大白也!”
“刺史如此年紀便立下舉世功勞,媲美當年之唐秦王,策馬天下何處去不得!”
堂下文武越說越離譜,隻是一個通風報信、退敵五百人的功勞說成了千秋蓋世,不世之功,辭表華麗猶如親眼之所見,就像他們都站在盧溝水邊,看著趙孟啟單槍匹馬殺入敵陣,宛如七進七出的小趙雲。
李庭芝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出列道:“刺史,此事還有諸多疑點,需要詳細查證。”
一人吹噓還則罷了,眾人阿諛讓趙孟啟沾沾自喜,真就感覺自己立了不小的功勞,但李庭芝出麵潑冷水讓趙孟啟頓時感到不悅:“李府君是在質疑我嗎?”
“非也,賊軍尚有俘虜,下官今晨提審那倭人,倭人言他們出於蒙古海軍,這就牽扯甚大了,蒙古人襲燒糧食,不出意外的話應對大興府有所企圖,我軍雖僥幸阻擊敵人,但也不可放鬆警惕,需沿海多加布防,城中詳細盤查,以防蒙古人卷土重來。”
李庭芝直接繞過了功勞大小,著重點放在善後事宜。這件事哪需要河北官員上奏,隻怕趙孟啟隨行人員的密函已經在去臨安府的路上了。
倘若河北官吏為攀附趙孟啟上書歪曲了事實,在官家看來隻是徒增笑料罷了。
“李府君所言在理,確實應該嚴加防範。”趙孟啟興致散了大半,平靜點頭道。
“除此之外還應尋來黃知信問一問敵情細則,是否隻有柴哨莊一股敵軍,此前動向去往何處?藏匿地點如何判斷等。”李庭芝既然已經得罪了趙孟啟,索性得罪到底,落一個直諍之臣的印象。
“這些事爾等自行安排,不必詢問我,我隻是一閑散人員,在大興府不久逗留。”
趙孟啟本想提一提楊彥全的功勞,但臨行之前楊彥全再三叮囑切莫不可多說一句,趙孟啟便也做罷。
“刺史言之有理,此間俗事容後再議,刺史一路舟車勞頓實在辛苦,臣等已備下酒席,刺史可稍作休整。”
呂文德這人打仗是把好手,但更善於鑽研官道,明麵上緊靠老上司趙葵,暗地裏與賈似道為首的兩漸黨交情甚篤。
幾年前不知從哪裏聽聞賈似道好促織,便出動上千兵馬去野外尋找好鬥蟋蟀進獻給賈似道。
全平章聽聞後派人送了一個空促織盒給呂文德,呂文德頓時被嚇的腿軟,連夜坐船去了臨安府向全平章請罪。
全平章罰呂文德守宮門一月,趙官家聽聞後有心勸說全平章了事,畢竟呂文德是大宋名宿,十幾萬大軍的統帥。
繼,全平章遵旨讓呂文德回去,呂文德哪敢回河北,硬生生在宮門前站了一月,逢人便說為天子守門是臣下的榮幸。
也就是那一個月內黑炭軍一分為三,呂文德為了一隻蟋蟀丟了近十萬大軍的統治權,這家夥消停一陣子,近來又有攀交情的跡象。
“也好,河北菜肴我還沒嚐過。李府君就不必去了,處理正事要緊,給你三日時間,彼時再告訴我事情始末。”趙孟啟知道李庭芝在席上坐不安穩,索性就將他排除在外。
“下官領命。”
李庭芝躬身退出大堂,庭中正值午後,天邊雲似火燒,李庭芝抬頭望了良久,最終化為一聲歎息。
堂上那位心性如此,真當能引領大宋盛世嗎?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